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报 2019年05月06日
泸定烹坝镇直面挑战另辟发展蹊径
整洁的烹坝街面。
◎本网记者 刘小兵 文/图
汉字蕴意丰富,“烹”就代表着一种复杂、讲究的饮食加工过程,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美食,“坝”字则指拦水的建筑物或平地,总让人联想到开阔的视野。泸定县烹坝镇,就因处在大渡河沿岸的开阔地带且物产富饶、美食众多而得名。
烹坝镇,处于泸定县与康定市的交界地带,距泸定县城15公里,离康定城35公里,国道318线从该镇贯穿而过。过去多少年来,因这里地处进康、入藏的交通干道,每日人和车流量较大,餐饮业很是兴旺。据该镇组织员杜丽华介绍,烹坝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且有精耕细作的传统,盛产的桃子、梨子、枇杷、白菜、土豆、大葱等水果蔬菜香甜可口,而当地的猪、鸡、鱼全是生态养殖,因此肉质细腻鲜美。当地群众很早就开始从事餐饮及其他服务行业,因生意兴隆还吸引了众多州内外餐饮从业者到此汇聚,各种菜系相互交融,产生了盐酸菜鱼、酱香驼子肉、黄金脆皮花等一大批深受过客喜爱的特色菜肴。几年前,泸定县政府在该镇修建水电移民安置小区,1400多名水电移民安置群众进驻该镇沙湾村、烹坝村,烹坝也越加繁华。
烹坝靠路而兴,也因为一条路而面临挑战。2018年底,雅康高速通车,入州、进藏的自驾车辆不再经过烹坝,导致当地人流锐减,餐饮住宿服务市场也快速萎缩。据统计,雅康高速通车的第一个月,烹坝镇上的旅店、饭馆接待的客人数量同比下降了将近60%。
群众的日子要越过越好,让水电移民搬迁过来的群众“住得下来、富得起来”更是责任重大。如何在高速通车带来的挑战面前,另辟蹊径、持续发展,烹坝镇党委、政府苦苦思寻。考虑到高速通车后,日益壮大的进藏骑行大军还要经过烹坝,而且该地气候宜人、海拔适中,适合骑行人员在此停留适应高原气候,烹坝镇于2018年初制定了“用10年时间,打造‘骑游小镇·美食烹坝’品牌”的发展思路。
“成都后花园·康养加休闲——甘孜州大渡河流域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启动后,泸定县综合考虑,把烹坝镇的沙湾村和烹坝村作为重要点位,明确了“依托高原苹果节、年味节,建设山地自行车培训基地、318国道线上骑游车辆维修中心,发展贵琼藏绣、民宿接待,建设绿化景观式水果基地和沿大渡河万亩仙桃产业园,打造集骑游、攀岩、露营、美食为一体的‘骑游小镇·美食烹坝’旅游新品牌”的发展思路。这一思路的制定,也为烹坝镇抢抓乡村振兴机遇,加快产业转型,打造“骑游小镇·美食烹坝”旅游新品牌按下了快进键。当地党委、政府深刻领会州、县相关要求,深入分析全镇发展实际后,确定了“以烹坝村和沙湾村为核心,以基础提升和基地建设为载体,逐步辐射、带动全镇其他村调整产业结构,实现乡村振兴”的中长期工作计划。
在泸定县乡村振兴规划方案的指引下,烹坝镇细化制定并强力推行本镇的乡村振兴实施方案。杜丽华告诉记者,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本镇干部职工的辛勤付出和当地商户群众的大力支持下,烹坝镇克服资金紧张、时间紧迫的困难,全力推动乡村振兴项目建设,目前,烹坝风貌提升和庭院美化工作已完成,骑游元素建造已完成,滨河堤坝(护栏)改造和乡邻文化广场已基本建成,公共服务中心已完成主体工程;同时,当地还集中种植了5000亩仙桃(仙人掌),组建了岚安刺绣合作社发展刺绣产业并初步打开了销售市场,组建了民宿协会,指导打造民宿。此外,该镇的黄草坪村已成为远近闻名的苹果生产基地,固包村已建成蔬菜基地750亩,冷竹关村已发展枇杷200亩,喇嘛寺村已栽种苹果500亩,以上各村的产业基地建设将逐步推动整个烹坝镇实现乡村振兴。
杜丽华透露,烹坝镇还计划在沙湾村打造一个“记忆码头”,在烹坝村建设200亩观光体验农业园,在油坊村打造“最美梨花沟”和“嬉水天堂”儿童游乐项目;同时,烹坝还将利用斜坡地形,建造骑行赛道,探索举办骑行赛事,建设车辆修理区,为骑行人员提供服务保障,并持续举办高原苹果节、年味节,以推树“骑游小镇·美食烹坝”旅游品牌。
杜丽华告诉记者,近年来烹坝的硬件设施得到了明显提升,产业调整也实现了良好起步。此次被选为“成都后花园·康养加休闲——甘孜州大渡河流域乡村振兴示范区”的重要建设点位之一,更为烹坝勇敢面对时代发展带来的挑战,另辟蹊径,实现持续发展提供了机会和动力;烹坝自然条件良好,当地人民也善于接受新鲜事物,完全有机会发展成为骑游一族的新乐园。
采访中记者得知,5月1日“2019四川花卉(果类)生态旅游节分会场暨泸定县第九届樱桃节”的系列活动在烹坝举行。活动持续一天,举行了迷你马拉松赛、自行车慢骑比赛、友谊篮球赛、广场巨型象棋比赛、心愿笑脸墙等户外活动,游客还在当地享受了别具特色的“美食长桌宴”。活动结束后,许多游客不舍得离去,“在这里没其他景点的拥堵,而且当地乡村的田园风光和美味,让我找到了童年在农村闲适的感觉,明年如果还有活动我就带着家人来玩。”成都游客张先生感慨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