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新闻 >> 党政要闻 >> 浏览文章

中国人民银行权威回应数字人民币疑问 现金不可替代,将与数字人民币长期并存

新华社    2021年11月11日

       使用数字人民币消费券、花数字人民币骑共享单车……数字人民币正日渐融入百姓生活。不过,对于这种新鲜的支付方式,不少人心中仍有部分疑问,那就听听来自中国人民银行的权威回应吧。

数字人民币的发行规模会有多大?

  经过数年努力,我国数字人民币试点已经形成“10+1”格局,包括10个试点地区及北京冬奥会场景。截至今年10月8日,数字人民币试点场景已超过350万个,累计开立个人钱包1.23亿个,交易金额约560亿元。

  目前,数字人民币仍处于研发试点阶段,发行规模相对有限。但随着今后试点范围不断扩大,数字人民币的发行规模能否满足百姓需求?

  “我们始终强调,央行数字货币的使用和推广应遵循市场化的原则。也就是说老百姓需要兑换多少,我们就发行多少。”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日前在芬兰央行新兴经济体研究院成立30周年纪念活动上的视频演讲中,给出了明确答案。

  数字人民币与实物人民币并行发行。有人担心:如果要多少有多少,会不会引起“货币超发”问题?

  不用担心,人民银行在设计相关制度规定时,已经充分考虑了此类问题。

  首先,数字人民币采取双层运营体系,由人民银行实施中心化管理。易纲表示,消费者使用数字人民币时所接触的商业银行和支付机构只是“中介”,为公众进行数字人民币兑换并提供支付服务。人民银行在数字人民币投放过程中仍处于中心地位,保证对货币发行和货币政策的调控能力,可以避免出现指定运营机构“货币超发”问题。

  同时,数字人民币主要定位于现金类支付凭证(M0),不计付利息,老百姓自然不会把大量存款兑换为数字人民币,也不会引发金融脱媒,降低货币政策传导效率。

  此外,设置数字钱包余额上限、交易金额上限等举措,能有效降低挤兑等风险。

人民币现金还会存在多久?

  有人认为,随着数字人民币的普惠性和可得性不断提升,会逐渐替代现金。人民币现金是否会退出人们的生活?

  “中国地域广阔、人口众多、区域发展差异大,这些因素以及居民的支付习惯决定了在可预见的将来,现金仍将长期存在。”易纲明确表示,只要存在对现金的需求,人民银行就不会停止现金供应或以行政命令对其进行替换。

  当前,老年人在移动支付领域的“数字鸿沟”窘境不可忽视,相当一部分老年人难以享受数字人民币的高效便捷。与此同时,在一些相对偏远或贫困地区,电子支付机具的布设也很难达到全覆盖。因此,不少人对使用人民币现金仍有需求,应该尊重他们的支付选择。可见,实物人民币具有其他支付手段不可替代的特性,实物人民币将与数字人民币长期并存。 







  • 上一篇: “十四五”我国将持续提升技工院校毕业生待遇
  • 下一篇:10月CPI、PPI涨幅有所扩大 未来价格走势如何?

  • 本文地址: http://www.kbcmw.com/html/xw/dzyw/763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