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报 2022年11月04日
浙江省台州市对口支援甘孜州纪实
位于炉霍县虾拉沱镇的冬春季蔬菜保供基地。 本网资料库图
◎本网记者 周燕
浙里甘孜
乘千里风,过万重山。
甘孜州平均海拔3500米,空气含氧量普遍低于浙江30%以上,年平均气温7.8℃,是四川省面积最大、海拔最高、辖县最多、人口密度最低的专区级少数民族自治州。
进入新发展阶段,党中央明确浙江“一对一”帮扶四川。2021年6月,浙江省开启对口支援甘孜州。其中,台州市的黄岩区、椒江区、路桥区、玉环市分别对口支援甘孜州新龙县、色达县、甘孜县、炉霍县。
“对口支援甘孜州是党中央赋予台州市的光荣任务,是我们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一年来,台州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做好对口支援作为践行“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的现实检验,真情、科学、持续的对口支援,为甘孜州发展注入台州力量。
雪域高原,见证山海情长。台州市选派9名干部到甘孜州四个县及州农牧农村局挂职。2021年以来,台州市援助项目资金4亿余元,各类捐款捐物累计3600万余元,使甘孜州特别是新龙县、色达县、甘孜县、炉霍县四县各项社会事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发生改变,当地各族群众与全国人民一道迈入了全面小康社会新征程。
为经济发展插上腾飞翅膀
炉霍县“雪域俄色茶”采用生长在海拔3000至5000米的野生俄色树的叶、芽,经过传统与现代工艺结合精制而成的雪域天然绿色健康饮品,被誉为离太阳最近的茶。
在无任何污染环境中生长的野生俄色树为雪域高原地区独特的稀有树种,周边森林茂密,云雾缭绕。如何补短板、增效益,高效带动俄色茶产业发展,是炉霍县亟需解决的问题。
“虽然‘俄色树’经济在当地取得了一定的效益,但受限于生产规模等原因还远没有发挥出它潜在的、更多的经济和社会价值。” 玉环市援派炉霍县工作队员董西国告诉记者,玉环市帮扶炉霍工作队从实际出发,充分发挥玉环的第二产业、数字经济发达的优势,根据俄色茶产业发展存在的难点、痛点,积极探索消费帮扶的新途径、新方法、新模式,制定了专项发展帮扶计划,把“雪域俄色”品牌做成国家级的名牌。
2021年,在玉环市的对口支援下,炉霍县俄色茶产业转型升级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项目、炉霍县俄色茶文旅生态休闲体验区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项目。项目建成后,将带动当地200余名农牧民采茶人均增收4000元,创造就业岗位20个,培养乡村技术人才5名。年接待游客将达到2万人次,将带动生态旅游产值600万元。
像炉霍县“雪域俄色茶”一样,台州市为甘孜州的经济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椒江区在色达县建设现代牦牛农业基地,带动周边改良牦牛约4万头,牦牛产品销售额今年预期达2000万元。黄岩区投资建设新龙县青储饲料加工厂,可为全县3000亩玉米秸秆提供加工、储存、销售一体化服务,彻底改变了新龙全县没有牦牛饲料加工基地的历史。路桥区建设甘孜县牦牛标准化养殖基地,用于牦牛科学育肥增值,每年可育肥牦牛1200头,农牧民可增收600万元,育肥年产值440万元。玉环市整合俄色茶产业提升项目、冬春季蔬菜保供基地、川西苗木基地等援建项目,打造浙江援建生态农业产业示范园区,带动1000余名低收入农户持续增收。
在康巴高原上,一批批特色种植养殖基地陆续建立,一批批具有特色的农牧产品品牌逐步形成,这些都离不开对口支援的大力支持。
浙江省对口支援甘孜州以来,台州市结合优势,不断推动对口支援向纵深发展,专注于当地转变发展观念、破解发展难题、理清发展思路,注重把政策、资源和后发优势同对口支援的资金、技术、市场等优势结合起来,开展大范围、广领域、高层次的经济技术合作。在对口支援下,甘孜州培育了特色农牧业、农产品加工业、乡村旅游业等一批具有地方特色和比较优势的产业,带动农牧民群众致富,有力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为改善民生提供智力支持
今年7月,台州市、椒江区两级政府对口支援数字化改革输出项目——数字医疗项目在色达县安康社区落地。该项目运用浙江数字化改革思维,依托数字化技术,打通医疗、医药、医保三个阶段性环节,为特殊区域的人群提供在线诊疗、处方流转、医保报销、便捷取药等一站式便民服务,切实满足群众对高质量医疗健康服务的迫切需求。
