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报 2020年07月08日
◎本网见习记者 周燕
从泥泞小路到宽阔大道,从破旧瓦房到花园小楼,从怀揣希望到产业兴旺……
走进情歌故里的村落,处处能看到日新月与的变化。
“小康路上不掉下一个民族,不落下一人。”近年来,康定市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责任、最大的民生工程、最大的发展机遇,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建强领导、责任、帮扶、督查“四大机制”,紧扣基础提升、产业发展、就业提升、环境改善“四大重点”,突破深度贫困、集体经济、动力不足、统筹失衡“四大难点”,强化教育、医疗、住房、惠民“四大保障”,凝聚党建、主体、帮扶、社会“四方力量”,累计投入各类资金54.84亿元,实现贫困县摘帽、59个贫困村全部退出、2912户11203人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发生率从15.4%降至0。今年4月,省政府批准康定退出贫困县序列。
尽锐出战
打造脱贫“加强版”
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康定338名帮扶干部组成59个驻村工作队,分赴精准扶贫各大战场,打响这场精准扶贫的战役。上山下乡、吃住在农家,帮扶干部们夙兴夜寐、风雨兼程,用艰苦卓绝的努力、忘我无私的情怀,带领贫困群众在小康路上奋力前行。
康定市以决战决胜的姿态,在市、乡、村均挂图作战,落实“一把手”包片、34名市领导包乡包村、87个帮扶单位包点、3775名帮扶责任人包户、22个部门包专项达标、21个乡镇包属地责任的“六包责任制”,层层签订了责任书。
启动“入户攻坚行动”,公职人员与18680户农牧民结对帮扶,全市所有贫困户、非贫困户均有干部结对,帮扶单位每月分3批次入户攻坚,实现帮扶干部到户、扶持措施到户、感情沟通到户。
“以前,我们村都是土路,交通不便,种出来的黑青稞难运出去,卖不到高价,我们都是种点够自己吃就是了。”呷巴乡木弄村村民呷让翁姆告诉记者,“后来政府帮我们修好了通村水泥路,还引进企业订单收购,收购价每斤2.8元,比市场价还高了5角。我们当然愿意把青稞卖出去,现在我们家种了15亩黑青稞。”
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该村与洞波酒业公司签了。黑青稞种植合同,成立了木弄黑青稞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实行统一管理,统一筛选验收种子、施肥、收割、销售。同时,通过农户自筹并结合扶贫产业周转金、农牧局项目资金,筹资130多万元修建磨房,把订单外的黑青稞加工成糌粑出售,过去两年糌粑收入达到30万元。
在贫困面前,康定结合地方实际,投入资金33.77亿元,实施交通、水利、电力、通讯等基础类项目1057个。坚持“西山东水”“西大东精”产业发展思路,投入9022万元设立五项产业发展基金。投入资金7.26亿元,实施产业项目240个。建成黑青稞、蔬菜、水果、中药材、羊肚菌等特色农业基地9.22万亩,流转土地5700亩。“中国高原羊肚菌之乡”“洞波酒业”“蓝逸牦牛奶”等品牌逐渐打响。种种“加强版”“创新版”的脱贫攻坚方法不断推出,很多“老大难”问题有了针对性解决方案。
一个个“实招”换来了一张张笑脸。康定做到真扶贫、扶真贫,将脱贫政策不折不扣地落实到每一个贫困群众身上,用干部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
产业扶贫
培育增收“聚宝盆”
“2014年开始,我们家家户户就开始打窝子、施底肥,农牧部门免费送来了苗子,光是我家就种了6亩‘水晶红富士’,从2017年10月投产,合作社收购5元/斤,1亩要卖四五千元。”康定市时济乡杠江沟村村民陈如全说,“以前村里穷,不少人都搬走了,我也有过搬家的念头。自从村里种植苹果见效益后,不少外迁的村民也纷纷回来了。再过几年,等我的这些苹果树到了丰产期,效益就更好了!”
