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新闻 >> 各县动态 >> 浏览文章

民族团结花正艳——德格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纪实

甘孜日报    2018年12月11日


习总书记唐卡画像进农家。


雀儿山隧道通车, 道班工人欣喜若狂。

德格印经院。

     ◎县创建办 文/图

        初冬时节,笔者走进坐落于深山峡谷之中的德格县城,浓浓的民族文化气息让人格外振奋:从楼房建筑、店铺招牌,到路灯、花台;从民族服饰、歌舞表演,到令人叹为观止的德格印经院;……作为藏区三大文化中心之一的德格,既是康巴文化的发祥地,又是格萨尔王的故里,更是南派藏医发展中心,这就是全县8.76万各族群众心手相牵、亲如一家、休戚与共、守望相助的幸福家园。

       民族文化是德格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她不仅是民族团结之根,而且更是民族和睦之魂。近年来,该县在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活动中,充分发挥文化的“以文化人”作用,全县各族人民的精神状态、道德素质蒸蒸日上,民族团结的动人故事,攻坚决战的感人场景,生动地展示出了创建成果的可圈可点与“民族一家亲”的似锦繁花,进而迸发出建设美丽生态和谐小康德格的昂扬斗志与豪迈激情。

       同心 

    “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

      10月20日晚11时,三名来自福建的游客驱车前往德格。在途经雀儿山时,被导航误导上雀儿山老路。然而,当车至半山腰时,面对厚厚的积雪、浓浓的大雾,面对陡峭的山崖、崎岖的山路,面对寒冷的天气、强烈的高反,他们不得已掉头下山。然而,当汽车掉头时却意外陷入雪坑而一筹莫展。当马尼干戈公安分局接到报警后,立即组织民警赶往事发现场。行驶在积雪、结冰公路上的警车,一路险象环生。救援民警在行驶将近一个小时的车程后,被迫选择徒步前进。借助手电筒的光亮,救援民警在雪地行进中,不知摔了多少跤、跌倒多少回,但他们凭着顽强的毅力终于在21日凌晨1点半发现了被困人员和车辆。为尽快帮助被困游客下山,救援民警一面采取人工推车刨雪的方式,艰难地将被困车辆推出了雪坑,并在汽车的左右方各安排一名民警“护航”车辆缓缓下山;一面求助县交警大队立即从县城派人前来增援。当被困游客和车辆终于平安下山时,他们用颤抖的双手紧紧地抱着救援民警,嘴里一个劲地说道:“我们真诚地感谢最可爱的人民警察!我们做梦也没有想到,在这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在这荒无人烟的雪山夜晚,是你们的无私帮助,让我们感受到藏汉之间的深厚情谊。这是一次让人终身难忘的心灵之旅,这是一次最让人感动的温暖之旅,善地德格确实是山美水美人更美!”依依不舍地告别救援民警后,他们在交警大队民警的护送下一同前往德格县城,尽管入住宾馆时已是凌晨3点28分,但他们感动、感慨、感激得彻夜难眠。

      如此感人的救援故事,仅仅是近年来该县创建活动中的一个缩影。自2014年创建活动启动以来,德格县既及时拿出抓的思路,又切实出台抓的举措,更在常态化推进上下足了功夫。从县委常委会到政府常务会,从乡镇、村(社区)到学校、寺庙,每年对创建工作的专题研究、专项推进从未间断,伴随着创建工作责任机制、保障机制、推进机制、督查机制、考核机制、奖惩机制的落地落细落实,伴随着创建工作责任化、常态化、制度化和指标化的跟进与“对表”,层层传导的压力,使得创建工作“虚”的成份荡然无存,“实”的分量陡然提升。

      为提高创建活动的知晓率与参与度,该县既注重悬挂横幅、制作标语、设置专栏、打造文化墙以及发放画册、读本等“常规动作”,又注重送政策、送法律、送健康、送科技、送文化等“常态下乡”,更注重对广大干部职工、农牧民、中小学生、寺庙僧尼开展主题宣讲和群众性宣讲。与此同时,该县着眼巩固成果补短板、务实作为抓提升,创造性地实施了 “六个一”进农家全覆盖工程:从习总书记唐卡画像进农家”,到“感党恩、爱祖国、守法制、奔小康”主题唐卡进农家;从惠民政策宣传挂袋进农家,到文明公约进农家;从“七五”普法进农家,到村规民约进农家。“六进农家”,不仅有效增强了广大干部群众的爱国意识、感恩意识和法律意识,而且在知党情、感党恩、跟党走的行动自觉中焕发出了脱贫奔康的强劲内生动力;不仅确保了惠民政策人人晓、个个懂,而且促进了农牧民群众良好习惯的养成;不仅形成了“全民学法、自觉守法、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良序,而且广大农牧民群众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能力明显提高。

