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报》 2015年11月22日
■ 周燕
“11·22”康定地震发生后,康定人民在中央、省、州的坚强领导下,克服灾后重建的艰巨性、复杂性,发扬抗震救灾精神,自力更生重建家园,一个更加幸福美丽的新家园已具雏形。
灾后重建走在前
自灾区重心全面转入恢复重建阶段以来,康定市在全州率先启动重建农房设计,率先参与重建规划编制,率先考察学习灾建先进经验,全力争取灾建政策资金支持,细致梳理项目和倒排工期,加快项目各项工作进度,确保了全市大部分项目快速、有序、稳步实施。
“今年一月,我市启动了重建农房设计工作,结合地区民居特色完成了47套重建户型图设计和4+1安置点规划编制。”该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告诉笔者,全市共实施城乡住房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宗教活动场所等152个灾后恢复重建项目,估算总投资24.32亿元,占全州59.27%。
同时,成立灾后重建工作领导小组,制定重建方案,确定塔公镇江巴、夺拉嘎姆村和瓦泽乡鱼子西、雅拉乡中谷、城区5个集中安置点,拟定采取“两名县级干部负责一个点”的模式,落实10名县级干部牵头负责,由28个县级部门和结对认亲单位参与安置点建设。结合领导联系乡镇、群众工作,先后派出县级领导132人次、结对认亲小分队1084个次和145个共建共创支部深入基层一线,针对受灾群众农房重建反映的“地震裂度、灾损鉴定、补助提标”等问题进行面对面宣传、解答,动员群众参建。
产业重建助发展
中谷集中安置点项目建设将全面开建以温泉度假为主题的“温泉营地”。“我们村里离木格措景区和机场都很近,每到节假日都会有很多游客路过,村里有十几户村民在做民居接待,但大多数游客只是来吃饭,很少在这里停留。村民们得知这次灾后重建的项目要给我们增加温泉洗浴、停车场等设施,都很高兴,这样就能吸引游客住下来,脱贫致富指日可待。”中谷村村支部书记范康友说。
中谷村地处康定市——木格措景区——康定机场旅游环线,风光秀美,拥有得天独厚的天然温泉资源。此次灾后重建中谷集中安置点项目估算总投资1647.5万元,规划用地为89546.06平方米,规划安置25户、250人。该市结合中谷村实际,大力发展旅游文化产业,计划建设村民活动中心、停车场等基础设施,并建设配套温泉洗浴等项目。
康定市重建办相关工作人员告诉笔者,“中谷村有旅游民居接待的基础,群众参与旅游接待的热情高,加上温泉资源丰富,适合发展藏香猪养殖,很适宜发展旅游产业。建设‘温泉营地’既能保护生态环境促进旅游发展,又可拓宽农牧民增收渠道,为群众带来实惠,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据了解,夺拉嘎姆和江巴村集中安置点也充分利用地处“康定—塔公—新都桥”旅游环线和康定机场所在地的区位优势,依托草原、雪山、湖泊、牧场等高原牧歌式藏域风光和特具藏区特色的民族文化,通过整合优势资源和打通产业链接,全力建设震后牧民新村和塔公草原旅游目的地。鱼子西集中安置点将打造以青稞田园风光以及湿地放牧为特色的摄影家新天堂。
做好保障助重建
灾后重建启动以来,该市全力推进该项工作的脚步从未停止。该市重建办副主任洪贤斌告诉笔者,“我们借鉴芦山灾建经验,积极推行规划设计总负责、建筑施工总承包、项目建设总管理、规划建设总督察、组织领导总指挥的‘五总’工作模式,细致梳理152个灾建项目,按“应纳尽纳”原则,分三批将121个项目纳入施工总承包。”
据了解,该市实行灾建工作周例会制,由市委书记或市长牵头组织恢复重建成员单位和华西集团、康立公司等每周召开例会,确保问题一周一解决,工作一周一推进。今年年内已召开灾建例会13次、研究灾建工作专题会议27次。同时,制定出台木材和石材供应方案,在灾区就近集中设立砂石采挖点、石材爆破点和木材专供点,确定采伐(挖)方式、运输途径、存放地点和分配方案等;制定出台灾后农房维修加固和重建实施细则,并印发《农房维修加固技术指南》,为农房恢复重建施工提供技术支持。出台了《恢复重建资金管理办法》,开展农房工匠培训510余人次,并将省住建厅和华西集团援建人才安排到各乡(镇)指导分散农户恢复重建工作。
据统计,该市今年累计开工项目151个,占比99.34%,已完成项目49个,占比32.24%。全市项目完成投资额94466.45万元,占比38.84%,圆满完成8.98亿元的年度目标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