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新闻 >> 党政要闻 >> 浏览文章

从“线路图”到“施工图” 创新驱动的四川路径

四川日报    2021年10月28日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高杲

  在10月25日开启的“科创新川渝——‘川渝一盘棋 唱好双城记’”网络主题活动中,中央及省市主流媒体深入商汤科技、神琥科技、中科融创科技等企业,走访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成都超算中心等创新平台,探寻四川创新驱动的密码。

  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国家重大决策部署引导下,两地将“共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提上日程。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近期正式印发,实现这一目标的路径更加明晰。

  把“线路图”变为“施工图”,四川早已开始谋划。

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 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10月22日,成都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和成都市政府联合建立的“5G行业终端与应用创新中心”正式揭牌启用,将为网络基础设施和行业应用搭建桥梁,有助于构建完整产业创新链条,助力中西部地区5G产业升级。这是我省促进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的一次创新探索。

  今年6月召开的省委十一届九次全会提出了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总体要求,明确要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而促进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被视为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重要抓手。

  事实上,产业链提出技术创新需求,创新链推动产业链价值提升,四川早已展开诸多尝试,比如打造多个重大科技平台,推动产业创新体系发展。四川先后推进天府实验室、制造业创新中心、技术创新中心等平台建设,攻关破解行业瓶颈“卡脖子”技术、关键核心技术。

  为激发创新主体活力动力,四川在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方面也积极创新,勇拓新路。

  早在2016年,四川在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过程中,率先在全国开始探索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改革,尝试破解职务科技成果“不愿转、不敢转、没法转”的尴尬。截至目前,全省45家试点单位完成职务科技成果分割确权634项,作价入股创办企业100余家,吸引投资近70亿元。2018年,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改革的“四川经验”在全国8个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域推广,2019年入选全国科技体制改革典型案例。

  “再进‘深水区’,将改革进行到底。”省委十一届九次全会释放明确的信号:全面推进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改革。四川随即出台“支持科技创新十条”,明确“试点单位职务科技成果转化前不纳入国有资产管理”“推动职务科技成果退出或部分退出国有资产管理清单”等改革任务。

  不仅如此。省科技厅还会同省委组织部、财政厅等部门研究制定《职务科技成果转化前非资产化管理改革试点实施方案》,计划在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7家高校院所开展为期2年的试点,正式方案将于近期印发实施。

川渝携手协同创新 资源共享深化合作

  近段时间,西南交通大学教授黄德青前往重庆的频率越来越高,这源于2020年8月他率领团队和重庆交通大学联合申报的“时速400公里高速列车运行智能控制关键技术研究”项目。该项目成为川渝首次联手研发7个科技创新项目之一。

  一年来,黄德青收获颇丰。他认为重庆交通大学在智能感知、智能导航等技术领域的技术支持,让项目研究越来越深入;两地之间的资源整合也让研究成效越发明显,在高速列车定位、复杂运行环境下的列车运行控制等多个方面都取得较大进展。

  黄德青的经历,折射川渝协同创新的推进。按照部署要求,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要“增强协同创新发展能力”。

  在关键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方面,四川省科技厅与重庆市科技局建立协同创新机制,大力推进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省科技厅副厅长田云辉表示,经过两年的探索,两地初步建立了领域联合确定、经费联合出资、项目联合申报、立项同步实施、管理分头组织的合作机制。

  科技创新带来的实效,两地的科技工作人员感受更为明显。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研究员周毅提到,1年来,“川渝道地药材品质保障关键技术研究和应用”项目初步完成两地姜黄、川牛膝、白芷3种药材产地种植示范基地建设;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科技创新部主任吕岚春表示,目前他们正在推进能源互联网零碳产业园的规划,对两地清洁能源产业集群建设充满期待。

  田云辉表示,未来省科技厅还将深化川渝科技创新合作,推动川渝科技部门签署“1+3”合作协议落地,继续实施川渝科技创新合作发展计划,建好川渝高新区联盟、技术转移联盟和科普基地联盟,共同谋划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建设,继续推动科技资源共享。







  • 上一篇:我省探索开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进农村进校园系列活动
  • 下一篇:千帆竞发势如虹

  • 本文地址: http://www.kbcmw.com/html/xw/dzyw/759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