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新闻 >> 各县动态 >> 浏览文章

奋斗是幸福的“密码”九龙县高质量发展高原“立体生态经济”纪实

甘孜日报    2018年05月05日

◎四川新闻网记者 赵权军

4月25日,茶商罗太荣笑盈盈地捧着九龙县生产的“明后茶”,盘算着藏区唯一的品牌红茶即将获得的丰收。“藏区少有品牌红茶等普通茶叶出现,九龙县用‘人无我有’的产品换取了广阔的市场。”

九龙县平均海拔在2000米至5500米间,境内各乡镇的海拔落差大,自然条件较差。近几十年来,九龙县坚持构建“山顶戴帽子、山腰挣票子、山下饱肚子”的生态发展格局,不断整合自身资源优势,扩大农业对外开放合作程度,通过积极招商引资,发展独具特色的高原农牧业“立体生态经济”。

生态特色农业 激活城里人的『田园生活基因』

呷尔镇华丘村毗邻九龙县城,平均海拔在2900米左右,该村是494户1827名藏、汉、彝的民族融合村。同时,独特的民族构成不仅让该村具有大融合的民族特色,也让此地成为了九龙县特色农业产业示范基地。当地政府通过不断整合资源优势,将“引进来”的技术和项目完美落地,探索出一条因地制宜的现代生态农业增长之路。

从前,由于华丘村人穷地贫,资源稀少,村里年壮劳动力均外出打工,留下老人和妇弱在老家艰难度日。后来,呷尔镇的村镇干部在外地学习期间,了解了内地的果园、菜园的农作物认养模式,便将该种新鲜事物引进村,流转了20亩土地,将其均分为180个大小不等的地块,并建成钢架大棚7个,吸引城市居民来此租地和种地。

呷尔镇镇长刘骏说:“该新型现代农业发展模式,旨在让城里人体验恬淡的田园生活,继而了解和认识农村,最终关心和发展农村。”被划分好的每块地的租赁金从每年600元至1600元不等。城市居民少有接触农夫的生活,在该种模式下,承租地块的“城里人”利用休息时间在地里栽种自己喜欢的庄稼,合作社雇佣村民帮忙照料,施肥、除草、除害虫……待农作物成熟后,承租人就可亲手来基地采摘。

据该基地的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仕山解释,该基地的180块地均已全部被租出去,在这种经营模式下,当地农户获得工资和土地流转租金,城市居民重温记忆深处的田园生活之乐,享受淳朴恬静“慢半拍”的乡村生活。此外,发展该种新兴的生态特色农业项目,也能借此带动基地周边地区的群众创办农家乐、从事特色种养业,达到致富奔康目标。

九龙县按照我州“一圈一带一走廊”农业产业区域布局,构建“山顶戴帽子、山腰挣票子、山下饱肚子”生态发展格局,把握高山峡谷地貌特征、气候特点,以及高原光热条件,明确发展绿色、生态农牧业定位,调整优化种养结构,探索休闲农业与创意农业。通过“龙头企业+专合社+集体经济+贫困农户”模式,形成生产、供给、加工、销售无缝对接,将“小而散”的粗放管理农业生产方式转变为精细管理和适度规模经营的现代农业,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加快发展。

对外开放合作 『藏红茶』已成藏茶区域『轻骑兵』

在九龙人眼中,改革开放对村民带来最直接的改变是“解放了当地人的思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思路,跳出甘孜州看九龙,不断拓展当地人的产业发展视野,大力发展新产业、新业态,重点发展食用菌、藏药、驴皮、鹿茸制品等市场潜力巨大的特色农副产品。

魁多乡,海拔2600多米,这里有一群平均年龄35岁的名校高材生。他们从2005年开始创办全州首个藏区红茶项目,经过数十年的潜心耕耘,该企业生产的藏区红茶产品远销海外,年收益达到两千万余元。然而,创办企业之初这群年轻的团队曾遭遇过诸多困境,该企业的执行副总罗太荣回忆,九龙县境内约有14万株古茶树,这些树龄达500余年的古茶树上长出茶叶无人理睬,巨大财富被暴殄天物。

