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新闻 >> 党政要闻 >> 浏览文章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和防汛救灾的四川答卷:勇

四川在线    2020年11月17日

       我们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以坚定果敢的勇气和坚忍不拔的决心,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

 ……各条战线的抗疫勇士临危不惧、视死如归,困难面前豁得出、关键时刻冲得上,以生命赴使命,用大爱护众生。

 ——习近平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幕后·

从疫情初期确诊全省首例病例,到对确诊病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再到深入武汉华南海鲜市场展开作业……在战胜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中,我省疾控队伍不仅临危受命驰援湖北,还远赴海外协助抗疫,勇敢奋战在疫情最危险的一线。

战“疫”中,勇士们经历了怎样的危险时刻?又有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11月12日,记者走进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揭秘这支勇敢的队伍平凡又伟大的战“疫”故事。

抽丝剥茧 

难度再大也要完成调查

“老周,麻烦核实一下今天境外输入确诊、疑似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的数据是否准确,17点要上报……”11月12日15点,省疾控中心急性传染病预防控制研究所呼吸道疾病科负责人肖崇堃正和同事一起核实当日四川新输入性病例的数据与相关航班信息。

自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后,指导全省疫情监测工作、定期开展疫情分析研判、核实每日疫情数据等成为肖崇堃及同事们每天的主要工作。“工作繁琐,却是我们现阶段疫情防控的重要指标。数据准确了,我们才能为精确的科学防控提供支持。”

今年9月中旬某日凌晨4点半,肖崇堃接到来自国家疾控中心的电话——那边发现四川省上报的一个确诊病例的航班轨迹与该航班平时的轨迹不一样,要展开紧急核实。接到电话后,肖崇堃立即与成都疾控中心联系,组织相关人员展开再次调查,最终弄清导致轨迹不吻合的原因是航空公司因疫情缘故临时修改航线。“虽然是虚惊一场,但也让我们再次明白数据信息的重要性。”

如果说现在的工作是根据数据和报表确定真实情况,那几个月前,这支抗疫队伍则主要忙着抽丝剥茧,在蛛丝马迹中寻找并锁定可能的感染者。

6月,省疾控中心呼吸道科的周丽君医师接到通知,要赴石棉县配合当地对一个来自北京的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当时,该病例已回石棉一周,其间去了几十个地点,调查难度相当大。”为了准确掌握患者的行动轨迹,周丽君与另一名同事多次凌晨进入隔离病房,一点一点地帮病人回忆、找有用信息。由于待的时间很长,几乎每次出来两人隔离服里的衣物都被汗水湿透。

步步惊心 

紧张但不能后退

如果说当下省内防控的“本土作战”已算得上提心吊胆,那战“疫”关键时刻远赴“风暴眼”的远征历程则更让人铭记——为援助湖北,从1月底至2月22日,四川累计派出3批疾控队奔赴一线。

3月3日20点,疾控队的9名队员组成现场消毒组进入武汉华南海鲜市场展开消杀作业。

消杀现场已封闭了一段时间,当队员们进去时,市场里只有主干道的路灯可以照明,其他地方都处于断电状态,作业条件十分不利。

“虽然心里很紧张,但我告诉自己不能后退。”参与作业的省疾控中心环境与学校消毒所副主任医师郁文回忆,当时自己和其他队员就是在昏暗的环境中,穿着两层防护服,轮流背着40多斤重的电动喷雾器奋战到次日凌晨4点,用8个小时完成对2000余平方米的首次作业。“到后来,大家身上的衣服全部打湿了,护目镜上也全是雾气,看东西都只能斜着眼睛。”

除了体力上的挑战,还有心理上的考验。由于封闭很突然,华南海鲜市场里还有一些尚未被清理的动物冻体,感染风险很大。消杀作业中,一只圆圆的动物从队友身边跑过。“可能是竹鼠之类吧,但当时大家非常紧张。”郁文告诉记者,除了动物之外,市场内还有一些暗沟也让他们头疼,消杀过程可谓“步步惊心”。

除了武汉,湖北天门市的抗疫微生物检测一线也活跃着我省疾控勇士的身影。“我们对相关检验流程、检验设备进行了优化,并以熟手带新手的方式培训当地微生物检测队伍。”参与其中的省疾控中心微生物检测所细菌科助理研究员张林回忆,通过一周的努力,天门市疾控中心的核酸检测能力就从以前的64份/天迅速提升至256份/天。