“我们将便民医疗服务项目增加到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项目启用后,将实现自助检测、互联网诊疗、在线结算、自助取药于一体,周边群众只要就近前往,就可以完成部分医疗检测,并由色达县人民医院医生给予医疗诊断,随后再开具药方,群众自助购买药品还能享受医保补助。”台州市委改革办技术组副组长、椒江区卫健局体改健康科科长陶恩兵说,后续他们还将结合实际运行情况,将服务延伸到其他乡镇服务点。
针对色达县基层医疗机构超声影像诊断专业人员缺少、技能欠缺、常态化培训不足的现状,椒江已经确定将远程超声项目作为第二批的援建项目,通过建设以台州市立医院为技术支撑的超声影像中心,以乡镇卫生院为基础的超声远程终端,覆盖乡镇医疗机构的区域超声影像平台,缓解县域内B超“无人操作、无人诊断”的问题。后续将根据色达县提出的请求,在智慧医院、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等项目建设中提供技术支撑,将浙江的数字化改革思维深入融入对口支援工作中。
医疗服务对口支援为甘孜州各族群众的健康织密了防护网,同样,教育人才对口支援为甘孜州教育事业发展注入了动力。
椒江区选派4名中青年骨干教师组建了导师帮扶团,利用夜校培训平台,通过“带徒弟”“手把手”指导以及培训演讲、座谈交流、上示范课等形式,解决色达县教师教学困惑和难题,传播先进的教学理念,分享成熟的教学管理经验,留下了一支带不走的优秀教师队伍。
“去年,我们指导培养的教师在色达县举办的课堂比赛、说课比赛中脱颖而出,取得了好成绩。”椒江区援派教师吴丽敏说道。
据介绍,台州还选派3名校长、15位老师到康北民族高级中学、甘孜县民族中学、炉霍县中学三所学校挂职,开展师徒结对、教学项目化、阅读推广等活动,帮助学校提升教育教学水平。教育人才组团式对口支援开展以来,受援学校借鉴州外先进管理理念和教育教学方法,完善学校管理制度,学校内涵式发展稳步前行,教育理念、课堂教学、管理方式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学生的综合素质有了显著提高。
对口支援的开展,为甘孜州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注入了强劲动力、提供了智力支持。
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内生动力
2021年11月,在以“携手搭建就业桥 对口帮扶暖民心”为主题的2021年浙江对口支援、宜宾对口帮扶专场招聘会上,现场达成就业意向338人。当天,黄岩、新龙两地还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帮助更多人实现稳定就业。
黄岩区援派新龙县工作队根据新龙所需、黄岩所能、企业所愿,积极帮助招引鲜耗牛奶收购和加工企业;积极帮助对接洽谈高原蜜蜂养殖和中草药种植项目,丰富当地产业形态,创造更多就业岗位。
坚持“输血”与“造血”相结合,坚持“硬件”与“软件”建设并重。对口支援以来,台州市椒江区分四年投资8500万元援建色达二中项目,将于2023年8月建成投入使用,建成后将解决1800名初中学生集中就学;路桥区分4年投资援助资金1.2亿元,建设甘孜县第二自来水厂,该项目将于2023年8月建成并正式投用,全县近5万群众受益;玉环市投入援建资金6600余万元,建设炉霍县第三完全小学,建成后能满足1600多名学生就学,第一批学生预计将于2023年9月招收入学……
在对口支援的帮助下,甘孜州越来越多群众通过勤劳双手,主动创造美好生活,形成“输血”与“造血”相结合的良性循环。
人才是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台州充分发挥对口支援干部人才政策熟、业务精、观念新的优势,大力提倡把先进理念、先进经验、先进方法引入甘孜,带动和促进当地干部思想解放、观念更新、素质提升。同时,采取项目化运作方式,将“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协调选派一批教育、卫生、科技等甘孜急需人才进州工作,组织年轻干部人才赴台州进行挂职锻炼、专业技术培训,进一步提高工作能力。去年以来,台州累计选派119名教育、卫生、农技等专技人才到甘孜挂职帮扶,甘孜州累计选派58名干部人才到台州学习锻炼。举办专技人才培训班104期,培训老师、医生等专技人才4172人次。
得益于党中央的特殊关怀,得益于对口支援的鼎力援助,去年以来,甘孜州各项事业取得全方位进步,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