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新闻 >> 各县动态 >> 浏览文章

摄影家眼里的乡愁

甘孜日报    2019年09月23日


幸福满怀。

崩科之都。

◎本网记者 马建华/文 杨孝康/图

日夜交替、四季更迭,时间一往无前地改变与雕琢着万事万物。作为一名小有名气的摄影家,杨孝康多达万余张的照片,记录着36年来炉霍县无时无刻发生着的变化——城市面貌越来越靓丽了;生活环境越来越整洁了;人们生活越来越舒心了……

“我一生中在炉霍县经历过两次较大的地震,一次是1968年发生在朱倭镇的地震,因为年幼,印象并不深刻。”杨孝康坐在县委旁边一家茶坊,拿出笔记本电脑上存储的他拍摄海量照片,选择记忆犹新的照片向记者讲述历史光影里的炉霍。

1973年2月6日下午,沉浸在春节祥和气氛里的炉霍县被一场突出其来的大地震夷为平地,“父亲当时正在参加县革委会的会议,突发大地震震垮了革委会大楼,父亲吃力地从废墟中爬出来,立即动员活着的人开展自救。”杨孝康说,那场惨烈的大地震震惊了世界,炉霍县城死伤人数之多,房屋几乎全部倒塌,亲人阴阳相隔。

杨孝康一家总算幸运,除了妹妹轻微受伤以外,家人无恙。活着的人在惊恐和悲伤中,从废墟里掏出被子,在露天坝冒着大雪睡了一晚上,饥寒交迫,望着震后废墟和路边摆放的遇难者遗体,亲人们放声痛哭。第二天,国家派出的救援飞机空投了救灾生活物资,拿到的馒头都还是热的。

1973年地震时任县革委会主任的高明,10年前,在杨孝康的陪同下,登高望远,鳞次栉比的楼房、望果大道、纵横交错的街道,鲜水河蜿蜒环城而过。老人抚今追昔,感慨万千,“当初地震发生后,在县城选址上,很多人建议迁县城,但我认为,大灾之后,党和政府就是老百姓的主心骨,所以县城还是原址重建。”

岁月如歌,回首刻骨铭心的艰难岁月,杨孝康记忆犹新,经过两年重建,杨孝康一家6口人住进了新修的木架平房里,仅有两个房间,拥挤程度可想而知,县上领导一视同仁。几年后,住房条件有了改善,他们家分到了三间房。“现在还留存着8处震后建筑,目前,县委常委的办公室就是当年的震后建筑。”杨孝康说,当时最时尚的建筑还是商业局的,有两层楼高,大礼堂也就是电影院,据说还是日本防震专家设计的。杨孝康特意把地震后的建筑与现代建筑的照片放在一起,强烈的视觉对比,炉霍县天翻地覆的变化让人震撼。

1982年,杨孝康被分配到宜木乡章达村小学。1983年,他就酷爱摄影,学生没有体育活动场所,杨孝康和其他老师用木头为学生制作了简易篮球架,他用镜头记录了学生们当时打篮球的场景,一晃已经36年。36年来,杨孝康用相机记录了炉霍县的点滴变化,成为炉霍县发展变迁的忠实记录者和见证者,为炉霍县留下了弥足珍贵的历史印迹。

摄像器材越来越高档,如今航拍技术运用自如,走过了9家单位,唯一不变的就是对摄影的狂热和执着。已经55岁的杨孝康本可以“退居二线”,但他依然带上笨重的摄影器材,奔走在炉霍县的城市牧场,用镜头记录乡村振兴、城乡提升、富民产业和炉霍县的大美风光与人文风情。

“我有解放后炉霍县第一任县委书记等党政领导和包括炉霍县大地震前后的城建照片,这些珍贵的图片资料,我都交给了县档案馆保存。”杨孝康认为,作为一名摄影者,要有记录历史的情怀,把个人兴趣爱好和国家情怀结合起来,以强烈的使命担当把家乡的历史反映好、保存好,让自己的摄影作品成为反映家乡变迁的生动乡土教材。

“家乡的变化主要是2009年以后,历届县委、政府领导一届接着一届干,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州县城乡提升战略的实施,集炉霍县地方文化元素和现代气息的霍尔广场,成为炉霍县的城市核心,曾经是一片耕地的偏僻之地,如今居住楼、商业街林立,已经是炉霍县的繁华之地。”杨孝康感慨地说,新中国成立70周年来,能够用镜头记录炉霍县改革开放以来的变迁,是他这一生的幸事,祝愿炉霍县的明天更好。

近年来,炉霍县通过挖掘、提炼崩科民居建筑符号,对县城风貌进行改造,形成独具地域特色的建筑风格,有目的地进行特色打造。

通过资金打捆、提标扩面,在317国道和303省道沿线大力实施农区九乡一镇农村危房及风貌改造,引导村民进行“屋顶革命”,提升民居整体形象,凸显崩科文化,与县城遥相呼应,彰显“崩科之都”的独特魅力。对秋日河沿街进行综合整治和景观打造,着力打造特色街区,将其建设成为集旅游参观、餐饮美食、休闲娱乐于一体的亲水休闲商业步行街和雪域高原上的“崩科第一街”。

绿树成荫,宜居宜游是炉霍这座小城不懈的追求,近年来,炉霍县有计划地培育本地树种和花种,试种适宜高原生长的景观绿化树,让全县城镇全面绿起来、美起来、靓起来!

新中国成立70年来,炉霍县从群众的一点一滴入手,用心用情用力,保基本、补短板、兜底线,倾心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稳稳地托起了全县人民的幸福。


  • 上一篇:甘孜县首届旅游形象大使选拔赛圆满落幕
  • 下一篇:凝心聚力描绘小康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