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报 2018年12月29日
为脱贫攻坚夯实组织保障
◎李国鹏
突出实效导向,深化一线攻坚
破解深入不够攻坚不力的问题
打赢脱贫攻坚硬仗,务求实效是关键。康定紧扣实效导向,坚决以“一线工作法”统领脱贫攻坚,坚持干部锤炼在一线,推进帮扶部门“三个三分之一”,即每个部门实行轮换原则,保持三分之一的工作力量下沉基层,包乡包村包户驻点攻坚,推动帮扶责任到户、扶持措施到户、感情沟通到户,36个帮扶部门组织标准化5600人次机关干部走访群众3万户次,做到在一线服务中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本领,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坚持工作开展在一线,紧紧围绕对标自查、政策宣讲、短板补齐、内业规范、村风文明“五个全覆盖”,依托农牧民夜校开展宣传会3600场次,收集矛盾诉求145个,帮助解决问题困难145个,广泛举办脱贫致富、脱贫攻坚比武评选等活动,评选市脱贫榜样13人、脱贫榜样村15个,做到在一线解决脱贫攻坚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和矛盾,推动脱贫攻坚取得实效。
坚持群众发动在一线,召开各类群众会2441场次,培养明白人2590人,讲政策、讲法律,讲要求,与群众同劳动、同克难、同攻坚,实现全覆盖、无盲区,做到在一线攻坚决胜、不胜不休,坚决夺取脱贫攻坚战这场硬仗的最终全胜。
突出示范导向,深化双培双带
破解人才匮乏队伍不优的问题
基层党员队伍是推动脱贫攻坚的重点,康定市坚持示范导向,立足为贫困村建设“一支带不走的驻村工作队”,深化“双培双带”党建先锋工程。
抓党员队伍优化。依托双培双带工程,在全市21个乡镇(街道)建立起青年人才党支部,按照致富能手、调解能手、宣传能手等类别,建立起青年人才培养台账,按照“5+2+1”党员发展模式,落实结对培养,2017年以来培养入党积极分子127名,发展党员63名,进一步优化党员年龄、学历、能力结构。
抓干部队伍建强。拓宽干部培养渠道,结合双培双带工程,推进致富能手“三步培带”,即首先将其培养成为党员,再将其培养成为村级后备干部,在班子空缺和换届选举时将其培养为村级组织主要干部,针对特别优秀的致富能手,实行“双向培带”,即直接将其培养为村后备干部或村“两委”干部,并按照程序将其发展为党员,2016年至今累计把96名致富能手选拔为村“两委”干部,将182名基层实用性人才培养成为村后备干部。
抓致富能手培育。以现有农牧区党员干部为基础,深入实施 “夜校+”“基地+”“项目+”,围绕推动脱贫攻坚、推动产业发展、推动村风培育,引导支部将“三会一课”和农牧民夜校现场课堂放在产业基地,持续强化能力技能培训,鼓励党员干部领办、创办产业项目、示范基地,形成了藏香猪养殖、中草药种植、青脆李种植、民俗文化旅游、菌类种植等五类产业示范片,346名党员干部在示范片内培养成长为致富能手。
突出发展导向,深化党建引领
破解规模偏小发展不均的问题
抓党建促脱贫攻坚,要坚持走产业扶贫的道路。康定市坚实党委统揽,强化脱贫攻坚产业发展目标管理、党建引领和政策支持。
强化目标管理。逐村分析研究,制定出台《康定市关于发展壮大农村新型集体经济的实施意见》,把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成效纳入对帮扶力量的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细化“五个一”“三个一”帮扶和乡镇领导班子责任清单,完善村级组织考核办法,以形成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内在激励机制。
强化党建引领。积极推行支部引领,村支部书记、村主任作为产业带头人,立足各村资源禀赋、优势产业和发展动力,推进“党支部+基地+”“党支部+项目+”“党支部+合作社+”“党支部+家庭牧场+”等模式,强化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实施产业项目115个,新植仙桃3000亩、羊肚菌4000亩、小杂水果5000亩、蔬菜5000亩、优质黑青稞11000亩;新植羌活、重楼、白芨等中药材800亩,青脆李1450亩、黑木耳70亩;累计培育农专社443个、家庭农场84个、种养大户108户。
强化政策支持。深入研究集体经济薄弱村的发展需要,加快完善专项扶持政策,出台《康定市关于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扶持奖励办法》,为59个贫困村配套产业扶持周转资金3050万元,并投入资金3795万元,为每个非贫困村设立20万元产业扶持基金和有产业的贫困户奖补1000元,实现20%扶贫资金用于发展非贫困村产业和改善基础设施。今年29个预退出村,集体经济收入89.7万元,人均达110元。
突出固本导向,深化集中整治
破解软弱涣散保障不力的问题
推动脱贫攻坚,关键要夯实筑牢基层战斗堡垒。康定市坚持抓基层打基础促攻坚,全面强化脱贫攻坚基层组织保障。
强治理治乱。着力围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深化软乡弱村集中整顿,健全村级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的“三联”机制,规范“四议两公开一监督”等制度,建立完善村规民约,推动落实党务、村务、财务、事务、干部责任“五公开”,清理摸排出有犯罪前科村干部5名并及时予以处理,调整撤换村干部24名,处置不合格党员10名,提升基层党组织公信力。
强标准建设。出台《康定市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工作法》,创新实施组织运行、阵地建设、组织生活、创先争优、内业管理、考核问效的基层组织“六个标准化”建设,建立完善村级组织议事决策、工作会议、日常报告等制度90条,投入6800余万元,优化村级活动阵地78个,健全“四室一校五中心”功能,规范“三会一课”“党员活动日”等组织生活,落实“联系县级领导、乡镇党委书记和乡镇班子成员三方党建述职”+“季度常态督查”,增强基层党组织战斗力。
强示范创评。扎实推进农牧区示范创评活动,围绕推动脱贫攻坚、推动产业发展、推动村风培育,通过实施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党员示范创评活动,鼓励党员作承诺、亮身份、争优秀、创先进,创评培树先进基层党组织98个,党员示范岗398个,突出以党风带乡风促民风,强化“艰苦创业、脱贫争先、感恩奋进”三项教育,加强农牧区文明村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宣传引导力度,增强基层党组织向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