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孚县加力推进群众工作全覆盖常态化综述
帮助村民修路。道宣供稿
■ 记者 袁飞 宋志勇
“为了谁,为了秋的收获,为了春回大雁归………”
这是人们熟悉的歌曲《为了谁》,是昭示着人们大爱铸青春的一首经典红歌。
自我州开展举全州之力推进群众工作全覆盖以来,作为北路的东大门,道孚县是如何抓群众工作的呢?又是怎样推进群众工作的呢?与群众的关系又怎样呢?
群众工作全面推进
2012年6月29日,州委启动群众工作全覆盖活动以来,该县广大干部职工积极响应,全身心投入到群众工作浪潮中,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结对认亲结出情义,党群干群关系更加紧密,2399名干部职工与10124户农牧民家庭结成对子,收集群众困难1978个,解决923个,帮扶现金、物资折现2737万元,让群众真切感受到了党就在身边、干部就是亲人。爱心帮扶传递温暖,困难群体得到关爱。科级以上领导干部联系帮扶孤儿90人、特殊困难群体851人,帮扶现金物资折现42.5万元,并对339件群众困难问题落实责任加以解决,让困难群体得到关爱帮助、处处弥漫真情。同心同向建牢纽带,宗教领域更加和谐。36名州、县领导与32座寺庙结成对子,对寺管会成功改组,提高了寺管会成员待遇,选派了30名觉姆到北京参观学习,把968名贫困僧尼纳入低保,全部僧尼纳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宗教领域日趋和顺。幸福工程造福百姓,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投入3.03亿元实施幸福工程项目120个,完成总工程的34.78%,涉及群众切实利益的出行难、饮水难、用电难、通信难等普惠性的民生问题得到逐步解决,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共建共创夯实基础,基层党建不断加强。104个州县机关、企事业单位党支部与160个村、社区党支部全面完成结对共建共创,制定了共建措施,建立了共建制度,确保基层党组织晋位升级率达100%,基层组织凝聚力、战斗力不断增强。宣传教育凝心聚力,“四个道孚”深入人心。开展“爱国守法感恩”主题教育活动125场次,5800余人(次)农牧民受教育。
“感谢党和政府,感谢各级领导和干部。自2012年6月开展群众工作以来,我有了干部亲戚后,亲戚每月从并不高的工资拿出一点,为我家三口买米、面、油等解决生活上的燃眉之急,县上的领导更是关心我的生活,安排资金为我修房子,联系单位给我了5000元建房资金。真是想不到,以前想见一下乡干部都很困难,更不要说见领导,现在不要说见领导和干部,他们亲自到我家帮忙修房子,圆了我新房之梦,我会一辈子都记得,虽然我是一个文盲,记不住领导和干部的名字,但是他们的恩情我永远记得。”不善表达的道孚县鲜水镇扎日村村民阿姐班马抑制不住内心激动地说。
走村入户,带头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盼,这是州委常委、秘书长、道孚县委书记徐芝文经常要求常委班子和各相关部门一把手必须常抓不懈的工作。徐芝文说:“无论是单位一把手,还是常委,都应该与群众建立亲密关系,工作上要多为民思考,为民时要多到群众中去,解决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让群众真真切切感受到党和政府对群众的关心关爱。”道孚县在开展群众工作中,正是按照这样的要求,注重开展驻村小分队工作,真心实意为民办事、办好实事。
群众反映的诉求困难有人问、有人管、有人落实,切实解决群众关心的事情,听民意,收集群众反映的困难问题;及时解决群众反映突出、有能力解决的问题;加强派驻村发展致富方面的调研,帮助群众寻找致富门路,增收办法;协调解决派驻村民生项目推进中的矛盾,推动民生项目顺利实施;与群众工作全覆盖、“三进三同”、“走基层”等活动有机衔接,全面掌握群众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积极帮助驻点村查找影响和制约村级发展突出问题;在发展农村经济、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民增收等方面,积极争取和提供政策、信息、资金、项目、技术、培训等方面的支持和服务;定期召开民生实事办理情况反馈会。真正把实事办到群众的心坎上,群众反映的诉求办解率要达到90%以上,为团结、和谐、平安、发展等行政村至少解决1件民生问题,为有困难的农牧户做1件“微实事”,实现群众得实惠。
落实村级“八大员”
组织开展以“如何配合村支部书记、村长开展工作”为主题的“八大员”专题培训,进一步明确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等的分工和责任,规范“村两委”工作制度;组织开展农村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工作,进一步明确每名党员的权利和义务,并指导村党支部做好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党员发展、村党支部活动开展等工作;按照“集中整顿活动”的要求,结合一般村、后进村和存在涉稳隐患、发生重大事件、发展严重滞后的村实际,协助制定针对性整改措施,实行挂牌督办、专项整治;指导村支部落实“三会一课”制度,督促村两委、八大员履行职责,进一步健全村党支部学习、工作、党务公开等相关制度,将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法律法规宣传等纳入民主生活会;开展“三关爱一服务”活动,在重大节日、春耕秋收等重要农令季节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关心关爱生产生活困难党员、“三老”干部和离任村干部,让他们有归属感和荣誉感;按照“5+1”的模式,指导村支部发展党员工作,集中进行1次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同时要加强村级后备干部的培养、考察和农牧民党员的日常教育、管理和监督;落实共建帮扶责任,每月在村指导工作不少于10次,开展助农活动。建立“N+1”、“1+N”党员联系帮扶机制,采取项目帮扶、技术帮扶、产业帮扶等形式,以造血型方式重点帮助农牧区贫困党员脱贫致富。
“345”深化群众工作
为深入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加力深化群众工作,该县在群众工作总体目标不变、价值取向不变、工作任务不变、工作要求不变“四不变”的基础上,采取成立“3”人为一组的驻村小分队、集中“4”个月时间驻村开展工作、落实“5”项驻村工作责任的“345”工作法,百名干部驻村开展群众工作。
全县抽派474名干部组成158个小分队,每个小分队由3名干部组成驻村开展工作,采取全面覆盖、分类进行、重点突出、合理安排、适当调整的原则推进。重点村、后进村的小分队队长由部门“一把手”、乡镇党委书记或乡镇长担任小分队队长,并且是党员的兼任第一村支部书记,不是党员的由本机关党支部书记担任责任村第一村支部书记,其余包村干部、选派的机关工作人员为副队长或成员,驻村期间除队长以外其余成员均脱产驻村开展工作。
开展群众工作,为了谁?为了群众能改善生活,为了群众能走上富裕,同步实现与全省、全州的小康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