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新闻 >> 党政要闻 >> 浏览文章

告别“第一险” 踏上绿色发展大道

甘孜日报    2021年07月20日

国道317线.jpg

国道317线雀儿山隧道通车典礼。 本网资料库图

马尼干戈.jpg

马尼干戈路边的长途客运候车点。

雀儿山老.jpg

雀儿山老路。

路通百业.jpg

路通百业兴,德格县农业园区一派生机。

◎本网记者 张亚贤

小暑至,盛夏始,放眸远望,高原大地早已换上了压箱的翠绿裙,衣袂飘飘,风韵尽显。

沿317国道穿过雀儿山,进入了一段长长的高山峡谷地带,清清的色曲河蜿蜒流淌,雀儿山南麓山脚的德格县柯洛洞乡独木岭村俨然成了葱绿的世界,鲜花的海洋。牦牛、骏马在河边草场上悠闲地吃着草,一栋栋独具特色的藏房点缀在青山绿水间。牧俗文化体验园内慕名而来的游人不绝,在蓝天白云衬托下高原风景更加醉人。漫步其间,大家不禁取景自拍起来,定格风景,也定格了与自然对话的瞬间。独木岭村的村民们正在生态文化旅游的绿色发展道路上昂首前行。

忆往昔

公路入云端 天堑变通途

“登上雀儿山,伸手摸着天。只要吼三吼,冰雹密如弹。砸地三尺深,天摇地也转。走一步喘三喘,风雪锁喉管。深沟峻岭多,断岩峭壁连。悬崖冰瀑三千丈,雪峰起落千道坎。冰刀雪剑鸟断翅,人想过山难,难,难!”这首歌谣是解放前对翻越德格县境内雀儿山的真实写照,而川藏公路的雀儿山段常被称为“川藏第一险”。

雀儿山主峰6168米,终年积雪不化,公路通过垭口海拔5050米,每年只有三个月时间没有积雪。1951年初冬时节,解放军18军后方筑路部队与抽调的修建甘孜机场的部分部队先期突击打通雀儿山。以后54师160团、53师159团以及工兵第8团、157团、162团及康藏公路工程处2个施工大队,共1.2万人投入到雀儿山施工区。战士们用钢钎铁锤等最原始的工具,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修建了川藏公路。据相关资料显示,在修建雀儿山路段时,平均每公里便有7名战士牺牲。张福林烈士便是这支英雄部队的典型代表之一。在抢修雀儿山段时,张福林从炮兵变工兵,并担负着最艰巨的爆破任务,他不分昼夜刻苦钻研爆破技能,创造了当时全国爆破纪录。1951年12月10日,张福林烈士牺牲在了这片天寒地冻的高原上。而今,张福林烈士的墓就建在雀儿山的西麓,遥望着这条凝聚着无数人心血和汗水的川藏公路。

镜头里的雀儿山风景如画,但在过往司机的眼里,这是条令人不寒而栗的危险路段。由于50年代初期公路技术等级低,因此雀儿山公路线形差,路基狭窄,坡陡弯急。冬春遍地冰雪,路难见;夏秋冰雪融化,路打滑,而且经常塌方,十分危险。当时,司机中流行这样一种说法:“翻越雀儿山,犹过鬼门关”。数据显示,仅仅从1995年到2003年的八年间,雀儿山四十多公里路段,平均每年累计发生交通事故高达371起。一位常年跑货运的司机说:“每个冬天,都能看得到有车掉落悬崖或翻在路边。”

为改善雀儿山的交通条件,2011年6月,雀儿山隧道作为国家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开工建设。2017年9月,建设者苦战6年的雀儿山隧道宣告通车,这不仅填补国内公路隧道建设4000米以上项目的空白,同时还打通了一条新的川西自驾游黄金通道,驾车者只需要10多分钟就可穿越雀儿山。

