甘孜日报 2020年09月16日
通村公路“爬”上山。
◎周权 向保林 杨雪涛 文/图
早上九点从康定出发,下午三点过就到了新龙县,今年是建州70周年,原新龙县政协副主席、交通局长袁绍堂回了趟新龙,从康定经雅江过理塘君坝再到新龙县,400多公里的长途行车,让他没有感到丝毫的疲倦。
袁绍堂与新龙县的交通建设打了一辈子的交道,尽管已经退休多年,但“交通情缘”难以割舍。“踏上新龙路,慨叹行路难。”袁绍堂抚今追昔,慨叹70年来新龙县交通的巨大变迁,“70年前,新龙根本没有一条出境公路,甘新路也是1967年才开始修建的。那时修路,没有机械设备,全靠人工作业。筑路工人冒着生命危险,在雅砻江边的悬崖上,系着绳子打炮眼,敲着铁锤凿岩石,肩挑背扛搬渣料,风餐露宿不懈怠,流血流汗不叫苦,死伤面前不退缩,他们凭着高昂的斗志和坚韧的意志,硬是在绝壁悬崖上打通了甘新公路。1969年国庆前夕,‘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20周年暨甘新公路通车典礼’在新龙县城外新修公路口的牌坊下隆重举行。新龙万人空巷,人们奔涌现场、载歌载舞,那欢庆场景至今让人记忆犹新。然而,由于当时施工难度特大、技术标准较低、通行能力较差,特别是山崖坠石、垮方、泥石流等灾害频繁发生,使得好不容易建好的公路出现了时通时阻现象,老百姓望路兴叹、深感无奈。”如今,新龙县通过通县、通乡油路和通村硬化路建设,尤其是在四川省四轮甘推方案和交通先行战略的支持下,已从交通“孤岛”变成了交通要道。
通村硬化路蜿蜒延伸,两边山地满目苍翠,公路旁小溪淙淙。9月5日,驾车驶往新龙县雄龙西乡哈米村,优美风景令人陶醉。然而,就是这6公里的山路,曾让哈米村人伤透了心。
“以前村里没公路,到县城要两个小时。因为路况不好,骑摩托车稍不注意就滑到路边沟里了。”哈米村村民呷绒泽仁回想当年交通不畅带来的不便直摇头,到一趟县城特别恼火,有点办法的人都离开了村子外出谋生。
“现在不一样了,路通了,说走就走,不要说到县城,就是一天到康定都很方便。”呷绒泽仁一脸喜悦:“现在通乡有沥青油路、通村有水泥硬化路,还有连户路到家门口,车跑起来又快又安全,到县城只要半小时时间,费用也只有原来的三分之一。路好车多,全村202户,就有30多辆小汽车、300多辆摩托车。”
“通乡油路修到了家门口,到扎嘎神山旅游的游客越来越多,我就放弃了外出打工的想法,投资了几万元,开办了民居接待,成都和重庆的游客游览了扎嘎神山的美景后,到我的客栈落脚休整,给我带来了不少生意,去年五一小长假,我的客栈、茶楼、小卖部收入就超过了2万元。”哈米村村民仁真多吉说,雄龙西乡距离县城24公里,由于地处偏僻,过去交通十分不便,不要说游客进不来,就是村民到县城办事出行也极不方便。
2017年,县委政府决定打通制约村民出行和经济发展的通乡路,修建了通乡油路10公里,通村通户水泥路117公里,一条条平坦宽敞的通村水泥路一路蜿蜒,伸向远方,通向了家家户户的大门,随着通村通户路的建成,该乡村民的生产生活也随之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过去,国道317线和318线与新龙县擦肩而过,新龙县有效的出境通道仅靠国道227线,这严重制约了新龙县招商引资、资源开发和人流、物流、资金流的形成。现有公路干线、支线总体规模小、密度低,部分骨干公路和农村公路技术标准低、通行能力差,交通发展水平长期处于末位。
自精准扶贫战役打响以来,新龙县委、县政府按照“精准定位,规划引领,强化领导、县乡联动,整合资金、加大投入、整村推进、协调发展”的工作思路,充分发挥交通先导性、基础性、服务性作用,强力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大建设、大发展、大跨越,为全县经济社会加快发展夯实了交通基础。按照“建好、管好、护好、营运好”四好农村公路要求,努力形成农村公路管养常态化,形成县、乡、村、户“四级联动”的管养格局,已建农村公路验收一个乡镇认领一个,调动公益性岗位和群众积极主动参与养护村组公路,确保了已建道路发挥持久性效益。
2019年,新龙县投入项目资金20531.27万元,实施20个“摘帽村”183.124公里通村通畅项目,投入项目资金7627.83万元,实施19个“摘帽村”138.37公里入户路项目,对非脱贫村投入项目资金53237.7万元,实施56个非脱贫村通村531.618公里通畅项目,投入项目资金6063.146万元,实施24个非脱贫村100.033公里入户路项目。
新龙县以“甘孜州中部交通枢纽”为总体目标,全线启动实施S314线道孚县扎拖至新龙县城工程,打通东西走廊,畅通县域出境道路。提高农村公路路网基础水平,开工建设银多乡阿色一村通村通畅工程,续建雄龙西乡古鲁村通村通畅工程。完成尤拉西乡、友谊乡、通宵乡和皮察乡“畅返不畅”通乡油路整治工程49.1公里的目标任务,自2013年以来,新龙交通建设累计投入资金突破25亿元,实现了县境内干线公路全面提档升级、通乡公路全面畅通、通村路全面硬化、连户路全面覆盖、运输业全面振兴,让康巴红·甘孜腹心地一“路”领先。
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