      船的力量在帆上,人的力量在心上。正是由于宣传载体、形式、手段和内容在创新实践中的并驾齐驱与持之以恒,全县创建活动呈现出了宣传途径“多起来”、创建共识“聚起来”、思想认识“深起来”和一线氛围“浓起来”的喜人态势。据统计,2014年以来,全县累计投入创建资金近120余万元,组织开展各类宣讲宣传活动万余场次,发放各类宣传手册、画册、画报、唐卡近13万份,宣传覆盖面达到了98%以上;目前,全县90%以上驻军、武警部队、乡(镇)及党政机关,80%以上的村(社区)、企事业单位、寺院基本建成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

       同行 

    “脱贫全靠党的政策好,奔康要靠自己加油干”

     “我是村上第一个挂习主席唐卡画像的脱贫户!这幅黑白唐卡是我入住新房当天挂的;几天后,画师又送我一幅彩色的,于是我就把这两幅唐卡并排挂在客厅里。如今,全村家家户户都在客厅里挂上了习主席彩色唐卡。要是没有习主席提出实施精准扶贫,恐怕我们现在还住在山上受穷!”11月28日上午,当笔者来到距德格县城37公里的龚垭乡雨托村采访时,77岁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呷玛西绕指着习主席唐卡画像激动地说。

      雨托,意为“松耳石上的村落”。尽管意境美好,但位于金沙江高山河谷地带的雨托村却是全乡唯一个不通路、不通水、不通电、不通手机信号、不通广播电视的“五不通”村。说起住在山上的日子,呷玛西绕表情凝重地说:“以前,我们下山至少走3小时,上山时间更长一些。每次下山有两样东西绝对不能少,一是糌粑、二是马匹;下山后,第一件事就是把马寄放在熟人家,然后再搭车到乡上或县城买东西;返回来时,再让马驮着买的东西上山。村上好多老年人甚至连公路和汽车是啥样子都没见过;年轻人中很少有人上过学;部分小伙子因结婚难而只好下山当上门女婿。山上海拔3700多米,居住又分散,土地也不肥,青稞亩产百多斤;收入除了国家给的各种补贴外几乎没得;村上没有几幢像样的房子,村民家中也没有几件像样的东西,我们确实过得很苦很穷……”

     “记得前年3月初,书记、县长上山调研时,问我们到底是愿意政府花钱来修路、安自来水、架电线,还是愿意整体搬迁到山脚下的哈达通。由于我们受‘故土难离’情结的困扰,大部分村民不愿搬。县乡领导通过一次次的实地调研和现场办公,乡村干部反复进村入户走访谈心,最终我们选择了‘下山’。我当时还以为是说起耍的,没想到去年5月真就动工了;更让人没想到的是,去年国庆前一天,全村117户523人欢天喜地搬进了新村、住进了新房。我家房子两层楼,五室一厅一厨一卫,还有一个菜园子;5条水泥路和绿化带把117幢民房与村活动中心、健身文化广场、感恩广场、新村观景台紧紧连在了一起,雨托新村美得就像一座小城!休闲农庄和花卉基地,更让我们增收有了保障,今年村民人均增收将达到2000元以上……说实话,这辈子能住上这么漂亮的房子、过上这么安逸的日子,那简直是前世修来的福分,我们能不感激习主席、能不加油干吗?!”说话间,他高高竖起双手大拇指。

      从当初的“最贫困村”,到如今的“最美藏寨”,雨托村的“惊人一跃”,仅仅是德格脱贫攻坚中的一个典型案例。

      贫困群众要致富,离开产业没出路。聚焦德格产业发展思路,让人眼前为之振奋。如何把“育龙头、建基地、搞加工、创品牌、促营销”要求转化为行动?县委、政府精准发力:加力推进“1371”扶贫产业布局的落地落实,并通过实施万头奶牛扶持计划,采取“以奶促牧”方式,精心构建以马尼干戈为中心、覆盖雀儿山以东所有牧业乡(镇)的“高原牦牛产业圈”;着眼“三个百公里”产业带发展,采取“种养结合”“抱团取暖”“串珠为链”和“产村相融”等方式,精细推进沿雅砻江百公里种养结合万亩有机农业产业带、沿国道317百公里文旅融合康巴文化产业带和沿金沙江百公里产村融合万亩干果产业带建设;立足文化特色,精心构建“一轴两翼”七个绿色产业园区,力求在国道317轴线上建成马尼干戈牧旅商结合产业园区、独木岭牧俗风情体验园区、康巴文化中心博览园(康巴文都)、南派藏医药康养园(康巴药都)、折学沟康巴风情游乐园(康巴耍都),在东西两翼上建成大阿须格萨尔文化演绎园、麦宿民族手工艺传承园;着眼全域旅游发展,精致打造错通三连湖4A景区、窝公昂措湖4A景区等五大景区开发,尽快启动多瀑沟4A景区和玉隆拉措4A景区建设,进而形成最美湖泊群养心之旅。

      面对同步全面小康的时代考卷,县委副书记、县长黄杰话语坚定地说:“我们必须以‘始终在路上’的奋斗姿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这个统筹项目,实施‘最高效一仗’、深度攻坚克难‘最艰苦一仗’、不落一村一户一人‘最彻底一仗’,激情书写着建设美丽生态和谐小康德格实践的崭新篇章。”

