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新闻 >> 各县动态 >> 浏览文章

泸定县财政扶贫纪实

甘孜日报    2017年11月29日


开展政策培训。

开展政策宣讲。

        泸定县地处甘孜州“东大门”,辖75乡、145个行政村,总人口8.78万人,是全省“四大片区”88个贫困县(市、区)之一,2017年被确定为全省45个深度贫困县(市、区)之一。2014年,全县有建档立卡贫困村44个、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04310493人(含海螺沟),贫困发生率15.6%

       教育扶贫基金、卫生扶贫基金、扶贫小额信贷基金、产业扶持基金……一笔笔扶贫资金不断向贫困户汇聚。实施精准扶贫以来,泸定县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和“四个好”的目标任务,全面推进精准脱贫,打出财政扶贫“组合拳”,对贫困村贫困户进行产业发展扶持、政策支持、教育医疗救助、危房改造等,构建起政府主导、群众主体、社会参与的大扶贫格局。如今,全县贫困地区基础条件得到有效改善,脱贫产业发展有声有色,贫困群众收入水平明显提高。截至2016年,已完成15个贫困村退出和825户、2922人脱贫任务,贫困发生率降至6.6%(含海螺沟),脱贫攻坚取得了首战首胜。

    “一支撑”, 财政扶贫作用好

        中央和省州作出脱贫奔康部署后,泸定县委、县政府立足县情实际,顺势自强加力,确立了在全州“率先脱贫、率先小康”目标,并把财政金融扶贫作为推进全县脱贫攻坚的重要内容和抓手。今年,泸定又全面打响了“高标准、高质量、示范性”脱贫摘帽攻坚大决战,发起了实现“两个率先”总冲锋。为充分体现财政在脱贫攻坚中主体责任和担当,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在脱贫攻坚中的支撑作用,该县财政从年度预算到扶贫资金的使用上,下足“绣花”真功夫,念好“精准”扶贫经,综合施策,强力推进,成效显著。年初预算县本级安排财政专项扶贫资金360万元,比上年增长9.10%22个专项扶贫资金投入51384.85万元,比上年增长116.96%。截至2016年,已完成15个贫困村退出和825户、2922人脱贫任务,贫困发生率降至6.6%(含海螺沟),脱贫攻坚取得了首战首胜,财政资金在全县脱贫奔康、“两个率先”攻坚战中发挥了强力的支撑作用。

    “三到位”, 财政扶贫措施强

      抓制度建设,使政策落实到位。先后制定泸定县财政金融扶贫“二方案三规程四细则”等系列政策性指导文件(即:精准扶贫财政金融互动政策实施方案、产业扶持基金总体方案;扶贫小额信贷操作规程、返乡创业贷款操作规程、贫困户住房建设贷款操作规程;建档立卡贫困户产业扶持基金使用管理实施细则、扶贫小额信贷分险基金使用管理实施细则、教育扶贫救助基金使用管理实施细则、卫生扶贫救助基金使用管理实施细则),就分险基金设立、贷款贴息机制、贷款保证保险、信用信息采集、信用评级、贷款操作流程等相关工作内容进行进一步明确。同时,积极与县域内金融机构协商,明确了小额信贷分险基金严格按照1:10的贷款放大比例进行设定;发生损失按37进行分摊(即:金融机构3,分险基金7),确保了政策落实到位。

      抓统筹整合,使资金安排到位。根据《四川省政府关于支持贫困县开展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试点的实施意见》,泸定县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成立了县涉农资金统筹整合使用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泸定县财政涉农资金统筹整合使用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了中央、省、州、县纳入统筹整合的财政涉农资金范围和工作职责。县财政局围绕县委确定的在全州“率先脱贫,率先小康”的两个率先目标和年度脱贫规划,对标贫困县摘帽、贫困村和贫困户退出标准,按照“缺啥补啥”的原则,根据《泸定县财政涉农资金统筹整合使用实施方案》规定,2016年、2017年累计统筹整合中央彩票公益金、车辆购置税收入补助地方用于一般公路建设项目资金、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含县本级安排)、水利建设资金、农业发展资金、新村建设专项资金、“三州”开发资金、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和水土保持补助资金、蒲江援建资金和以前年度财政涉农资金结余共计32560.22万元,用于重点解决贫困村和贫困户入户路、产业路、村内道路及通村公路提升改造,农村安全饮水、农田灌溉,新农村建设,人居环境改善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重点解决贫困村贫困户农业产业发展问题。

