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定市羊厂村民踊跃领取大樱桃树苗。
康定市阳林村民养殖藏香猪叩开致富门。
■ 周燕 文/图
近年来,康定市从“精准扶贫”入手,狠攻贫困村脱贫。摸家底、谋项目、筹资金、定措施,举全市之力燃起贫困户脱贫致富的燎原之火。
开对“药方子”,才能拔掉“穷根子”。康定全市各地的情况千差万别,就是一个乡、一个村里,每户之间的贫困原因也都不尽相同,显然不能照一个模式去做。因地制宜,因户思索地探索多渠道、多元化脱贫新路径也就成了精准扶贫的“重心大戏”。为有效解决该市扶贫“怎么扶”的问题,康定对全市贫困村、户具体情况反复研究,确立了构建贫困村“一村一品”贫困户“一户一业”的产业格局。
康定市瓦泽乡营官村海拔3440米,坐落在距离新都桥镇3公里的国道318线两旁,沿线10多公里因景致迷人,被誉为“摄影家的天堂”。
“冬天来营官村的人不太多,可是每年国庆期间,几乎家家户户住宿就会‘爆满’。”当地居民甲玛向笔者介绍,曾经的营官村村民都靠种青稞、养牦牛为收入来源。“随着基础设施的改善,加上紧临国道318天然地理优势,村里兴办起了旅游接待,大力发展旅游业,现在收入增加了,老百姓日子也越过越好了。”
目前,全村发展民居接待户40余户,星级乡村酒店2家。2015年,全村共接待游客50余万人次,解决本村就业100余人,实现旅游收入近1000万元,民居接待户年均收入将在16万元以上,乡村酒店最高收入达60万元以上。
“等明年大樱桃挂果了,我们的生活就好了。”望着地里的一排排大樱桃树,康定市姑咱镇羊厂村村民李通燕满怀憧憬。随着该市“一村一品”“一户一业”产业扶贫工作的开展,大樱桃正在一步步点亮该村村民的脱贫梦。
受益于该市“一村一品”“一户一业”产业扶贫模式的还有捧塔乡阳林村。 “我们于2011年成立养殖合作社,开始将猪仔赊销给村民自养,等年底回收时候,扣除猪仔钱,再按照商品猪一斤14-16元不等的价格将剩余的钱补给老百姓,真正实现了多劳多得。”在康定市捧塔乡阳林村,藏香猪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唐良波指着圈舍内的“猪宝贝”,高兴地告诉笔者。
26600平方米的示范基地,标准化圈舍3200余平方米,饲料仓库100余平方米……今天阳林村的藏香猪养殖农民专业合社,已经从当时只有成员13户发展到了如今入社农户达136户,带动阳林村整村养殖农户62户,辐射其他乡村散户70余户,户平增收上万元,扶持大渡河沿岸其他乡镇养殖大户4户,户平增收5万元,每年可有效转移剩余劳动力100人次,被评为“第五批农民专业合作社省级示范社”和“首批省级示范农民合作组织”。
产业到村,项目到户、帮扶到人,确保做到扶贫攻坚精准化、落实脱贫实效化,康定市走出了一条具有康巴特色的产业脱贫幸福路。 截止目前,该市已发展乡村酒店6家、民居接待户600余户,乡村旅游从业人员2000余人,人均增收2000元。去年1至10月,全市共接待海内外游客215.6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1.51亿元;培育个体工商户5504户、农民专业合作社217户和民营企业512户。康定张大哥牦牛肉系列、青藏谷地土特产等品牌成为助农增收的富民产业;大力发展生态特色农牧业,基本形成“酒、肉、菌、果、药”五大特色产品,资源优势进一步转化为产业优势。目前,已建成农业科技示范园2个、特色标准化种养殖基地7个,发展青稞、水果、蔬菜、菌类等特色农业基地8.7万亩,培育“青藏谷地”“打折渚”等龙头企业27家、专合组织188个、种养大户114户;去年1至9月,预计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23元,同比增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