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建设者正加快重建进度。
■ 周燕 文/图
初秋的康定,日渐寒冷。在康定海拔4000余米的夺拉嘎姆、江巴和鱼子西灾后重建集中安置点,却是一番热火朝天的场景。工程车辆来回穿梭,工人搬砖递石、砌墙雕花,人声、劳动声、机器轰鸣声交织成一首劳动“协奏曲”。
故事一:
30多岁的“小老头”
海拔4000米左右的夺拉嘎姆一村原处于低洼地带,村子重建点选在了平地。由于这里属于湿地区域,因此施工前需要先抽干水,夯实地基,这样才能保证房屋的质量。
加之今年以来,康定地区持续降雨,让夺拉嘎姆安置点的施工场地变得更加泥泞不堪,“这里就像沼泽地。”来自重庆的测量员饶建国一边清理自己满是泥土的雨靴一边说。
清理完毕后,饶建国扛着仪器,深一脚浅一脚地穿梭在工地。每天饶建国都是一个人扛着仪器走遍整个工地,做完测量,他还要肩负起施工监督的任务,在现场指挥施工进度,调度施工人员。从早上6点半到晚上收工,天天如此,无论是刮风下雨还是烈日当头。
饶建国打开自己的手机相册,翻出他三个月前刚来康定时的照片,笔者不敢相信,照片上的他30出头,清秀、帅气和眼前这个略显苍老疲惫的人竟是同一个人。每天的风吹日晒、身心操劳,让饶建国从小伙子变成了“小老头”,人也瘦了10多斤。
故事二:
不讲情面的老曾
老曾在海拔3800米左右的瓦泽乡鱼子西集中安置点做材料管理工作。他年岁较长,明年初就可以退休了,但他却依然选择到高原来,站好最后一班岗。
由于长期雨水冲刷和拉运沙石的大货车碾压,从G318瓦泽乡段到鱼子西三村的这段16公里乡村道路全是坑洼,随处可见积水很深的大坑,但这条路却是鱼子西集中安置点所需材料运输的必经之路。
7月中旬的一个下午,因前几日连降暴雨,让这条道路更加难行,材料运输车驾驶员在通过一个水坑时,车子倾斜,砂石材料撒落了一些在路上。当材料运输车运到项目部的时候,老曾就发现了材料数量不对,驾驶员向老曾解释了情况,老曾认为这是材料运输过程中的事情,材料不足就是不足,坚持要在材料运输单上扣下两方材料。
老曾说,“我只管记录到项目部的材料数量,不管什么原因,不足就是不足,没有什么情面可讲,我反正是不能让灾区的老百姓吃亏的。”
故事三:
月光下的施工员
由于高原特殊的气候,七、八月是灾后恢复重建的关键时期,每个集中安置点的工人都在赶工期进度,却遇到了当地的雨季,一天到晚雨下个不停,没法正常的浇筑混凝土。
“大雨从早上一直下到中午,原计划浇筑的活动中心基础没有完成浇筑。由于时间紧任务重,只要雨停了,哪怕再晚,我们也要抓紧时间浇筑混凝土。”工地上年轻的工长小高说。
雨渐渐停了,小高忙给搅拌站的负责人打电话说,“华姐,晚上麻烦你加个班,我们今天要将活动中心的基础浇筑出来,需要38方混凝土。”
落实了混凝土的供应,小高还是不放心,还要去看看有没有泥土没有清除干净的,仔细检查模板支撑稳定情况、照明灯具情况,将施工现场设备都仔细检查了一遍做好全部准备工作,他才放下心来,这时已是下午6点。
从搅拌站到施工地点,罐车可能要走一个小时的时间,小高顾不上吃晚饭,立即安排工人做好准备,准备迎接混凝土,按照时间预计,今晚可能要浇筑到11点了。
废寝忘食只是为了让藏区受灾群众早日搬入新家园,殚精竭虑只愿自己负责的每项工作成为灾后重建中最稳妥的砖瓦。他们背井离乡,斗风雪严寒,抗高原缺氧,在雪域高原用行动诠释着“善建者”的苦干精神,谱写出一曲曲可歌可泣的壮丽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