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新闻 >> 党政要闻 >> 浏览文章

四川大学专家解读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

四川日报    2021年09月01日

改革不搞一刀切,分步弹性实施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现行法定退休年龄与我国人口发展趋势和人力资源变化等不适应问题突出,延迟法定退休年龄势在必行

  ●按照小步调整、弹性实施、分类推进、统筹兼顾等原则,逐步延迟法定退休年龄,促进人力资源充分利用

□乐林峰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春华

  延迟退休备受社会各界关注。近日,按照国家统一部署,四川省开展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征求意见工作,组织多场座谈会,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

  为什么要实施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改革的基本原则是什么?改革如何进行?8月30日,记者独家专访了长期关注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劳动与社会保障系主任蒲晓红教授,解读改革的必要性及基本原则。

四大因素影响,改革势在必行

  记者:为什么要实施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

  蒲晓红:我国现行法定退休年龄是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根据当时的人均预期寿命、劳动条件、用工方式等诸多因素确定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现行法定退休年龄与我国人口发展趋势和人力资源变化等不适应问题突出,延迟法定退休年龄势在必行。

  一是与人均预期寿命严重不匹配。我国的人均预期寿命已由新中国成立之初的40岁左右提高到2019年的77.3岁,其中城镇居民人均预期寿命已超过80岁,人口的健康预期寿命也随之增加。这意味着我国劳动者能够保持较长时间的劳动能力,延迟法定退休年龄也具有较强可行性。

  二是与人口老龄化趋势不匹配。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导致老年人口比重不断增加。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省2020年60岁及以上人口数为1816.4万人,居全国第三,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总数为1416.8万人,居全国第二,占全省常住人口比重为16.93%,比全国高3.43个百分点,居全国第三。我省人口已进入深度老龄化阶段。

  三是不适应劳动力结构变化。劳动力资源作为重要生产要素,其减少趋势制约着经济发展潜力。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数量从2012年开始下滑,年均减少300万人以上,并且减幅还在扩大,预计“十四五”还会减少3500万人,部分地区和行业招工难的结构性矛盾越来越突出。2020年,四川省15岁至59岁人口5204万人,占比62.19%,与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相比,比重下降了4.54个百分点。劳动力供需结构性矛盾开始显现,部分行业出现明显的人才紧缺情况,特别是高技能劳动力供求缺口日益扩大。

  四是不利于人力资源充分利用。我国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3.7年。随着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的增加,劳动者开始工作年龄相应推后,在退休年龄不变的情况下,平均工作年限不断缩短,出现了人力资源浪费、人力资本利用率降低的问题,特别是高层次、高技能等人才资源利用率偏低。

  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是综合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途径,可以有效促进我国法定退休年龄与人口结构的变化以及老龄化的发展趋势相适应,改善人力资源结构,特别是开发利用好规模日益庞大的大龄人力资源,提高劳动参与率,充分发挥人力资源利用效能。

不搞一刀切,分步弹性实施

  记者:延迟法定退休年龄将会怎么改革?

  蒲晓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综合考虑人均预期寿命提高、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快、受教育年限增加、劳动力结构变化等因素,按照小步调整、弹性实施、分类推进、统筹兼顾等原则,逐步延迟法定退休年龄,促进人力资源充分利用。

  小步调整。即改革不会“一步到位”,而是采取渐进式的方式,每年延迟几个月或每几个月延迟1个月,用较小的幅度逐步实施到位。改革前期,临近退休的人,只会延迟1个月或几个月,不会出现一下子晚退休几年的情况,对个人工作、生活的影响不会太大。对于年轻一些的劳动者,延迟的月数会逐步递增,但距离退休的时间较长,是10年、20年后的事情,那时候的社会环境、生活水平和人们的健康状况、心理状况等都会发生很多变化,个人会有比较多的时间来调整和适应。

  弹性实施。即改革不搞“一刀切”,不是规定每个人必须达到延迟后的法定退休年龄才能退休,而是要体现一定的弹性,增加个人自主选择提前退休的空间。这也是改革的重要特点。客观地讲,不论是从不同职业群体、不同岗位的就业稳定性和工作强度看,还是从个人身体状况、家庭需求和价值追求看,都存在较大差异,由此产生的诉求各不相同,有的希望多工作,有的希望早退休。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应充分考虑这种多元化需求。在统一实施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现实国情、文化传统以及历史沿革等情况,增加弹性因素,允许个人根据自身情况和条件,选择提前退休的具体时间,充分体现改革的灵活性和包容性。

  分类推进。即改革不是“齐步走”,而是与我国现行法定退休年龄相衔接。我国现行法定退休年龄是男职工60周岁,女干部55周岁、女工人50周岁,政策有所不同。实施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将区分不同群体,采取适当的节奏,稳步推进,逐步到位。对于现有不同职业、岗位存在的一些政策差异,改革后也会保持政策延续性,确保政策调整前后有序衔接,平稳过渡。

  统筹兼顾。即改革不是“单兵突进”。退休年龄问题涉及经济社会方方面面,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与之相关的配套和保障政策措施非常多,需要统筹谋划、协同推进。一方面,过去的一些与退休相关的政策要进行相应调整,另一方面,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也会带来一些新的问题和挑战,需要有相应的配套措施及时跟进。比如,如何通过更有针对性的技能培训、就业帮扶等措施促进大龄劳动者就业创业;如何更大力度地对符合条件的就业困难人员,特别是灵活就业人员给予社保补贴,帮助其再就业;如何进一步加大对大龄失业人员的保障力度,以及开发适合大龄劳动者的岗位,还有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修订工作等。只有统筹兼顾,配套措施到位,才能确保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平稳落地、顺利实施。





  • 上一篇:“请回答1921-2021”党史知识答题四川挑战赛第二季启动
  • 下一篇:中央生态环保督察组向我省移交第五批信访件135件

  • 本文地址: http://www.kbcmw.com/html/xw/dzyw/743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