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新闻 >> 各县动态 >> 浏览文章

我们为受灾群众搭帐篷

《甘孜日报》    2014年11月27日

  康定地震发生后,县委政法委干部职工迅速奔赴联系点沙德乡,和当地干部群众一道开展亲情大走访、灾情大摸排,全力做好群众教育引导和救灾防灾工作,其中连夜为受灾群众搭建救灾帐篷的一次宝贵经历让人终身难忘。
  山路崎岖,披星戴月踏征程
  24日晚,一辆军用卡车把11顶救灾帐篷运送到了沙德乡政府驻地生古村,随救灾帐篷一同而来的还有20名一脸疲惫却又显得英气勃发的武警战士。根据分工,我们和6名武警战士将赶赴最远的上赤村和下赤村,为那里的3名群众运送救灾帐篷。出发之前我们了解到,上、下赤村是沙德乡最远的两个行政村,离乡政府驻地分别有17公里和24公里,那3户群众居住在2条山沟3个山头,这给我们运送救灾物资带来不小困难。车队在省道215线行驶了一段时间后,跨过力邱河,驶上凹凸不平的通村公路。由于密闭较差,车厢内充斥着大量灰尘,一股呛人的味道让人呼吸困难。除了这呛人的灰尘外,每个人还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我们行驶的道路一边是绝壁、一边是悬崖,受地震影响,部分路段发生了路基坍塌、山石滚落和边坡塌方等险情,仅能容一辆车单边通行,驾驶员必须靠着丰富的驾车经验谨慎前进。就这样,经过将近半个小时的颠簸,我们来到了第一站——海拔3000多米的下赤村泽仁志玛家。
天冷风急,敢打必胜解民忧
  当车队抵达的时候,泽仁志玛一家已经早早等候在那里了,他们也选好了帐篷的搭建地点,大家在武警官兵的带领下,有序把救灾物资搬了下来。高原的夜晚异常严寒,凛冽的寒风夹杂着泥沙拍打在脸上、身上,加上夜晚的视觉限制,给帐篷搭建工作带来极大困难。在武警战士的带动下,大家不顾一切,用冰冷的双手抓起更加冰冷的钢管开始了工作,有的打着手电筒,有的拆包递部件,有的组装帐篷骨架,呈现出一幅热火朝天的生动场面。在帐篷搭建过程中,部分同志身穿薄衣也无所畏惧;手被划破也全然不顾;鞋带散开也浑然不觉,这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寒意的侵袭。大家在武警官兵的指挥下,密切配合、相互协作,忙活了将近半个小时后,成功搭建起第一顶帐篷,解决了泽仁志玛一家的临时避险问题。
心系群众,警民携手心连心
  完成了泽仁志玛家的帐篷安装后,我们再次踏上征程,前往上赤村完成其余两户受灾群众的帐篷发放搭建工作。当最后一户群众的帐篷搭建完成后,已经是凌晨一点钟,我们都已十分疲惫,但对于已经奋战了一天的武警官兵来说,疲惫之中更透着一股刚毅、执着和坚韧。随车一位战士说,他们已经在塔公地区连续奋战多时,主要是为当地群众、校园师生搭建帐篷,今天是刚来到沙德参加抗震救灾,虽然这些工作很枯燥、单调,也很辛苦,但看到那一顶顶自己亲手搭建起来的帐篷,就觉得很有成就感,想到群众能在帐篷里安全安心休息,就觉得很幸福。听了这番话,我很受启发,一名普通的中国军人,没有慷慨激昂的豪言壮语,有的只是一种血浓于水的鱼水深情和深深扎根于思想深处的子弟兵情怀,为我们战胜各种自然灾害、克服前进道路上各种艰难险阻提供了坚强保障,构筑起连接军民、干群的温暖心房。
截止目前,委机关干部和沙德乡村两级干部一道,走访群众300余人次,收集群众诉求34条,为受灾群众搭建救灾帐篷11顶。(邓曼琳 王成)
 
 
  • 上一篇:泸定党员突击队战斗在抗震救灾第一线
  • 下一篇:李小波:“帮得到大家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