线上线下 

把战“疫”经验送到非洲

在国内疫情初步得到控制后,我省疾控勇士又先后参加了由国家卫健委组建、四川省卫健委选派的中国赴埃塞俄比亚、吉布提抗疫医疗专家组,把四川战“疫”经验带出国门。

“和我们相比,这些国家最缺的就是防治的规范。”在海外,省疾控中心微生物检验所细菌科副主任技师雷高鹏通过实地走访,很快就意识到“很多国内的方法不能直接搬”。“我们要做的就是,先立足当地实际,再把国内经验介绍过去。”

在埃塞俄比亚和吉布提,雷高鹏和同事们做了很多事:

考虑到当地因条件限制导致大部分采样点和检测点距离远,在样本转运过程中有病毒再次传播和样本失活风险,他们提出改进采样点和检测点的位置、规范转运流程的建议;为了提升当地医务工作者的效率,他们专门手把手示范了标准灭活步骤、防护服穿脱流程……

除了线下实操,中国医疗专家组还通过网络展开线上培训,让更多的当地医疗工作者了解如何规避传染风险、识别患病指标。

·亲历·

11月14日12时10分,由法兰克福飞往成都的航班降落成都双流国际机场,194名乘客下机后,流行病学调查、测体温、核酸检测、送隔离酒店进行14天隔离……流程环环相扣,每个细节一丝不苟。

截至11月9日17时,成都共管控航班1837个,管理服务入境人员93010人;成功拦截231例确诊病例,164例无症状感染者,未发生一例境外输入关联病例。   

3月19日,全省新冠本土病例正式清零。本土清零并不意味着战“疫”结束,作为国际都市的成都,随着境外航班的增加,防控重点指向了严防境外输入。2月底,成都市便成立了由市卫健委牵头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机场工作专班。这个由外事办、口岸办、公安局、交通运输局、海关、边检、机场等单位成员组成的工作组,进驻双流国际机场24小时值班。

入境同胞:

踏上家乡的土地就安心了 

其实,成都市防境外输入病例的工作流程在旅客登机前就开始了。航班还未起飞,航空公司就已提前把航班和旅客信息传往成都,管控流程立即启动。接到任务的区县工作小组人员,按照航班落地时间,提前进入岗位。   

“在上飞机前就需要提前准备好包括核酸检测证明在内的各种材料,材料不齐全就不能登机。”今年9月底从加拿大回到成都的张女士这样说道。   

已解除隔离的她告诉记者,在温哥华登机前,就有航空公司的工作人员向她介绍了国内的防疫流程和需要注意的事项,心里做好了面对各种困难的准备。但让她意外的是,飞机落地后,入关、检测等流程井然有序,效率非常高。

“先分批次坐摆渡车,到了一个大厅以后大家会间隔坐下等着做核酸检测,鼻子喉咙都要测,做完以后才入关拿行李。我那班飞机的隔离点被分到青白江区,从下飞机到进隔离酒店全程大概不超过4小时。”张女士回忆道,“每个检测环节都很细致,排我前面的一个小婴儿体温测出来高了一点点,就被留下来做进一步检查。” 

国门卫士:

8个多月200多天的坚守  

成都市双流区疾控人员郭毅是该区承担接机任务的工作组成员。10月22日,郭毅和工作组接到一班飞机,其中有一个巴基斯坦的5口之家,情况比较复杂。爸爸在第一次接受核酸检测时呈阳性,在第二次测试时,妈妈和大儿子、小女儿都被检测出阳性,唯独9岁的小儿子是阴性,按照要求小儿子必须单独在酒店隔离。

“可以想象小朋友当时哭得有多撕心裂肺,妈妈也不愿意和小儿子分开,执意要把小儿子一起带去成都市公卫中心,但这样就会让小儿子完全暴露在被感染的风险中,我们当然无法同意。”郭毅说,工作人员轮番上阵给这个家庭做工作,希望他们能够放心让工作组来暂时照顾小朋友。在僵持了30多个小时以后,工作人员的真诚打动了这个妈妈,凌晨两点终于妥善安置好这个家庭。在他看来,抗疫工作不仅需要钢铁一般的执行力,精准把握各个环节,更需要在普通群众惶恐不安时,给予关怀和人性化服务。   

8个多月,200多个日夜不辍的严防死守,成都的国门卫士全力守护好身后的城市。












  • 上一篇: 天府旅游名县走进长三角
  • 下一篇:数读四川“十三五”:从三万亿到四万亿 经济......

  • 本文地址: http://www.kbcmw.com/html/xw/dzyw/661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