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江县大力推进精准扶贫新模式纪实
雅江县河口镇香格宗村阿志玛骑游驿站。 资料图
8月10日,雨后初晴,雅江县河口镇香格宗村,一户户藏式民居风格的乡村酒店在蓝天白云下分外美丽。各家各户正在热情地接待着来自全国各地的自驾游和骑游客人。接待完来自河北的骑游客,“大阿三骑友驿站”老板大阿三有了片刻歇息,口里喊着累,满面却是笑容。说起自己的乡村酒店,大阿三说:“这得感谢县里的扶贫政策,才让我的乡村酒店有这般好光景。”
其实,对乡村酒店建设户开展扶贫只是雅江县实施精准扶贫的一项举措。
雅江县17个乡镇、113个行政村,总人口50370人、12397户,共有53个贫困村、3296户贫困户、9140名贫困人口,贫困发生率为20.96%。脱贫任务任重道远。
今年以来,雅江县按照上级关于扶贫开发的新部署新要求,坚持以富民为目标,创新扶贫开发方式,牢固树立“靶向思维”,实施“靶向疗法”,大力推进精准扶贫,走出一条扶贫开发新路子。
■ 谢臣仁 陈银军 陈昌鹏
精准搞摸底——
从开“大药方”到开“小处方”
“对每一个贫困人口,我们的调查人员都会登门、见面,并将贫困状况拍成照片。”7月18日,正在县扶贫移民局填写资料的呷拉乡干部王莉告诉笔者,在扶贫摸底工作中,该乡严格按照《雅江县贫困户登记表》的要求进行登记。
打开《雅江县贫困农户登记表》,贫困人口的家庭人员、致贫原因、生产条件、劳动能力、收入来源、享受社会保障、月均基本生活开支等一系列指标一一展现,真正做到了全面准确掌握每个贫困户的真实状况、主要致贫原因和脱贫条件。
县扶贫移民局局长斯郎尼玛介绍说,以往在扶贫工作上,“面上”扶贫多,“点上”着力少,找个大方向,开个“大药方”,往往是张三该吃的药,李四也在吃;李四该吃的药,王五也在吃。扶贫资源精确瞄准不够、致贫原因不明,导致工作针对性不强、扶贫实效性不佳。
导致贫困原因多种多样,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共性的如交通不便、产业不强;个性的如疾病、灾害等。在推进精准扶贫中,雅江县首先“合并同类项”,同一种病,就吃同一种药;同时,对那些“个性病”、“少见病”,就采取精细化政策。
雅江县在精准扶贫中运用“靶向思维”,有的放矢,要求在情况摸底时力争做到“三个准”,即:扶贫对象准、致贫原因准、治疗药方准。并对每村每户量身定做针对性脱贫规划与方案,开出“小处方”:对因病致贫的贫困户,将新农合可报费用的比例给以倾斜;对无产业致贫的贫困户,将由相关单位提供扶贫产业项目和技术帮扶,让贫困户拥有1个脱贫产业1项致富技术;对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创新扶贫资金使用模式,如用扶贫资金购买山核桃苗、流转田地、山场,为贫困户提供长期稳定的收入来源……
通过对各乡镇、村和农牧户开展“解剖麻雀”式的抽样调研,该县较为系统地了解贫困户的贫困状况、致贫原因和群众诉求,完成17个乡镇、3296户贫困户、9140人贫困人口以及53个贫困村是被建档立卡资料。
“号”准了脱贫的“脉”,并根据贫困户实际情况,对症下药,分类施策,切实做到扶真贫、真扶贫。
精准来实施——
从“大水漫流”到“精点滴灌”
“没实施精准扶贫时,扶贫有时就像大河淌水,漫到哪儿算哪儿。资金用了,却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县扶贫移民局副局长杨杰总结“教训”。
在开展精准扶贫中,该县从以往的“大水漫流”到现在的“精点滴灌”,在做到点面结合的基础上,实行点对点的“靶向”扶贫,确保覆盖全、帮扶准、效果好。
该县着力产业发展,按照农区和牧区的不同环境,按照沿线(沿318国道线)沿江(沿雅砻江)的不同特点,分别确定特色种养殖产业发展项目和旅游开发项目,对每个项目进行科学评估严格预算,让每分钱都用在刀口上,滋生最大的财富。