至此,“冬翻雀儿山,如闯鬼门关”的历史一去不复返,“川藏第一险”也由天险变坦途。

看今朝

路通百业兴 文旅尽朝晖

多年来,雀儿山交通的巨大变迁,对“雀儿山第一村”独木岭村的村民来说,不仅仅是方便了出行,更是打通了一条生命线。过去,独木岭村虽然紧邻国道317线,但交通也不便利。老村支书桑泽告诉记者,雀儿山隧道通车之前去康定,顺利的话,搭车要走两天一夜,经常还因为山上堵车而返回。最让桑泽痛心的记忆,是有几次村里有人生病,找车准备送康定就医,因为大雪封山,还没翻过山头,病人就因为气候和海拔原因过世了。“现在从村里到成都,早上出发,晚上就能到,再也不用担心翻山时遇到大雪或堵车了。”

“以前我们的生活就是坐井观天,对外面世界了解甚少,习惯了贫困,也没有改变生活的想法和动力。”扎多大叔家世代生活在独木岭村,他口中的“井”,指的就是阻隔着独木岭村东向交通的雀儿山。过去交通不便,村民们虽守着文化旅游的金山银山,却无法换来手中的“金饭碗”和“银饭碗”。2014年,全村人均年收入只有1200元,112户中有35户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自脱贫攻坚工作启动后,独木岭村逐步达到了“五有”标准,当地村民慢慢解放了思想,激发了内生动力。2019年,牧俗文化体验园项目落地独木岭村,据介绍,该牧俗文化体验园总占地面积约为1000亩,总长度约为10公里,修建村级产业道路长20.78公里、生态河堤3公里、生态花海680亩,总投资1.1亿元(含基础设施及164户改造提升),既是德格县扶贫产业布局中7个产业园区之一,也是德格县乡村振兴“一片一带”首批打造的美丽村落,突出文化、生态、旅游、扶贫、产业“五融合”,带动区域乡村产业做大做强,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有活干、有钱挣。整个项目采用“支部+合作社+龙头企业”的形式运营,包括独木岭村在内的4个贫困村100户村民,每村以土地流转方式入股,每户用扶贫金融贷款5万元入股,参与收益分红,投产后入股村每年有30%的分红;同时,园区各种就业优先聘用贫困村民。“如此一来,村民在家门口就能有活干、有钱挣。”桑泽说。

望未来

奋进不停歇 阔步再出发

牧俗文化体验园不仅给独木岭村带去眼前既得效益,更兼有长远影响,这是全村干群的共识。

记者在药泉小镇采访时,30岁的泽仁降措正忙着摆停游客车辆。他说,家里有6口人,目前只有他一个劳动力,就近务工同时兼顾照料家人十分必要,“小镇建设期间,我在工地做建筑杂工每天有170元的收入;现在进入运营阶段,我留在小镇做安保工作,每个月工资2500元,还有五险和每月3天的假期,较以往单靠挖虫草、捡菌子、看牦牛,收入多了不少,还稳定轻松有保障!”

谈到改变挣钱的方式,同村的斯他也感触颇深。自小被村里人认为“胆大”的他20来岁就开始四处打工,但因没有文化和技术,干的都是又脏又累工资还低的活,一年到头挣不了多少钱。后来他当了货车司机,工资虽不错,但很辛苦、危险,尤其是每次开车经过雀儿山,都要在心里默默祈祷,如果看到或听说有人在山上出事,心里更害怕。要是运气不好遇上大雪封山,车在山上进退两难,一堵就是几天,吃喝、保暖都困难。再后来,他在村口开了一家小饭馆和一个小卖部,收入不错,但隔段时间就要翻雀儿山出去进货,成本高而且危险依旧。2017年,雀儿山隧道通车后,十几分钟就能“飞”过天堑雀儿山,进出德格的人多了,他家的生意越来越好。如今园区逐步落成,他也有了新计划——拿出积蓄再贷点款把自家的小饭馆升级成像样的饭店,再开个卖当地特产的超市。他说:“以前是谋生,现在要主动致富,园区肯定会带来客流,就算创业失败了我还可以到园区打工,不愁基本生活。”

记者了解到,以前村里考虑过其他产业,最终都以怕环境遭到破坏而半路夭折。现在依托园区建设,走“旅游+文化+农牧”的绿色发展道路,不仅受到当地村民的拥护,也为全县其他地区发展旅游树立了标杆。




  • 上一篇:探秘格聂之眼
  • 下一篇:当好“白玉粮仓”当家人

  • 本文地址: http://www.kbcmw.com/html/xw/dzyw/728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