由于在藏区名声最广的是藏区黑砖茶,该种藏茶历史悠久,厂商有稳定的销售渠道,以及成熟的发展模式。为利用好九龙县的独特资源,罗太荣与合伙人另辟蹊径,决定在我州研制红茶和白茶等普通类别的茶叶。说干就干,他们通过九龙县招商引资方式进入魁多乡,十余年来投资了数百万元资金,种植了4000多亩新品种茶树,承租了数万株古茶树的经营权。为让当地村民分享企业的发展红利,该公司与1500多户农牧民签订生茶采购协议。

为让藏红茶的品质得到保障,罗太荣高薪聘请武夷山、云南滇红、乌龙茶产区经验丰富的制茶大师,常驻在九龙县的制茶车间,专心研制出我州的首款藏区红茶产品。与此同时,这种全新的藏区红茶还曾通过了全球最严苛的SGS(瑞士通标)467项农残检测,让“藏红”“藏雪”“金迷”等系列藏红茶品牌有了“走出去”的底气。

罗太荣表示,藏区红茶的成功离不开九龙县实施的加强农业对外开放合作政策。这几年,九龙县鼓励农民合作社创新机制,发展村集体经济,带动群众增收。严把特色农产品的质量生命线,实施“品牌战略”,以质量求生存、效益求发展,促进产业和产品提质增效。借助成功举办“九龙特色农牧产品走进成都市青白江区”活动契机,让九龙花椒、核桃、野生菌等有机食品成功打入成渝或北上广等大中城市的商超。

改善人居环境 『彝家新寨』让百姓生活更幸福

数十年来,九龙县坚持对外开放合作,立足资源禀赋、挖掘自身优势,抢抓全省深化农村改革的历史机遇,围绕“全域旅游”、新型城镇化、农牧业现代化的“三化”工作,按照“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基调,不断改善当地所有农牧民的居住和卫生环境,弘扬各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今年55岁的彝族村民乌里阿牛莫说,大约30多年前,她和家人还住在用篱笆、泥巴、藤条、木桩搭建的简陋房屋内,每逢墙壁有破洞时,呼啸的寒风和凌厉的霜冻天气,让混住在屋内的人与牲畜被冻得瑟瑟发抖。“那时村里没公路,挖好土豆要用编织袋打包后,人扛着从数百米高的悬崖道路向下走。”2014年,当地政府推进“彝家新寨”建设,乌里阿牛莫的丈夫陈勇拿出多年积蓄10万块钱,以及政府提供的2.5万元补助金,在踏卡乡耳朵村营造一个全新、舒适、温馨的家。

在“彝家新寨”的新房中,每栋楼的装饰风格都具有藏汉彝的民族特色,将人的住所与牲畜圈舍完全隔开,居住卫生条件得到大大改善。“我们搬入新居后,两个儿子都娶了媳妇,去年大儿子还给我添了个孙女。”乌里阿牛莫脸上堆满喜悦的笑容,她说以前家里的居住环境、卫生条件差,山外的姑娘都不愿嫁进来。现在踏卡乡耳朵村的村民都住上宽敞、明亮的新房子,依靠该村的集体产业经济,每户的年人均收入可达8000元,这与30年前不到100元的年人均收入有天壤之别。

“近十年来九龙县通过彝家新寨建设,村民的思想观念悄悄发生转变。”踏卡乡副乡长甲卡吉古说,以前家里穷的村民常会宰杀耕牛,屠宰数十头山羊办席,如此铺张浪费的陋习让村民更加贫困,始终无法摘掉贫穷的“帽子”。后来,当地村委反复对村民讲解文明新风尚,当地铺张浪费、聚众赌博等陋习被纠正。

59岁的村民王长生就曾用“打油诗”记录九龙县改革开放的几十年,家乡在文化建设、社会风气、重大项目等方面发生的巨变。自幼喜欢学习的王长生,在1983年被评为“甘孜州第一文化专业户”,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到本世纪初,他先后走村入户巡回放电影,开办歌舞厅、带领村民跳坝坝舞等,每次活动前都必须先播放开革开放的新政策、先思想、新变化。为让藏区的农牧民懂得自己的宣传内涵,他还坚持用通俗易通的“打油诗”形式,给农牧民讲解政策,记录家乡发生的每件重大事情。






  • 上一篇:康定举办青春分享会庆祝“五·四”
  • 下一篇:两地法院齐出击 异地执行破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