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新闻 >> 各县动态 >> 浏览文章

凝心聚力描绘小康新画卷

甘孜日报    2019年09月23日

◎本网记者 马建华

“能够住上漂亮的新居,真像做梦。”即将搬迁进两层楼的框架房,炉霍县旦都乡易地搬迁户洛呷这几天都到自己家新房的工地上转悠,有围墙和大门、浴室、厕所、厨房、卧室、入户路……,因为家里人口多,他家分到了180平方米的“超大房”,投资44.1477万元的新家,居然不用自己花一分钱,而且还能够在自家新房建设中,实现务工收入上万元,这样的好事让洛呷直呼想不到。

“感谢你,感谢党派来的各级扶贫干部。”洛呷拉着旦都乡扶贫专干赵敬凯的手,激动的泪水不禁夺眶而出。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赵敬凯扑下身子抓落实,宣传党的扶贫政策,摸底贫困人口,帮助群众谋划产业,解决老百姓的现实困难,一件件实事赢得了老百姓的真心,也获得了省委省政府的表彰。

洛呷筹划着搬家的事宜,心花怒放。“我以前住在半山腰,只有一条面前能够通摩托车的山路,不通水、不通电,更不可能务工挣钱,因为条件艰苦,我和我的儿女们都没有读过书,房子夏天漏水,冬天不避寒。原本以为祖祖辈辈都只能住在深山里面,没有想到我70多岁了,还能够住上这么好的房子。”洛呷说,县上决定对缺乏基本生存条件的贫困户进行搬迁,赵敬凯和帮扶干部走进我家,核实了相关情况,认为我家符合易地搬迁户的条件,多次做工作希望配合政府进行搬迁。听说要搬迁,我们一家人既喜又忧,喜的是搬迁到条件好的地方,子子孙孙不再受穷;忧的是家里没有一样值钱的东西,根本不可能拿出钱来修建住房。帮扶干部看出了我的心思,告诉我,在脱贫攻坚战中,党和国家不会落下一户一人,只要我们同意搬迁,不用我们花一分钱。党和政府果然说到做到。

看到即将入住新型材料修建的崩科式藏房,洛呷语重心长地对儿女们说,国家帮助我们修建了住房,发展产业增收致富就是我们自己的事情了。于是,他养了3头母牛,奶制品等年收入在2000元左右,在合作社可以分红2000元;家里有10口人,出去年老体弱的老人和还在读书的4个孙子,家里有两个劳动力,通过县上举办的技能培训,不仅很快找到了工作,而且一年的收入也超过了5万元,加上虫草等年收入还有7000元左右。今年,全家有望脱贫。日子好过了,洛呷立下了家规,感恩共产党,一心跟党走,不管任何时候,都要送子女上学,没有文化的命运不能在下一代上演了。和洛呷一道搬迁的还有9户贫困户,在新家园里,水电路一样不缺,学校、卫生院、超市样样齐全。

“以前,我都是靠打零工挣钱,一年挣的钱还不到一万元。现在,我学会了挖掘机技术就不一样了,老板请我到工地上开挖掘机,管吃管住,一个月收入就有5500,一年8个月在工地上开挖掘机,年收入就有差不多5万元,是过去我几年的总收入。”旦都乡更达村村支书下里的儿子,如今已经成为家里的顶梁柱。

为进一步提高农牧民群众就业技能,帮助村民就近就业,炉霍县根据就业技能培训需求,精心组织就业帮扶技能培训。县上举办了缝纫、石刻、摩托车维修、唐卡绘画等劳务技能培训24期866人次,炉霍县鲜水源农业开发公司成为全州就业扶贫基地之一。脱贫不能返贫,炉霍县以就业扶贫助推脱贫攻坚,采取产业引领、岗位对接、技能培训等方式开展就业精准帮扶,助推贫困群众脱贫奔小康。

建档立卡贫困户充翁降措参加了缝纫培训班后,主动拜师学艺,打得一手好藏装,成为村里小有名气的缝纫师,年收入达到了3万元。现在家庭人均收入已经超过了8000元。

新中国成立70年来,炉霍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还有很长的距离。炉霍县委、政府精准识别、精准帮扶,一项项切实可行的帮扶措施落地见效。炉霍县着力补齐交通、水利、电力、通讯等短板,推进实施154户627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11个贫困村112.31公里通村公路建设,解决25个贫困村安全饮水,巩固提升11个村日常生活用电。




  • 上一篇:摄影家眼里的乡愁
  • 下一篇:让好日子像芝麻开花节节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