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新闻 >> 党政要闻 >> 浏览文章

各方力量全力施救 架起震中希望之桥

甘孜日报    2022年09月07日

图为道路抢修保通现场。

◎本网记者 周燕 李娅妮 兰色拉姆 文/图

9月5日12时52分,我州泸定县发生6.8级地震;截至6日14时,地震已造成我州38人死亡,道路、通信、电力不同程度受损,房屋倒塌和财产损失情况还在进一步统计中。

地震无情,人间大爱。地震发生后,国家有关部委、省级相关部门、州县(市)迅速行动,各类救援力量紧急驰援;32小时内,一支支抢险队伍打通救援通道,一支支医疗队伍搭起生命通道,一支支志愿队伍筑牢生活通道……震中灾区上演着的一幕幕守望相助的温暖场景,架起了通往灾区人民心底的希望之桥。

打通救援通道

2022年9月5日12时52分,山崩地裂、生灵罹难,无数百姓痛失家园;公路被撕裂,桥梁被摧毁,交通中断;车辆被埋,大量受灾群众翘首期盼救援力量的到来……

救援大军亟待开进,受伤群众亟待运出,一条条公路就是一条条生命线,抢通保运成为抗震救灾的首要任务。甘孜公路系统快速反应,连夜鏖战,倾力相助,坚守保通,构筑起一条条坚实的生命通道,在高山峡谷间建起了一条震不断的“生命线”!

“我们必须先摸清道路受损情况,在这关键时刻,我们的首要任务就是抢险保通!”地震发生后,州公路建设服务中心赓即召开紧急会议,应急预案全面启动,甘孜公路人按照应急预案,各司其职,奔赴道路灾情点展开道路抢险。

抢通道路,展开救援,生命至上!9月6日上午,记者在贡都回头曲线看到,在距磨西镇近3公里左右处,出现一处断道点,从左侧垮塌的岩石、山体、沙土,将公路掩埋,几米高的堆积体上,挖掘机、装载机正在施工。

据介绍,此处山高弯陡,地震造成了长400米、宽10米、高近5米的塌方,预计有2万余立方,是这条“生命通道”上塌方量最多的地方。

“现在急需清理出一条临时通道。”在现场指挥救援的州公路建设服务中心副主任罗成和告诉记者,救援现场投放4台机械,从双向对打,争取在中午抢出一条车行通道来。同时,公路两侧设置了安全盯梢员,紧盯山顶滑坡情况,确保施工安全。中午12时30分,抢通了泸定到磨西镇的小车便道。

据统计,省、州、县交通系统派出抢险救援队伍19支、734人次,挖掘机、装载机等救援机具设备169台班,储备客货运车辆936台。从泸定往金光村段、磨西往金光村段、磨西往海螺沟景区段等分别组织道路抢通和抢险救灾工作;同时对国道318线、省道434线、省道217线和省道217线复线泸石路快速通道实施道路抢修保通,确保抗震救灾通道的畅通……

9月5日,在前往国道318线泸定段K2795+100、省道217线泸定段K832+800路段时,虽然心里早有准备,但眼前大量的塌方堆积物和不断垮塌的山体还是让有着丰富抢通保通经验的公路人触目惊心。昔日里熟悉的道路面目全非,路基损毁、飞沙走石,更可怕的是在抢通过程中,余震不断,大小石头随时有滚落的迹象。

没有人退缩,更没人胆怯。中断的交通在现场公路人的共同努力下一米米向前推进。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随着大量抢险队伍和机具的到来,现场所有抢险人员热情高涨、干劲冲天。为了抢险,他们忍着饥饿执行着抢通任务。人员疲惫就轮换下来稍作休息。

9月6日下午4时,泸定县至磨西镇路段全线抢通,实现了半幅通行。道路虽然抢通了,但重灾区地质环境脆弱,次生灾害易发,公路保通工作尤为重要。

“抢险人员就地转入保通!”接到指令,甘孜公路人全力以赴。在国道318线、省道434线、省道217线多个公路应急处治现场,施工人员连夜奋战,根据公路受损情况和地震次生灾害的类型、特点,采取清除坍方、修复挡墙、加固桥梁、安装防护网、主动排危等多种应急工程措施,尽最大努力,增强保通国省公路的抗灾能力和安全通行能力保通保运的能力。

搭起生命通道

灾情牵动人心。9月5日晚8点,记者在磨西镇中心的贡嘎广场看到,一顶顶临时安置帐篷还在继续搭建,医护人员在临时医疗救助点里忙着包扎,电力抢修人员忙着抢修线路,抓紧恢复供电、通信。