7月19日,呷拉乡湾地沟村村民王东元正在伺候他的宝贝——藏山羊。王东元藏山羊存栏近200只,产值近30万。该县在呷拉乡、祝桑乡、红龙乡等近1000户贫困户中开展牦牛、藏鸡、藏猪、藏山羊等特色畜类养殖,这些高原特产为贫困户带来滚滚财源。
7月21日,雅江县八角楼乡三道桥村村民泽仁邓珠正在整理大棚,为种植羊肚菌做准备。去年他种植了一个大棚的羊肚菌,净收入达到20000元,尝到甜头后,今年他准备扩大规模。雅江盛产珍稀名贵的天然食用菌——松茸。依托雅江“中国松茸之乡”这块金字招牌,该县引进川野公司,以“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在八角楼乡、河口镇、呷拉乡、米龙乡贫困户中发展食用菌种植示范户100户,促进每户种植户增收20000元。
地处中国最美景观大道318线的河口镇香格宗村和八角楼乡日基村,是县旅游局开展旅游政策扶贫的试点,村里按照新村要求打造的乡村酒店,享受到三年之内的10万元无息贷款和3万元至8万元不等的奖励款。通过这一系列近7000万扶贫资金的注入,该县乡村酒店提升了档次,提高了接待能力,贫困户很快实现了增收脱贫。
“责任到人头,脚趾头都抓紧了。”7月18日,蹲点在该县呷拉乡湾地沟村开展精准扶贫工作的宜宾市援藏干部、雅江县农牧局副局长周文彬说到激动处,声量一下提高了。该县整合工作力量,抓好驻村帮扶,选派238名优秀机关干部帮扶113个行政村,组织全体机关干部与全县农牧民结对认亲,贫困群众结对认亲率达100%,做到“不脱贫不脱钩”。
在精准扶贫具体实施中,雅江做到领导责任实、基层组织强、驻村帮扶细、工作要求严。从以往的“一人帮”到“大家帮”,部门合力,“众人拾柴火焰高”,一人一把柴,共同烧热扶贫这口“锅”。
精准建机制——
从“摘帽子”到“拔根子”
“扶贫也是发展,雅江自然条件差,长期发展不足。对于雅江而言,搞好扶贫必须要搞好发展,脱贫共建重在加快发展。”雅江县委负责人对精准扶贫有着深刻认识。
要发展,首先硬件基础要夯实,路、水、电、通信等制约发展的瓶颈要突破。雅江狠抓农村公路建设,近三年乡村公路建设投入3亿元,建成一大批通行通村公路;狠抓水利建设,投资3.8亿治理水利工程;投资4.8亿改善电网设施;全县113个村实现电视节目“村村通”,其中80个村接通了互联网,及时为群众提供了致富信息。
在精准扶贫中,雅江县响亮地提出——“输血”摘“帽子”,“造血”拔“根子”,全力助农增收。通过多管齐下,做好“给票子、打底子、探路子、活脑子、拔根子”的“五子登科”扶贫模式:给票子,财政资金作“小引子”,催生“大财富”;打底子,让贫困人口得到基本保障;探路子,让每户贫困户有脱贫产业,让每个让贫困村有支柱产业;活脑子,扶贫扶智,让贫困户有致富意识和致富技术;拔根子,增加贫困户“造血”功能,不再返贫。
在具体工作中,着眼优化产业结构,增收农牧民经营性收入;发展劳务经济,增加农牧民工资性收入;落实惠农政策,增加农牧民转移性收入;探索财产增资方式,增加农牧民财产性收入。
以扶志气、增智慧、强技能三大“造血”举措为抓手,开展惠民政策、实用技术、致富信息进乡村活动,聘请技术专家、组织科技服务队、动员致富能人,大力培养观念超前、技术过硬、善于经营的新型农牧民,累计培训劳动力10107人次。
充分结合全域旅游、支柱产业发展、新村建设、水电开发库区移民,超前谋划扶贫工作,扶持发展观光旅游业、特色种养殖业和各种加工服务业,为53个贫困村确立了107个支柱产业、为3296户贫困户确定了3457个致富产业,并对每户制定帮扶规划,明确脱贫时间,确定定点帮扶人员,让扶贫落到实处,确保贫困人员和贫困家庭扶得起、稳得住、能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