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新闻 >> 各县动态 >> 浏览文章

种在海拔4000米的“树”

甘孜日报    2017年05月09日

昂拉峡谷风光。(色宣供稿)

本网记者 唐闯 肖宵 格桑土登

52日,采访车在色达县城入口处停下来,本报赴北路采访的记者相继下车,对着一台挖掘机和几名种树的村民连闪几张照片。

村民正在海拔4000多米的色达县城附近种树,这的确让前来采访的记者惊讶:这些树是否能成活?

询问村民未果,采访车继续前行,短短几分钟的车程,记者打开车窗,宽阔的县城道路两旁,树坑已经挖好,只待树苗在此生根。放眼前方,另一些树纹丝未动地立在路旁。尽管,这些树看起来“精神不佳”,但还是让记者眼前一“亮”,它们似乎还活着。与该县宣传部取得联系后,该县宣传部的李敬红告诉记者,沿县城道路种植的这些树是杉树。自她2013年来到色达工作时,这些树就断断续续出现在色达县城。每年,县里都要及时撤换未能存活的树苗,重新栽种。在“栽了又死,死了又栽”的循环往复之中,一些杉树开始在色达县城安家。

这些“偶然”出现在记者视野中的树,迅速带来了思维上的连锁反应。李敬红的讲述令一幅想象中的画面浮现在记者眼前:若干年后,或许,色达县城已经是杉树林立,人们来到色达,寻觅“金马”踪影的时候,恐怕要先穿过一片杉树林,才能如愿以偿。记者上网搜索,找到了杉树的一些信息:杉树属松科,常绿乔木,生长在海拔2500米~4000米的山区寒带上。高可达30米,胸径3米,树干端直,树形整齐。杉木的品种较多,大致分为三类:一类是嫩枝新叶均为黄绿色、有光泽的油杉,又名黄杉、铁杉;另一类是枝叶蓝绿色、无光泽的灰杉,又名糠杉、芒杉、泡杉;还有一类是叶片薄而柔软,枝条下垂的线杉,又名柔叶杉。

色达县是否一直在县城种植杉树?是由谁倡导的?记者欲打破砂锅问到底。宣传部回话:最近,县上各个单位都很忙,无法联络到相关单位和个人。得此消息,记者并未失望。相反,记者由眼前已经存活的部分杉树想到了“扎根”的话题,由“扎根”二字,记者把种在色达县城的杉树和这里工作的人联系在了一起。

碰巧,记者随即在该县县委组织部了解到,近几年,色达县在人才选拔任用上,在坚持学历和专业对口的硬标准下,坚持干部选拔年轻化,把培养基层乡村干部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并把人才重点放在乡村旅游、农业和牧业口子上。截至目前,色达全县有30个村官转聘为乡镇事业人员。这30名转聘为乡镇事业人员的村官都是本科学历,大都是在初始学历的基础上,进修拿到了本科文凭。转聘前,这些村官大都在该县贫困村一线摸爬滚打。激励政策好比是在挖“树坑”,在距离县城29公里的塔子乡,乡党委政府合计有研究生学历一人,本科学历6人,大专学历9人。在该乡乡党委政府的公示栏上,齐刷刷都是年轻面孔。看着这些“树苗”,记者耳畔难免“回响”着风吹绿叶的飒飒之声。

在该县塔子乡采访当天,记者顺路去了该县色锣路、色尼路施工项目部。施工项目部的负责人正在紧急从成都调度施工设备,预计每个标段要投入100200台大型机械设备,抢在高寒地区有效施工期内,投入大量施工力量,确保两条关系色达发展的大通道在规定时间内顺利打通。未来,两条连接色达与州内县区、与青海的道路还将是生态大道,是自驾旅游的必经之地,将给沿途农牧民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施工现场,“给色达人民建一条康庄大道”的庄严承诺正在大型机器的轰鸣声中慢慢变为现实。

“路”在打通色达发展的未来前景,也在疏通群众思想上的“毛细血管”,好比树的根脉在土层中,越走越深。

结合两条大通道的建设,色达县组织养护小组对色锣路、达达路进行了专业养护,并结合精准扶贫工作,为全县134个行政村落实268名道路养护员,组织开展了业务培训。色达县交通、法制等部门相关工作人员多次到沿线开展法制宣传,讲解细致深入,语言通俗易懂,并现场回答村民提出的各种问题,有效杜绝了工程建设中强买强卖、强行务工、强行运输等行为,为工程建设提供了平安、和谐的施工环境。

在色达县城,比路还建得快的是酒店和宾馆,目前,色达县城已建并投入使用的酒店和宾馆达到98家;在城区中心,格萨尔艺术中心内的电影院每天吸引着人们前去观影;在县城边,紧靠一片湿地,一个供人休闲的敞开式公园正在修建,人们将在这里种树、栽花。色达人把这里叫做“果根塘”,意为:金色珠宝之地。尽管公园还未建成,黄昏时分,人们已三三两两来到这里,绕着一座随时变幻5种颜色的宝塔,体验色达草原的另一番景致和韵味。

在与现代生活的碰撞之中,色达正在生长,它是否会生长为人们期待中的“杉树”:耐寒又常青。为此,工作在这里的人们又有着怎样的设想和梦?他们又在进行怎样的探索?记者意欲继续采访。记者通过色达县委宣传部相约的几个采访对象,都由于工作原因难以赴采访之约。但这丝毫没有阻挡记者展开对色达未来的想象。

在想象中,栽种在色达县城道路两旁的杉树已蔚然成林,远道而来或者定居于此的人们,在海拔4000多米的金马草原,寻觅着高海拔牧区特有的生命之“树”和与之相关的生命体验。如果栽种在路边的一棵棵杉树可以说话,届时,它们又将向记者讲述怎样的故事?


  • 上一篇:扶贫“铁牛”靠得住
  • 下一篇:“金马”踏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