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可富 文/图
近年来,在建设“红色宜居美丽幸福新泸定”中一大批优秀的党员干部怀揣忠诚,以时不待我的精神在各项工作中演绎出一幕幕感人肺腑的动人篇章,他们尤如时代明星脱颖而出,分外耀眼,得妥乡松林村的村支书王忠清就是其中之一。
后进支部的蜕变
泸定县松林村,坐落在大渡河西岸,全村118户487人,汉彝杂居,村民依山而居,山脚是滔滔大渡河水,地势险要、土地贫瘠,村民有块平地就安个家,千百年来的传统农业别说让村民富裕,连吃饱饭穿暖衣都难。王忠清是这个村的村支书,2002年的时候,他的大儿子王波考上康定师范专科学校,在校读了一年半后,因家里实在拿不出学费而缀学。这不仅是王波一生的遗憾,也成为王忠清这个七尺汉子一辈子心中的隐痛。
2011年松林村成了泸定的后进村支部,乡党委非常重视这一情况,2012年选派了一名乡干部到该村支部任书记,任命王忠清为副书记具体落实各方面工作,抓好后进村支部的晋位升级,誓要丢掉后进这顶帽子。
丢掉后进的帽子决非易事,王忠清感到身上的担子更重了。强化党员的政治学习凝聚党性共识,带领党员重温入党誓词,让党员不忘身份不忘本色。通过基层组织建设和群众工作全覆盖两阶段的努力,松林村终于丢掉了后进支部这顶帽子,由于成绩突出,基层组织作用发挥明显,各方面工作出色,松林坪村党支部今年8月还被州委评为先进村支部。
在这份荣誉的背后,王忠清默默付出了很多,王忠清的爱人张元芝给笔者讲述起了让她心疼的事。自从支部成了后进支部后,王忠清就开始整夜整夜的睡不着觉,在抓支部工作晋位升级的时候,一天到晚一心扑在工作上,家里大小事情不管,本来她一肚子火气怨气,但看到丈夫为了村上的事吃不好睡不好,每次洗头,看到他的头发一大把、一大把地掉,自己又心软了。
他舍小家为大家
高半山扶贫攻坚,要让村里人都富起来,他和的班子没少费心思,大岗山电站建设,移民的事让王忠清抠破头皮。实物指标调查、村民安置意向调查、双协议签订、移民宅基地抓阄、生产生活安置、库周交通复建协调、库区清理倒房倒树等等,事事都涉及群众利息诉求,但王忠清心里明白一个道理,“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不说群众,支部党员每双眼睛都盯着他,他不走在前面,所有的工作的推进完成都将是痴心妄想。他家也属移民,在安置点的选择上,一家人都想能选在得妥街上安置,他为了带头硬说是早就看上了繁荣那边的土地,弄得一家人和他红脸生气。库区清理,时间不等人,他的心里着急,儿子却有言在先,对他说:“阿爸,你是书记,你要带头倒房我不拦你,但祖业房子,我也有份,我们一家人也要生存,我的事情没解决好以前,我的房子你不能动。”为了不影响大局,王忠清找了个借口把儿子和爱人支开,自己作主第一个推倒自家房子。不仅如此,他没跟任何人商量第一个挖了祖坟。当天晚上兄弟姐妹一大群人找上门来,让他几夜都没能合上眼。
也正是他的处处身先士卒,率先垂范,松林村的各项工作如期完成。有的甚至走在全乡前头。
一名党员的胸襟
当笔者问他,是怎样理解党员和党性的。他说:“党员就是要比一般群众层次要高一点,要求要严一点,任何时候都要想到带头做表率,要不就不配当党员。我经常带党员重温入党誓词,就是要提醒大家不要忘记你在宣誓的时候是咋样说的,你就要咋样做,这个就是我理解的党性。”
在问到他今后有何打算时,他说:“下一步,我们搬迁后会成立居委会,但还有20%的松林村村民不属于移民留在原地,我得抓紧时间为他们选出一个比我们都还要强的领头人,做好我们没有做完做好的事,让他们的日子更加好过,生活能富起来。”
这就是王忠清,一个在群众工作全覆盖,基层组织建设,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中逐步成长起来的农村基层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