据了解,康定市曾经有800亩种植40年的苹果园,由于品种老化、品质下降,这些老苹果园难以发挥更大的效益。为帮助农户脱贫增收,近年来,康定制订了《高原特色农牧业发展规划》,依托国家苹果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的支持,在大渡河流域新建苹果园,种植高效新品种苹果。
如今,杠江沟村已成为远近闻名的苹果种植科技示范基地,而这仅仅是康定发展苹果特色产业的一个缩影,短短5年时间,康定市通过整村推进,已新发展优质苹果园近1200亩,苹果产业成为农户脱贫增收的又一支柱。
“产业扶贫、增收致富”是康定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的根本举措。该市始终把农业产业扶贫作为扶贫工作的重点,围绕特色优势产业,探索“产业区域化”模式,在力曲河流域,以“企业+基地+农户”模式,把被誉为“黑金”的黑青稞种植作为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在8个乡镇发展黑青稞1.77万亩,覆盖71个行政村5000余户。引进洞波酒业、达折渚等龙头企业定价收购,形成了黑青稞种植加工销售产业链,促进户均增收2900元。在贡嘎山旅游环线,投入资金5.88亿元、实施旅游产业项目53个。引进企业,投资15亿元开发贡嘎西坡,投资4亿元打造新都桥木雅风情小镇。在大渡河流域,围绕“成都后花园·康养加休闲”主题定位,投入资金1.98亿元,全力推进“一核七园”建设,先期打造8个乡村振兴示范村,若吉藏家渔村、日央为舍土司官寨、色龙世外桃源等精彩亮相。
脱贫不易,巩固脱贫成果更加不易。为持续发力巩固脱贫成效,除了依靠产业支撑,康定还不断加大贫困群众技能培训力度,拓宽增收路子,进一步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增强他们的发展后劲。通过鼓励自主创业、发展特色种养等手段为贫困户增收,保证他们的持续收益和生活质量。同时,借助电子商务高速发展和秀美乡村建设的东风,电商扶贫和旅游扶贫也成为康定脱贫攻坚的有效手段。
美丽嬗变
小康“梦成真”
来到时济乡,铁索桥对岸就是若吉村,流淌的大渡河水从桥下穿过,对面的建筑偶露峥嵘,眼前的景象令人陶醉:砾石贴就的墙壁、竹竿制作成隔断、圆木挖掘出柜子、枯枝造型成灯罩、玻璃鱼缸作了亭顶……
眼前的若吉村让人看到了回归乡野的原滋原味。
“既可领略自然风光,还可品尝琵琶,真是不虚此行。”来自成都的游客胡斌表示,这个周末来若吉村,真正感受到了乡村旅游的乐趣。
看着日益增加的游客,村民们打心眼里高兴。“若吉村三面环山,一面临河,四季分明,气候宜人,走康养路子是对的。我们村成为乡村旅游示范村后,节假日前来的游客更加多了,还有很多成都、重庆的游客过来避暑。往后的日子更有盼头了。”村民奉光礼说。
2017年5月,我州正式启动大渡河流域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 作为我州首批打造的乡村振兴示范村之一,若吉村的探索,被视为我州大渡河流域乡村振兴的破题样本。康定市按照“总体规划、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分年实施”思路和“一年起好步、三年见成效、五年成示范”的时序安排进度,围绕“成都后花园·康养加休闲”主题定位,升级特色产业。全面启动了8个首批示范村打造,针对若吉村,着力完善了服务设施配套,对全村进行整体提升打造,打造乡村观光休闲旅游区。
同时,该市按照“高起点、大手笔、精细化”的要求,投入300万元,完成了乡村振兴总体规划、大渡河“成都后花园·康养加休闲”一核七园专项规划、鱼通康养休闲小镇规划等12个规划。
东风正劲,利箭满弦。2020年是脱贫攻坚全面收官之年,也是巩固提升全面小康建设成果、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的承续之年。军号嘹亮,马蹄声急,康定市将持续发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效,确保交出一份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的时代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