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新闻 >> 党政要闻 >> 浏览文章

大地震里的“小人物”

甘孜日报    2022年09月10日

电力保供人员正在安置点架设电线。

◎张登渔 本网记者 李娅妮 文/图

9月7日16时许,在泸定县德威乡的临时安置点内,来自四面八方,各行各业的抗震救援人员正在忙碌。此时,距离“9·5”泸定县6.8级地震已经过去48小时;我州1.7万人受灾,恢复正常的生活生产秩序除了需要做更多细致专业的工作,更需要时间。

震后,社会各界涌现出了大批无畏的抗震勇士,他们不远千里、跋山涉水,为灾区人民送来阵阵爱与希望。然而,在抗震救灾过程中,同样有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他们的善良也值得被记住。

铁皮小船载出38名受困村民,却忘了自家妻子

9月7日12时,线路工人李永平从山上下来,结束了当天巡视35千伏桃得线的工作。瘦高,黝黑,略有些佝偻,说话实在,是这个中年男人给人的第一印象。

多年前,李永平的家从原来靠河的村子搬到了如今的住处,这期间,他并未打算荒废自家原有的土地,一直由妻子在打理。靠着这一亩三分地种出的佛手柑和青柑,妻子一年能有近4万元的收入。丰收时,为节约不必要的运输成本,水果的运输,全得靠自家的一艘铁皮小船。

两天前,地震发生时,凭借这艘“年事已高”的铁皮船,李永平硬是将村里的38名受困人员,从受灾严重的区域陆续运送到了相对安全的河对岸。回头望着对岸陆续滚落的碎石,他这才想起仍在对岸山上干农活的妻子。

“当时,那座桥就像在跳舞,我吓惨了,我老婆也吓惨了。”说着,李永平摆动着右臂,向记者演示着波浪的形态;所幸,滚落的巨石并未伤及妻子,她只是被地震波震晕倒地,所受也只是皮外伤。

回忆找寻妻子的过程,李永平用了“攒劲跑”“扎实吼”的字眼。他说,妻子被“吼”醒的那一刻,平时爱随意说笑的夫妇俩,竟伤心的抱头痛哭。此时的他们或许明白,和成片的大山相比,自己是多么的渺小。

“快把你小孃送到泸定医院,要好多钱我马上转给你!”当时,身在泸定县得妥镇的李永平向侄女交代完后,又马不停蹄地投入到震后的电力抢险工作中。

李永平和同事日常的工作是巡视得妥供电服务站辖区内的电力线路,由于事多人少,一个单位周期内,平均每人都需完成30公里左右的巡线任务。临行前,李永平对记者说,他今年49岁,是一名预备党员。

昔日亲历汶川地震的中学生,如今泸定地震的电力保供人

身着蓝色工装的电力保供“蓝精灵”,这些天点亮了顶顶蓝色帐篷里的点点灯火,照亮了夜的黑暗。看上去,这样的画面很和谐,也很唯美。

9月7日晚,震中磨西镇下起了雨,密度不低的雨点,在临时照明的强烈照射下清晰可见。

“大家千万不要使用大功率电器,更不能私自搭接电线。”“没有哦,大家都只是给手机充充电而已。”

气温骤降,出于职业本能,保供人员张伟和范城鸣始终担心受灾群众偷偷摸摸使用大功率电器取暖,于是前往安置点帐篷内提示受灾群众,对话弥漫了一股中学班主任和学生之间“博弈”的气息。

震后第一个雨夜的保供电及安全压力并不亚于地震当天。“既然余震不可控,那就应该把可控的安全用电细节做得更好。”张伟说。

9月6日前,近在8.5公里外的另一队保供人员则没那么幸运,两地原本驾车仅需12分钟的路程,由于中途道路坍塌,想要会面,两队人马则必须绕道贡嘎山,这就多出了3个小时的路程。3个小时,对于当前的抗震救灾来说弥足珍贵。

即便面对人手不足的短板,他们还是凭借顽强的意志和过硬的技术保住了震后泸定片区多个变电站的正常运行,利用发电机成功保障了德威、加郡等多个乡镇的居民用电。

2008年,眼前的继电保护班副班长张奥还是绵阳北川中学的一名学生,也是“5·12”汶川大地震的亲历者。9月6日晚,当余震来临时,熟睡在变电站主控室的他依然敏感,如惊弓之鸟一般起身就跑。只不过这次,他以一名电力保供人员的身份,在对抗着这场自然灾害。

9月7日晚,张奥发了一条题为“变电站给的安全感,睡在主控室一点都不慌”的朋友圈,配图是几名身着蓝色工装席地而睡的保供人员,他们看上去很疲惫,也很难不让人敬佩。

“每天那么辛苦,一定要准时吃饭。”行走间,陌生的志愿者招呼着磨西镇上来往的救援人员。在磨西镇免费集中用餐点,阵阵炊烟从柴火大铁锅上蒸腾而起,家常饭菜的香味和柴火气息在不算宽的街巷中游走,坚强了近百年的磨西镇,正在渐渐恢复往日的生命力。

灾难,让人瞬间明白的,从来都不只是大自然的神秘与强大。人与人之间的温情,人性当中的善意,也在这场突如其来的地震中被展现得直抵内心。






  • 上一篇:台湾游客被困获救 感谢救援热心人
  • 下一篇:甘孜气象人——为抗震救灾提供全天候气象保障

  • 本文地址: http://www.kbcmw.com/html/xw/dzyw/836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