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报 2022年07月15日
“乡村要振兴,因地制宜选择富民产业是关键。” 近年来,我州各县市大力发展文旅融合、农旅融合的特色富民产业,茶香、果香飘满园,山美、水美、乡村更美。
◎本网见习记者 杨沛月
“小民宿”带动“大经济”
层层叠叠的山峰与矗立在山野间的碉楼藏寨是丹巴县最具嘉绒藏族特色的乡村风光,居住于古老的藏寨民居,呼吸着山间清新空气,将满眼的自然风光收入眼底,是来丹巴旅游、留宿于各村寨特色民宿的游客们流连忘返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丹巴县甲居镇甲居二村有着一处“世外桃源”——村民奇玛青青家的“宝生居”。今年34岁的奇玛青青,是“宝生居”的主人。2017年,奇玛青青一家自筹80万元,修建起一座高五层楼的石木结构藏房,后来加上友人的投资,才有了今天的“宝生居”。妹妹格绒拉姆毕业后返乡创业,成了奇玛青青的得力助手,民宿的员工青年人占多数,姐妹二人和8个员工成就了村里“最青春”的民宿。
“古碉、藏寨是我们的核心资源,但这些还远远不够。”通过这些年经营民宿的经历,奇玛青青一家积累了不少经验。在她看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以及游客日益年轻化,要想满足游客的需求,必须与时俱进,开辟出新路子,让丹巴的民宿迸发新活力。
随着农旅融合、乡村民宿的推进,为了促进丹巴民宿旅游产业的发展,丹巴县提出旅游交通“四通八达”计划,外部通道通过向上争取,沿东西南北各个方向加快升级改建。旅游干线通过地方财力和援建资金,沿主要旅游环线大力投资提档,乡村道路覆盖所有乡镇及村庄。
随着丹巴旅游品牌的打响和基础设施的日益完善,逐渐形成“全域旅游走村入寨、乡村接待四面开花、民宿经济如火如荼”的产业格局,如今“村村寨寨发展旅游、家家户户参与民宿”成了丹巴乡村振兴、旅游发展的最强音。旅游餐饮、民居接待、景区讲解、特色农产品售卖、特色旅游产品加工等旅游业态如雨后春笋般在丹巴兴起,旅游业已经成为县域经济支柱产业、乡村振兴希望产业、群众致富阳光产业。
截止目前,丹巴县涉旅村寨已达到总村庄数的78.6%,年旅游综合收入达到33亿元,旅游从业人员达到1800多人,全县群众因旅受益达70%以上,旅游直接从业人员增收达3万元以上,高档民宿、示范户年收入突破200万元以上。全县人均旅游GDP、人均涉旅纯收入、涉旅就业占比率均居川西高原各市县前列。
高原茶园变景区
春日的九龙县魁多镇里伍村,步游道蜿蜒伸向茶园深处,3900亩高山生态茶适逢采摘季,一株株油亮碧绿的茶树吐露新芽,村民们穿梭在一排排茶垄间,双手接续着动作,熟练地采摘嫩芽。
“九龙是优质古茶的重要产地,而茶叶的核心产区就在我们魁多镇,这里适合高山生态茶叶生长。”九龙县魁多镇党委书记秦秀珍告诉记者,魁多镇生产的茶叶属于生态有机茶,茶园空气清新,水质纯净,茶叶也不含重金属和化学农药残留。
据介绍,上世纪80年代,魁多镇曾经依托古茶树发展地方经济。但因交通不便等诸多原因,国营茶厂停业,部分老茶树被砍掉,改种其它农作物。自2005年以来,九龙县立足本地资源发展特色产业,采取免费发放茶苗、工具,定期邀请专家实地进行技术培训、给予补助,扩大茶园面积,建立茶叶基地,通过招商引资建设茶厂等方式,提高群众种茶的积极性,大力扶持茶产业。
“我们种出的茶叶有公司收购,我家这几年光是种茶收入就有7万元,目前我们发展了茶产业,将来我们还要发展好旅游业。”村民们告诉记者。目前,魁多镇已带动农户种植了6000余亩茶叶,承租数万株古茶树的经营权,年产值1700余万元。招商引入的公司与1500多户农牧民签订了生茶采购协议。
里伍村的茶园也有了大变样,升级改造后的高原茶园变成了景区,游客不仅能观赏茶园美景,还能体验到采茶的乐趣。近年来,魁多镇依托茶旅一体化发展现代茶产业,融入当地普米文化,将茶园建成旅游、观光、度假、休闲的景区,将茶产品、地方特色产品开发成旅游产品。在基础建设中打造文化墙,按照公园式设计理念,以茶为“媒”,实现“产业+文化+旅游”的高度融合,增强游客茶文化体验感。
目前,“九龙生态茶叶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已获批州级农业产业园,同时魁多镇也依托园区建设成功创建云上天乡风景区并获得国家AAA级景区。据介绍,魁多镇将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依托目前全国海拔最高野生茶树发源地和生长地的稀缺资源,树立“雪域、高山、生态、有机”茶叶品牌理念。念好“山字经”,打好“生态牌”,做好“茶文章”,把“有机茶叶”做成富民增收的好产业,以农旅融合助推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