9月6日一大早,一个个身穿红色背心的志愿者穿梭在蓝色的救灾帐篷间,他们给每一顶帐篷都贴上号码,并写上志愿者的名字。为了第一时间服务受灾群众,救援中心为每顶救灾帐篷安排了专属的志愿者,受灾群众可以第一时间将需求通过志愿者精确传递到物资发放中心、管理机构和其他服务部门。

记者看到,安置点饮用水、干粮等物资准备充足,帐篷里都铺设了床和被褥。受灾群众徐女士告诉记者,她是昨天中午1时左右家里过来的,感觉这里挺安全,有吃有住,很舒心,“昨天晚上,工作人员就给我们发放物资,早上给我们送来早饭,住在这里挺安心。”

贡嘎广场安置点为受灾群众提供牛奶、面包、热水、方便面等食物,保障他们的用餐需求。现场还有海管局干部、民警、医护人员、党员志愿者化身“管家”,专人专岗24小时值班,负责维护卫生和秩序。

而就在贡嘎广场临时安置点附近,时时能听到孩子们的童言童语和笑语欢声。“这是震后24小时内,搭建并运营的“青青儿童乐园”。5名幼师专业志愿者和3名大学生志愿者陪护照看灾区孩子,为他们提供学习辅导、健康卫生、游戏活动、心灵陪伴、防灾减灾五大方面的需求服务。

青年志愿者身上那抹“志愿红”在抗震一线格外耀眼,他们用实际行动构筑起一道道抗震救灾的“青春壁垒”。记者了解到,全州各级团组织和青年志愿组织震后第一时间响应,24支青年突击队共计3190名青年志愿服务力量参与抗震救灾工作;此外,10个临时安置点120余名志愿者参与安置点物品发放、秩序维护等工作。

筑牢生活通道

“把抢救生命作为首要任务!”9月5日,泸定县磨西镇震灾发生后,从中央到地方,各医疗救援队白衣为甲,快速奔赴一线。

记者了解到,灾害发生后中央、省、各兄弟市州及我州迅速启动应急预案、迅速组织力量、迅速了解灾情,全力做好人员抢救、伤员救治。

四川省人民医院快速组织应急救援快反小分队9人、两辆救护车于9月5日13时36分出发,作为先遣队紧急赶往泸定开展医疗救援。

甘孜州人民医院应急救援小分队于9月5日14时出发,作为先遣队紧急赶往泸定开展医疗救援。小分队到达现场后即刻开展救援,并将第一批伤员送至院里进一步救治。

截至9月5日16时,四川省卫健委已经派出医疗队员139人赶赴泸定地震灾区参与医疗救援,医疗救援队员中有中医骨科、急诊、创伤骨科、护理等多学科专家,曾经参与过多次地震应急救援工作。

9月5日23时,四川(川南)紧急医学救援队首批30名队员带着急救药品、院内制剂、医用耗材及医疗帐篷、军用帐篷、发电机等各类应急物资紧急出发前往泸定县震中附近开展应急救援。

作为距离震中较近的医院,泸定县人民医院第一时间派出急诊医生赶往震中救援。9月5日16时许,该院将第一位重伤员向雅安转运。同一时间,在泸定对口帮扶的医生田志江将伤员详细情况发送到雅安市人民医院。当日17时30分,第一位重伤员抵达雅安市人民医院,相关医疗救治组迅速接手开展工作。

9月6日凌晨,泸定县人民医院灯火通明,医护人员正对地震伤员开展紧急救治。医院门口停靠的救护车警报灯闪烁不停,接到命令后,警笛在深夜鸣响,汽车迅速启动前去接诊伤员。

9月6日清晨5点40分,泸定县人民医院院坝内已经搭起多顶救灾帐篷。其中有帐篷上贴着写有“地震伤员医疗救治组”的牌子。据值班室的一名医护人员介绍,目前医护人员都在一线进行救援。

9月6日10时许,在各受灾安置点附近,医务人员有序开展消杀工作。与此同时,一些目前未被派上“前线”的医务人员还在主动请缨。

“选我,我年轻。”“我去,我有经验。”“我已做好准备。”……一声声自荐背后是医务人员们救援热情的只增不减。他们有的来自外科、有的来自内科,有的是入职不久的新人、有的是经验丰富的骨干,无论有何不同,这一刻,他们只想做好充分准备,随时奔赴一线展开救援。




  • 上一篇:无数善意汇聚 无限暖流涌向灾区
  • 下一篇:抢在先 冲在前!——泸定地震抢险救援现场见闻

  • 本文地址: http://www.kbcmw.com/html/xw/dzyw/835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