       同进

     “今天是个好日子,生活的花朵是我们的笑容”

     “就甘孜而言,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重点在寺庙,难点也在寺庙,关键是要在‘导’上想得深、看得透、把得准,做到导之有方、导之有力、导之有效,牢牢掌握寺庙工作主动权。”在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工作推进会上,州委书记刘成鸣叮嘱全州各级领导干部,要牵住寺院这个藏区稳定的“牛鼻子”。

      如何在寺院卓有成效地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采访中,县政协副主席、民宗局局长桑登胸有成竹地说:“关键在于落实惠寺惠僧政策,核心在于全面地、不折不扣地抓好落实:全面落实书记、县长藏传佛教寺庙管理责任制,持续深入开展“同心同向”活动;切实制定宗教活动、建筑物、财务管理、教职人员等管理办法,深入推进依法治理、主动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全面落实领导干部联系寺庙和宗教代表人士制度,实现了干部联系寺院及僧尼全覆盖;全面实施寺庙“五通”工程,加大基本民生保障力度,困难僧尼医保、“低保”、养老保险实现应保尽保;常态化推进‘五二三’学教活动,大张旗鼓地表彰文明和谐寺庙、爱国守法僧尼;狠抓中华民族视觉形象建设,切实在全县52座文明和谐寺庙和5座一类寺庙中开展悬挂国旗、‘习近平总书记唐卡’活动和宣传标语投放工作,着力打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示范寺庙,确保宗教界与党委政府在思想上同心同德、目标上同心同向、行动上同心同行。全面落实的结果,既体现在寺院基础设施的变化之中,更体现在广大僧尼的获得感与幸福感之中。以前,德格很多寺庙都存在不通路、电、水、网络、广播电视等问题,一些僧尼生活困难;如今,全县57座寺院都一个不少的实现了‘五通’,近2800名僧尼被纳入‘低保’,近200名僧尼被纳入‘五保’,6300多名僧尼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这些惠寺惠僧举措,不仅将党和政府的关怀及时送进了寺庙,而且也为广大僧尼学习、修行、生活营造了良好的环境。如今,只要党委政府有号召,寺院僧尼就会有行动。和谐融洽的关系,让寺院与僧尼已成为助推德格发展、民生、稳定的一支重要力量。”

       水本无味,但在德格农牧民群众家,“贡空水”却让人体味到无限芬芳。何为“贡空水”?11月28日,笔者带着疑问来到了“贡空水”的“始发地”——达马镇贡空村。县水务局副局长黄晓东告诉笔者:“大家喜欢‘贡空水’,主要是因为高寒地带很多自来水到了冬天要冻结成冰,放不出水来。贡空村水不冻的原因,主要是对取水口、管道、入户的防冻井(桩)进行了一系列科学处理。这种防冻技术最先在贡空村实施,因此‘贡空水’成为了一个代名词。自2010年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以来,累计饮水工程投资将近1个亿,全县96%的农牧民群众喝上甘甜可口的放心水。”

       其实,“贡空水”之所以能成为德格农牧民的“饮水品牌”,还多亏了援藏干部人才的功劳。近年来,成都高新区、深圳市、省水利厅以及州级相关部门,着眼干部人才、项目、资金、产业和民生,倾情援助,全力帮扶,伴随着近8亿元资金的投入和200余个项目的落地落实,不仅实现了援藏及帮扶方式从单一的“输血型”向“输血型”与“造血型”并重转变,而且实现了从单一援助向全方位立体援助转变。“两大转变”,不仅带来了城市风貌的明显提升、社会民生的持续改善和产业培育的初见成效,而且增进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

       ……

      从万众欢庆雀儿山隧道通车,到各族群众载歌载舞喜庆十九大胜利召开;从每年春节、藏历新年的文艺表演,到持续开展的送文艺、送电影下乡;从乡村节庆活动,到村文化广场常态化的群众性文娱活动;从歌咏比赛,到体育竞赛;……每年上百场次的各类民族文化活动次第开花、争奇斗艳,让各族群众在赞美新时代、歌唱新生活中,共居、共学、共事、共乐,各族群众的携手同心、守望相助,为德格县域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凝聚了正能量、提振了精气神、增添了动力源。

      采访中,县委书记嘎绒拥忠告诉笔者:“民族团结事关民心、事关发展、事关稳定,我们必须始终把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作为重大政治责任来坚守、作为重大工作任务来推进、作为工作接力棒来传接。我们一定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切实把创建工作放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确保‘规定动作’不走样、‘自选动作’求实效,在奋力建设美丽生态和谐小康德格的新征程中切实做到‘同心、同行、同进’,让民族团结之花在德格大地绚丽绽放。”



  • 上一篇:王斌 做守护高原群众生命的“眼睛”
  • 下一篇:新龙白玉开展艾滋病防治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