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报 2019年06月26日
开展集中宣讲。
冷碛镇木瓜沟村演出队表演节目。
◎刘珊 文/图
泸定县紧紧围绕“感党恩、爱祖国、守法制、奔小康”这一主题,始终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注重正面宣传教育、浸润式引导,大力实施“润育工程”,全力助力脱贫攻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18年8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泸定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成为全省第二批、全州第一个脱贫摘帽县,完成了高质量高标准示范性脱贫摘帽的历史使命。
"土味"宣讲服务群众凝聚人心
自去年以来,泸定县各乡镇的干部群众都认识了一位叫余锋的小伙子,“个子高、嗓门大、懂得多,他讲的东西我们都听得懂,也喜欢听......”这是老百姓们对他的普遍评价。余锋,泸定县兴隆镇人大主席团主席,2018年被聘为“州委宣讲员”,连续两年参加州委“和谐乡村行”宣讲活动,教师出身加上常年的乡镇工作经历,让他懂得怎样与老百姓沟通交流,他的宣讲风格朴实、语言幽默,深受老百姓喜爱。
该县按照“部门推荐、统一选聘、动态更新”原则,从全县各乡镇、各单位中挑选人才,建立“泸定县理论政策宣讲志愿者后备库”,组建了一支全域覆盖、资源共享、结构合理、专兼结合、服务基层,能够满足新形势下宣讲工作需要的宣讲队伍,并重点培养了“山歌王子”吴全清、“岚安文化传承人”黄能贵、“90后法治宣传员”丁真彭德等优秀的本土群众宣讲员。群众宣讲员把对于老百姓来讲枯燥深奥的会议精神和法律法规用本土语言和山歌,阐述成为群众易于接受和理解的意思,使理论宣讲鲜活起来,获得群众连连称赞。“太阳出来照山川,富民政策进校园,书费学费全部免,每天一顿营养餐,寄宿学生不拿钱,师生家长笑开颜,富民政策进校园,好处多多说不完......”杵坭“山歌王子”吴全清用自创的山歌宣传脱贫惠民政策,让宣讲现场掌声、笑声不断。这种“接地气”的宣讲就像是宣讲员在与左邻右舍拉家常,既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也提高了群众的参与性和积极性,过去那种“听完一半走一半”的现象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2018年以来,该县逐步建立完善了县乡村三级宣讲队伍,持续开展党的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扶贫战略思想、省州县全会精神等宣讲活动,累计受益人数8万余人次。除了集中开展理论政策宣讲,还通过“四下乡”“农民夜校”等载体,把宣讲与鲜活的表演、和谐的互动融合起来,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来宣讲,让理论宣传入耳入脑、可信可亲,切实打通了党的创新理论走近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以文化人 群众性文化活动助脱贫
2019年初,一台名为《飞夺泸定桥》的实景剧横空出世,这是泸定县实施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地打造提升工程的重要举措,也是推进文化浸润行动的有力载体。该剧一经推出就引起各方关注,不仅吸引了大量游客,州内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中小学校等纷纷组织观看,这部融体验、观赏、教育于一体的实景演出,已成为泸定县红色旅游和红色教育的扛鼎之作,让泸定传承已久的红色文化和飞夺泸定桥精神得到进一步的提炼和升华。
传承红色文化任重道远,大力发展群众文化也是该县党委政府的不懈追求。在脱贫攻坚行动中,38个贫困村均按照“六有标准”建成了文化活动室和幸福美丽新村文化院坝,活动场地、舞台、阅报栏、数字智能影音设备、特色乐器、健身器材等设施设备一应俱全;每个村都组建了自己的业余文化演出队,逢年过节组织开展各具特色的文化活动,极大地满足了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冷碛镇木瓜沟村作为群众文化活动组织的佼佼者,仅自己村上的演出队就成立了3支,人数达100多人,其自编自导自演的小品《征地》、快板《新村赞》等节目受到当地老百姓的欢迎。“随着文艺活动的持续深入开展,如今邻里纠纷没有了,吵嘴闹事的没有了,民风纯洁了,社会和谐了,我们村至今保持着零上访记录。”木瓜沟村村主任陈长均说。
据统计,该县每年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都超过了70场次,放映公益电影1400余场次,覆盖全县127个行政村(社区),服务群众5万余人次。
价值引领 红色泸定绽开文明之花
在泸定城乡的公交站台和农村客运招呼站台,有一张海报特别引人注目,海报上面的人都是大家身边的熟人。他们中有医生、农民、教师、打工者......普通的职业、不普通的行为,是他们荣登这张“泸定县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好人榜”的原因。2018年以来,该县大力开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勇救落水儿童的藏族小伙高峰、扎根基层教育25年的成武小学校长杨开锦、医技精湛服务群众的医生宋云霞、生命定格在脱贫攻坚道路上的德威乡海子村原支部书记陈朝贵等身边好人先后被评为敬业奉献、见义勇为类“四川好人”;杵坭乡雷元强夫妇先后获得“全国绿色洁美家庭”“四川省十大绿色洁美最美家庭”“全省最美家庭”“州级文明家庭”多项荣誉称号。
在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中,该县坚持“以点促面”“以小促大”的思路,精心打造8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示范点,以此带动全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七进七促”工作。同时,结合省级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开展以“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讲诚信;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生活美”为主题的“六讲五美七进”活动,持续巩固文明创建成果,全县干部群众文明素质不断提升,为民服务环境得到有效改善。
截止目前,该县已创建县级“四好村”101个、州级“四好村”79个、省级“四好村”12个;创建县级文明村55个、州级文明村39个、省级文明村1个、全国文明村1个;评选“五星级文明户”226户。
全面普法 群众法治意识明显增强
实施法治普及行动,培育法治文化环境是州委“润育工程”实施意见中作出的重要部署。泸定县认真贯彻落实州委安排,结合实际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法治宣传。在“三八”妇女节期间,开展“妇女维权周”活动,结合审理较多的案例,如家暴、婚姻家庭财产纠纷、抚养纠纷等涉及妇女儿童权益的案例,以集中宣传和深入社区、村组、家庭的方式,全方位开展宣传。开展“生态旅游、法治同行”活动,在泸定桥景区和海螺沟景区等地广泛开展旅游消费维权知识宣传,进一步提高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的法治意识。加强重点工程建设周边、移民安置点等重要节点、重点地区的法治宣传教育。到各乡镇、村组、社区巡回审判、法治宣传、案例讲析、上门立案30余次。泸定巡回法庭到德威乡咱威村开庭审理尹某某盗窃案并开展庭后释法,切实提升群众法治意识。
法治教育从娃娃抓起,该县坚持“校内法治教育课”与“社会第二课堂教育”相结合,以发放宣传资料和举办法治讲座等寓教于乐方式,开展送法进校园活动。利用每周班会、开学第一课、升旗仪式、悬挂横幅、制作黑板报、展板、陈列橱窗等形式广泛开展法治宣传教育,通过“小手拉大手”,教育引导学生及家长崇尚文明、抛弃陋习、学法守法。
目前,该县已建成1个省级“法律进乡村”示范点、1个州级法治示范乡(镇)、1个州级学法用法示范机关、1个州级依法治村(社区)示范村、2个州级依法治校示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