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报 2020年06月18日
◎甲央让布 记者 谢臣仁 游飞 刘小兵 文/图
6月16日至17 日,四川遭遇今年入汛以来最大强降雨过程,局部地区降大到暴雨、部分地区降特大暴雨。我州丹巴县发生泥石流灾害,灾害发生后,丹巴全力抢险,在抢险过程中,发生了一幕幕感人故事,天灾无情人有情,大难有爱暖人心。
凌晨3点半响起敲门声
56岁村支书紧急疏散119人
6月17日下午4点20分,丹巴县墨尔多山镇八科村三号钢架桥处,56岁的八科村村支书张光贵与村民秦邦兴正在争分夺秒地搬砖砌“隔离墙”。
离“隔离墙”2米外是波涛汹涌的小金川河,原来横跨河面的钢架桥已被洪水冲毁,被冲至下游150米处,横亘水中犹如一条巨蟒搏击巨浪。
“桥被冲毁了,必须马上砌好‘隔离墙’,起到警示作用,防止有人和车不知情冲下河去。”张光贵嘴上说着话,手上活不停。
疲惫的身影,眼里布满血丝。从昨晚到今天凌晨,张光贵几乎整夜没睡。
凌晨3点20分,电话铃响,张光贵心里一激灵,接到镇上电话,上游梅龙沟发生泥石流,必须立刻疏散沿河村民。
接完电话,张光贵立即翻身起床,联系村委会主任张朝林,招呼邻居周康修、雷国光,直奔河畔人家。
3点30分,四人碰面,简单分工,分头行动,挨家挨户敲门:“上游发生泥石流,大家快起来,到半山上避险。”“快起床,上游来大水了,马上搬。”“快搬哟,洪水无情。”……
洪水无情,争分夺秒,三步并作两步走,短短30分钟,八科村沿河31户119人迅速撤离至距河岸500米远的安全高地。此时,四人已是累得上气不接下气。稍作停息,张光贵立刻把村民在村活动室安顿下来,与张朝林商议村民随后的生活安排。
“现在,村民们都集中安排在活动室,附近几家住户负责大家生活。” 张光贵介绍,平时的演练起了很大作用,村民情绪稳定,都很配合疏散避险工作。
村民李德才的房屋已经被淹在水中,他感激地说:“好在张支书及时把我们喊醒转移,不然睡到今早上,出不了门,就要出大事了。”
“在群众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必须站出来。”说完,张光贵又忙着砌起了“隔离墙”。
家帮家 户帮户
乡亲接力把98岁阿婆背上安全高地
“我家儿子体力不好,要不是大家来帮我这老太婆,还不知道咋上得来哟。”说起凌晨的感人一刻,丹巴县墨尔多山镇科尔金村班古桥组98岁的包永华老人热泪盈眶。
6月17日凌晨3时20分,科尔金村接到通知,上游发生泥石流,沿河村民必须马上撤离。
“警报”拉响,紧急行动,一场与洪水的生命竞速迅速铺开。
年轻人腿快,却没有最先跑,村里腿脚不便的老人成为他们的挂念。
58岁的村民杜光贵临危不乱,把年轻人召集起来:“这个时候,大家不要慌,我们不能顾着自己先跑,大家看下哪些腿脚不灵便的,一起帮他们转移到安全地带。”
“先要把98岁的包太婆背上去。” “还有瘫痪的罗元秀,大家也去帮一下 。”“80 岁 的 姚 家 富 也 要 人 帮 下哟。”…… 在大家七嘴八舌商议帮扶人群时,包永华59岁的儿子包世全也正在行动,他和妻子体力不好,但形势紧迫,拼了老命也要把98岁的母亲背到离河岸500多米的安全高地。
正在包世全收拾停当,准备背起母亲上山避险时,门外响起了急促的敲门声。开门一看,杜光贵和姚和明等村民出现在门前。
“包大哥,我们来背阿婆上山避险。”客气的话来不及多说,杜光贵背起老人,其他人帮拿上紧要物资就往山上撤。交替接力,村民们迅疾把老人背至安全地带,又下山帮助其他乡亲转移。
家帮家、户帮户,半个小时,班古桥组170人就转移到安全高地。
洪水无情人有情,危难之时有乡亲。面对老人诚挚的谢意,杜光贵说:“都是乡里乡亲,这个时候能帮一把是一把,没啥值得谢的。”
跨州救援
冲锋舟洪峰中救下12名被困房顶村民
“关键时候,还得靠党和政府。洪水来了,把人困在房子上,好危险哟。
要不是冲锋舟来救人,后果简直不敢想象。”说起被洪水围困在房顶时的惊魂一幕,丹巴县半扇门镇关州村村民郑明富直道感谢。
6月17日凌晨3点20分许,丹巴县半扇门镇梅龙沟发生泥石流,阻断小金川河,形成堰塞湖。由于事发突然,部分村民被困,一些房屋随着水流的增大,水位上涨,逐渐成为“孤岛”。洪水汹涌,一座座房屋犹如叶叶小舟,随时都有倾塌的危险。
清晨,关州村12名村民被洪水逼上房顶。危急时刻,乡村干部来了,民兵来了,临近的阿坝州小金县消防救援队伍也来了。面对村民被困屋顶的险情,一场跨州救援开始了紧急行动。早上7点5分,迎着洪流,4名消防救援队员搭乘一艘冲锋舟,冒着危险靠近房屋,1名消防员控制住冲锋舟,另外3人爬上房屋接下村民。如此往复,12名村民终于成功脱险。
化险为夷后,在安全地带目睹惊险一幕的乡亲们悬着的心终于落地,激动得自发鼓起了掌。
“目前,我们关州村房屋受损35户,虽然损失很大,但是有党委政府的帮助,我们相信一定能战胜洪魔、挺过难关。”关州村村支部书记徐富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