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报 2017年05月09日
──色达县塔子乡泸角村见闻
■本网记者 肖宵 唐闯 格桑土登
“合作社将100头牦牛分给贫困户放养,到了年底家家都有分红。说句心里话,‘铁牛扶贫’这个法子真好!”在高原初春的明媚阳光下,5月2日,色达县塔子乡泸角村的牧场上,村党支部书记约呷拉着乡党委副书记米应富的手,禁不住夸赞。
泸角村海拔3960米,是塔子乡最为偏远,条件较差的牧村,发展滞后,2016年之前集体经济收入几乎为零。面临村里既无产业优势、又无区域优势的实际情况,州委统战部派到村里参加精准扶贫的第一书记李晓涛多次与乡上干部商讨脱贫致富良策。
当他了解到村里牧场宽阔,水草丰美,但仍然有许多无畜少畜户时,一个“集体合作、分户放养、‘铁牛’流转”的法子从脑海中涌出。于是,去年底,一个特殊的“牦牛养殖合作社”在泸角村成立了。
“先期投入购买牦牛的30万元是第一书记李晓涛向上级部门筹措争取的经费,建档立卡精准扶贫户可以认养5至10头牦牛,以此为依托每年可以得到不少收入。”米应富说,合作社的特殊经营方式能够帮助牧民们脱贫致富,“通过放牧生产出的酥油、奶渣等产品只需按比例上缴给合作社,其余全部归己,合作社将产品销售后还会给他们分红,粗略算下来每户每年至少有3000元的收入。”
而所谓的“铁牛”,则相当于贫困户手中所持有的可转让的合作社“股份”。“这笔账很好算,乡里面规定贫困户如果认养10头牛,那么就按10头牛‘配额’向合作社上缴产品后领取分红,而放养期间繁殖的小牛全部归贫困户所有。”约呷打开了话匣子,边用手指比划边详细的说明“铁牛模式”的好处,“如果不想再继续认养了,也可以按当初领取数量将牛交还给合作社,合作社则可以对交还回的牛进行再次分配。而不管村里谁来认养,这100头牛的‘配额’永远存在,这就是永不消失的‘铁牛’”。
俗语说:“人叫人千声不语,货叫人召之即来”。实践证明,“铁牛模式”能够激发出贫困户们致富增收的内生动力,调动牧民们放牧劳作的积极性。
在祖辈们放牧千年的草原上,穷了大半辈子的无畜户秋珍领着认养的10头牛度过了一个冬天,带着70斤奶渣和80斤酥油回到家里,单靠这一项,他今年的收入就能增加5000元。
秋珍说,他知道这些牦牛是集体的,不能有任何闪失,因此在放牧时特别用心,对每一头牛都“悉心呵护”。他没料到的是,“铁牛”带来的实惠还真不少,两头刚诞生的牛犊已活蹦乱跳,啃食着嫩绿的青草。他说:看来这“铁牛”真是靠得住。
“牦牛养殖合作社逐渐壮大了村里的集体经济,不少牧民可以凭此渐渐摆脱贫困,乡上还在积极引导年轻村民们就近务工,按照这个势头,这个偏远牧业村明年就成实现整村脱贫。”米应富咧嘴笑着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