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报 2019年08月29日
◎本网记者 李娅妮 九龙县脱贫攻坚办
“我有一头小毛驴,我从来也不骑……”在九龙县三岩龙乡柏林村柏林组的饲养场里,一面给小驴驹添置草料,一面高声哼唱童谣的尼玛泽仁,称自己是全县甚至整个甘孜州最体面的“驴倌”,手下照料有97头黑毛驴,成天琢磨着替它们“争待遇”,忙得不亦乐乎。
尼玛泽仁奔前忙后的饲养场,是该乡众合毛驴养殖专业合作社所兴建的基地。去年,三岩龙在县委、县政府出台《关于发展毛驴产业助推脱贫奔康三年行动计划的实施意见》有关鼓励政策的带动下,根据当地玉米秸秆多、饲草资源丰富等优势,与九龙吉泰毛驴养殖有限责任公司签订收购协议,以“党委政府+龙头企业+专合社+养殖户”运行模式,“集中圈养+农户散养”辅成结合的实操方式,于去年11月4日“支”起了养殖黑毛驴精准扶贫项目的“摊子”。
算脱贫细账打消群众养驴顾虑
“老百姓一向认为‘外来的和尚念不好经’,没几人相信养毛驴真能脱贫增收!”三岩龙乡党委书记兰华宣和乡长王才清做思想动员工作之初,可谓四处碰壁、焦头烂额,“所幸,我给大家伙儿算了一笔‘养驴账’,不少村组干部积极带头入股,观望不前的村民这才动了心。”
“‘养驴账’是这么算的:合作社出钱向企业购买小驴驹,散养农户按养殖数量每头交1000元押金领回驴驹,在喂养毛驴重量达200公斤或10至12个月育肥期后,企业将以每公斤不少于32元的保底价进行收购,合作社届时会将押金全额退还给农户,散养户只需以出售时的毛驴重量向合作社交每斤2元的社员分红及管理费,而县委、县政府会补贴每头毛驴1200元的出栏费。可以说,农户几乎不出钱就能干起养殖黑毛驴的买卖。”兰书记和王乡长的“脱贫经”,听在柏林村支书戴顺林耳朵里,便是如同“致富经”般的存在,“这还不算集中圈养黑毛驴的收购所得,出栏补贴的分红部分,秸秆回收每年每亩600至700元不等的收益以及基地道路施工每人每天150元的务工费用……一头驴就跟一家‘小银行’似的!”
戴顺林当即下定养驴的决心,拍板50万元作入股资金,扛起了专合社股东兼董事长的大旗。戴支书的大手笔,消除了不少村民的顾虑;而“保姆式”养驴扶贫保障,真正规避了农户,尤其是贫困户的养殖风险。
创新观念定制“保姆式”养驴扶贫模式
虽说农户通过押金支付,即可获得一定时期内小驴驹的占有使用及收益权,可黑毛驴毕竟是外来物种,当地群众又碍于养殖技术方面的认知受限,总担心“黑毛驴水土不适,万一生个毛病,岂不是蛋打鸡飞”。
合作社基于此,专为农户量身定制了一套“保姆式”应对策略:上游提供良种技术,中游提供保障服务,下游提供市场收购;同时,还给所有的毛驴上了保险,一旦毛驴遇到保险责任范围内的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疑难杂症、发生死亡,农户遭受损失均能得到补偿。自此,全乡228户群众的心也如上了一道“保险”,成功募集入股资金118.15万元,政府补贴精准扶贫户入股资金28.8万元,实现103户建卡贫困户全员覆盖,专合社兴建出资总额达146.95万元。另外,县委、县政府还为驴舍建设提供了补助资金30万元,九龙县隆之汇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注入资金60万元,为全乡2个非贫困村发展村集体经济;贫困村投入产业发展扶持资金25万元,用于合作社周转金,每年产生村集体经济收益1.5万元。
历时4个多月规模化、标准化的建设,三岩龙乡全面建成占地约10亩,集饲养场、管理房、草料场、兽医室、隔离间等功能区为一体的黑毛驴养殖基地。今年5月22日,随着第一批200头山东小驴驹长途跋涉96个小时后成功入住,进入恢复适应期,毛驴养殖专合社逐渐步入预期轨道。预计2019年,专合社将创造40余万元纯利润,若试点“集中圈养+农户散养”模式效果显著,未来几年,将养殖1000头毛驴的规划提上日程。
与此同时,不出两个月,已有103头小驴驹为7户(含2户贫困户)认领,带回散养,其余97头黑毛驴在“驴倌”尼玛泽仁“草、精”料混搭的精心饲养下,长势也颇为喜人;此外,村民还采取自选自建、自购自管方式,投资30万元开工建设“通组路”,彻底打通制约专合社基地运营发展的“最后一公里”。
依托资源打造“百公里特色产业圈”
“通往九龙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路上,留下了一个个扎扎实实的‘扶贫驴’蹄印。”九龙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因“中国花椒之乡”“世界牦牛之最”等生物优势资源而声名远播的九龙,是全省三农工作先进县、重大农村改革任务推进示范县和农牧民增收工作先进县。近年来,该县坚决按照中央和省州委脱贫攻坚、“三农”工作各项决策部署,在支持特色产业发展方面下足了绣花功夫,除制定《九龙县毛驴特色养殖发展总体规划(2018-2025年)》,计划用8年时间实现年出栏商品驴4万头、年产值达9亿元外,还出台《关于发展毛驴产业助推脱贫奔康三年行动计划的实施意见》《扶持特色毛驴养殖财政奖励暂行办法》等政策措施,打造形成以“一镇六乡”(呷尔,乃渠、乌拉溪、踏卡、斜卡、烟袋、魁多)为主的“百公里特色产业圈”。
“乡乡有产业、村村有实体、户户有门路”的增收格局,在九龙县这个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蔚然成风。“驴倌”尼玛泽仁向记者提及扶持村集体经济发展量身打造的“两个意见、三个办法”时,眉眼间可谓信心满怀,“经过实施三年行动计划,确保到2021年全县毛驴存栏量达20000头以上,年出栏5000头以上,建成毛驴良种繁育基地2个,标准化示范基地2个,毛驴科研所1个,力争建成集屠宰加工一体化的工业园区1个,培育养殖专家70位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