抓资金安全,使资金监管到位。在扶贫资金管理上,严格按照《泸定县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办法》、《泸定县财政扶贫资金报账制管理办法(试行)》、《泸定县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预拨制度》等制度规定,采取“县设专户、乡建专账、封闭运行,县级报账、财政决算、绩效评价”模式;在资金运行上,严格遵守“三专”要求,即“专户储存、专人管理、专账核算”,由县财政开设专户统一存储,明确专人负责财政扶贫资金的管理工作,项目实施统一实行县级报账制,乡镇建立完整的项目辅助台账,同时对已完工项目开展绩效评价。在扶贫资金监管中,根据《泸定县2016-2020年财政扶贫资金绩效评价和监督检查方案》,严把“四关”,切实强化扶贫资金监管。一是严把支出关口。坚持专户管理,严格执行县级财政报账制,封闭运行、专人管理、专账核算。工程类项目启动后首先预拨不低于30%的启动资金,再按工程实施进度支付;到户补助资金通过银行实行“一卡通”兑现到个人账户。二是严把质量关口。严格按照工程类相关规定,在项目完工验收并办理峻工决算后,预留资金总额的5%作为工程质量保证金,交付使用一年后,未发现工程质量问题再支付质保金。三是严把公示公告关口。采取分级分类的方式,通过政府门户网站、村务公开栏、项目竣工牌或召开村民大会将本年度扶贫资金的投资规模、资金来源、资金用途、收益对象、补助标准、补助环节及项目完成情况进行公示公告。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四是严把责任追究关口。强化“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的绩效管理理念,事前环节注重绩效目标制定,事中环节注重预算执行和评估,事后环节注重绩效评价和结果运用。对扶贫资金使用和管理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一律严肃处理;对整改落实不力的,一律严格追责;对在监督检查中发现的涉嫌挪用、贪污、私分扶贫资金等违法违纪行为,严格按相关规定,移交有关部门处理。

    “三成效”, 财政扶贫实效显

       做好拓展延伸,实化了产业支撑。将培优建强产业作为脱贫奔康关键,在全县44个贫困村共计注入产业扶持基金2231万元(含海螺沟6个村300万元),在10个乡镇注入非贫困村贫困户产业扶持基金800万元,切实解决产业发展资金短缺问题。同时,做好返乡创业担保贷款办理工作,累计为26名创业者发放贷款130万元。杵坭乡村民李寿敏通过贷款10万元用于农家乐升级改造,提升了接待能力,实现年纯收入达10万余元,成为典型的返乡创业脱贫奔康示范户。截止目前,共借出产业扶持资金1003万元,惠及贫困人口7290人。

       做好试点创新,激发了内生动力。在冷碛镇尖茶坪村推进“政银企+贫困村+贫困户”的金融扶贫助推产业发展试点,引进盛煌农业公司、益禾生态养殖公司等产业大户参与产业扶贫,实行“企业作无限连带责任担保贷款,本息由企业负责归还,企业亏损不影响约定的入股本金8%的红利(4000元/年)并须按期支付”机制。依托发展,多方共赢。与冷碛镇尖茶坪、黑沟、扒湾三个贫困村37贫困户签订了合作协议,22户贫困户首次分得红利8.8万元。同时,盛煌公司与农户建立产业合作模式,签订蔬菜收购协议,解决农产品销路问题,年销售额达到5000元以上的,享受2%--3.5%的返点分红,最大限度放大资金效应,实现了政、银、企、贫困户“四方共赢”。榜样引领,示范带动。为从思想上拔穷根,解决贫困群众“等、靠、要”的陈旧思想,树典型、抓示范,让贫困党员成为思想上的“先进人”、行动上的“领路人”、技术上的“明白人”,用老百姓身边的典型案例,激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20165月,加郡乡金洞子村“两委”商议,由王大刚为脱贫党员示范户筹集资金8万元,示范养殖草科鸡1200余只。王大刚不等不靠,多次参加县、乡举办的农业技术培训,掌握了养殖新技术、新知识。有关部门和驻村第一书记帮助协调销售渠道,同成都市成华区红枫岭市场签定14-20/斤的保底销售协议,解决了后顾之忧。到年底售出1000余只、蛋2000余个,获利2万余元,靠自己勤劳的双手致富,一举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为其他贫困户脱贫致富带好了头、领好了路。

       做实产业模式,盘活了优势资源。积极推行“农民专业合作社+贫困户”金融助推产业新模式,贫困户将“产业扶持基金”借出后入股村“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社每年按入股本金8%的比例优先为贫困户分红,借款期满由合作社偿还贫困户借款本金。同时,合作社赠与村集体经济组织5%的股份分红,进一步壮大了村集体经济。2016年,冷碛镇尖茶坪村全村66户农户加入“泸定县壮志奔康养殖专业合作社”,18户贫困户每户借支产业扶持基金1万元入股,村合作社建成了藏香猪放养基地20亩、投放猪种260头,年底18户贫困户每户分红800元。(泸定县财政局 /图)


  • 上一篇:康定市开展职业健康专项执法检查
  • 下一篇:泸定县成武小学开展经典诵读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