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塘县“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汪玉琼深入甲英乡波戈溪村调研扶贫工作。
巴塘连北京晚会演出现场。
建设中的教育园区。
县医院新建成的住院大楼。
感言
中共巴塘县委书记 汪玉琼
盘点“十二五”,我们致力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深化改革蹄疾步稳,率先撬动金融支持农旅产业发展,夯实投资支撑,全县经济朝着一产狠抓特色、二产主攻水电、三产蓄力攀升的方向稳步迈进,连续三年被评为重点项目推进先进县;我们坚持财政支出向民生事业倾斜,实现教育就业、残障救助、社会募捐、关爱军烈、公立医院改革等工作居全州前列,我们注重运用法治方式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对涉及改革发展稳定的大事、要事,对关系群众利益的急事、难事,果断决策,有力化解,有效处置,形成了一批主动创稳新经验和依法治理新机制。我们着力丰富精神文明创建和群众工作载体,推进“一中心三覆盖”校园文化建设,重磅推出弦舞巴塘、大手牵小手、巴塘连北京等高端文化交流活动,为迈向小康社会树立了自信、凝聚了人心。我们研究出台了村干部双优评选、优先从优秀村干部和党员中招录网格员等多项关爱激励干部措施,研究实施了《爱国守法寺庙考核暂行办法》、《村干部选任标准》等办法制度,逐步建立起了一套系统、规范、科学、管用的党委管党新机制。五年来,我们守望相助、克难奋进,创造的成就激荡人心、鼓舞士气,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影响深远,经过五年的艰苦奋斗,我们完全可以自豪地说,巴塘已经胜利完成了“十二五”发展目标,站在了一个崭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应该满怀豪情、阔步前进,努力建设巴塘更加美好的明天!
数说“十二五”
2015年,巴塘县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6亿元,比2010年增长94.1%,年均增长12.3%;预计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98.7亿元,是“十一五”的5.13倍;预计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从2010年的3243万元增长到2015年的10023万元,年均增长25.3%。;预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7亿元,比2010年增长96.9%,年均增长14.5%;预计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204元,比2010年增长83%,年均增长12.8%;预计农牧民人均收入6898.5元,比2010年增长178.3%,年均增长23%。
■ 张远富 赖祯鹏
五年,在历史长河中仅是一朵微不足道的浪花,然而于巴塘,却注定是其发展史上引人注目的精彩篇章。
“十二五”期间,鹏城巴塘破浪前行——经济总量在飞跃、后发优势在凸显、发展动力在增强、群众幸福指数在提升……巴塘正以前所未有的活力,向着现代、生态、人文、平安、小康的宏伟目标加速前进。
这五年,巴塘对于认定认准的事情、百姓拥护的事情、承诺兑现的事情,无论问题多难、矛盾多大、标准多高,始终持之以恒、不畏艰难、心无旁骛地抓推进、抓落实,善始善终、善做善成。五年的不懈努力,全县发展基础更加坚实,发展活力更加旺盛,社会事业更加繁荣,民生改善更加有力,生态环境更加平衡,社会管理更加有序,社会大局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幸福。
经济社会发展
迈上新台阶
五年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2015年,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6亿元,比2010年增长94.1%,年均增长12.3%;预计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98.7亿元,是“十一五”的5.13倍;预计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从2010年的3243万元增长到2015年的10023万元,年均增长25.3%。;预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7亿元,比2010年增长96.9%,年均增长14.5%;预计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204元,比2010年增长83%,年均增长12.8%;预计农牧民人均收入6898.5元,比2010年增长178.3%,年均增长23%。五年实现县域经济综合评价在全省排名上升7位,居全州第7,南路第一,财政收入、农牧民收入增幅居全州前列。
基础设施建设
迈出新步伐
五年间,全县基础设施建设迈出了新步伐。累计投入2.56亿元建成175.5公里村通达公路和444公里村通畅公路,随着98公里的夏邛至格聂公路贯通,全县公路总里程达到1444公里。建成10个乡镇客运站、119个村级招呼站、公路安保护栏81公里。投入资金2.67亿元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巴楚河引水工程落地实施;新建、维修整治全县农牧区水渠66.72公里,新增灌面2300亩,改善灌面7500亩。建成供水工程303处,解决了4.69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投资25亿元的川藏联网巴塘段工程竣工投运,电力输出瓶颈得到破解。完成波密、竹巴龙、苏哇龙三条35KV输变电线路工程以及波密、拉哇、波戈溪10KV配电线路建设。对电网无法覆盖地区采用光伏发电方式解决群众用电问题,全面消除了无电户。新建光缆830公里、基站105个,信号覆盖全县120个行政村,覆盖率达到98.36%。新增手机用户9000户、宽带用户2423户、光纤电视用户4000户。
特色产业发展
实现新突破
五年间,特色产业发展实现新突破。挂牌成立党巴红军小学,建成《巴塘弦子数据库》,成功举办“弦舞巴塘”、“秋月弦音”、“巴塘连北京”、赴台湾文化交流等一系列大型文化活动和“2015首届中国甘孜巴塘户外旅游嘉年华暨中法山地车邀请赛”,积极探索“农旅互动、文旅互动、体旅互动”的融合发展之路。扎实推进万亩马铃薯、万亩玉米和千亩蔬菜、千亩玛咖、百亩酸石榴、600亩南区海椒等特色种养基地建设,努力打造玛咖、核桃等特色品牌。大力扶持33个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积极尝试“农校对接、农企对接、军地共建”特色产品销售新模式,实现农牧民群众持续增收。首创资源入股方式,推进县属水电资源合作开发,建成拉拉山电站、郎达河电站、中咱电站,新增装机13万千瓦。
社会事业
取得新进展
五年间,社会事业取得新进展。完成教室危房改造16300平方米,投入3.5亿元,打造可容纳5000人就读的教育园区,新增教学用房10万余平方米,学校建筑总面积达到35万余平方米,初步构建了集学前教育、义务教育、中等教育、职业教育为一体的藏区一流教育体系。设立100万元基金引进紧缺医疗人才,建成县医院医技大楼等项目和4个乡镇标准化卫生院、60个村卫生室,进一步健全县、乡、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先后投入8766万元全力实施73个“五大扶贫”工程项目建设,减少贫困人口9157人,贫困发生率从2010年的43.61%下降到19.71%。完成21个四小工程、产业项目、民族新村项目,实施农田水利、人畜饮水、村内道路、基本农田、千桥工程等基础设施项目,完成13个村493户2706人易地移民扶贫搬迁工程。2015年,启动了扶贫攻坚行动,强化“六个精准”动态管理贫困对象,清理4777名不符对象,对核对后的全县2050户9042名贫困对象摸清底数,制定详细脱贫计划和帮扶措施,夯实了脱贫基础。特殊困难群体保障补助标准不断提高,城乡低保、五保供养、孤儿供养月人均补助水平分别达到323元、95元、350元、904元,较“十一五”末分别提高31%、50%、57%、12%。启动实施中咱、措拉敬老院和县城社会福利救助中心建设,全县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率达到19%;积极开展困难群众医疗救助工作,城乡自付费救助比例分别达到70%、68%。五大保险覆盖面不断延伸,为全县农牧民补贴购买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9%,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70%。残疾人“量体裁衣”帮扶工作走在全省前列。深入实践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率先尝试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和爱心帮扶新途径,设立“贫困农牧民就业援助基地”和“大中专青年创业基地”,解决了718人的就业问题。财政支持就业力度、“9+3”学生毕业登记就业率、残疾人个性化服务、退伍军人和烈士遗属关爱等走在全州前列。五年来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550人,失业登记率控制在4.2%以内。双流、新津对口支援巴塘以来,在改善民生、破除发展瓶颈等关键环节倾情倾智倾力,第一时间启动实施“双巴同心·汉藏一家2+6行动计划”,构建了规划、项目、人才、产业、金融、教育、卫生等全方位的援助格局。投入1.09亿元实施的60个援建项目,成为老百姓最满意的民生工程。
生态文明建设
上到新高度
五年间,生态文明建设上到新高度。全面深化省级卫生城市创建,启动文明城市创建活动,持续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坚持依法行政,动真碰硬深入整治86户违法占地非法建设和215户违章建筑,有力维护法律尊严和城市形象,城市管理逐步规范。稳步实施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天然林保护、草原沙化治理和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完成303万亩草原沙化治理、440万亩禁牧、1665万亩草畜平衡工作,全县森林覆盖率提升至46.6%。强力推进水源地保护、地质灾害治理等生态防治工程,新建巴久河防洪堤等五处堤防13.7公里,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96平方公里。巩固退耕还林成果3.8万亩并通过国家检查验收;启动中心绒土地确权试点工作;依法关停佛光水泥厂并通过省级验收。
这五年,巴塘面对宏观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增大、自然灾害频发、多重矛盾交织的严峻形势和挑战,从容应对、抢抓机遇、开拓进取、攻坚克难,统筹抓好“发展、民生、稳定”三件大事,完成“十二五”规划的各项目标任务,全县经济社会步入了跨越转型、加快发展的快车道。
五年励精图治,虽艰难曲折,但众志成城。“十二五”已经收官,“十三五”已经启程。站在新的起点上,巴塘人民坚信,全面深化改革的滚滚大潮,将冲开一切阻碍发展、束缚活力、抑制创新的藩篱,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再攀新的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