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新闻 >> 各县动态 >> 浏览文章

“小作坊”成了扶贫“大车间”

甘孜日报    2020年07月14日

村民在藏香皂车间包装产品。

◎色达县融媒体中心 尼公 苏婷 四郎志玛 文/图

在色达县康勒乡的汪扎一村,村民们世世代代以放牧为生,收入来源单一。自脱贫攻坚战全面打响以来,各项扶贫政策落地生根,汪扎一村也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脱贫致富路。

在海拔3740米、占地面积230平米,总投资50万元康勒乡藏尕专业制售合作社(藏尕在藏语中寓意为“爱干净”之意),一排排整齐摆放的藏香皂展示着当地牧民脱贫致富的丰硕成果。随着市场经济的繁荣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藏尕民族手工艺制品受到了越来越多社会人士的青睐。为保障合作社有序、高效、安全生产,合作社厂区分别设置了藏皂生产厂房、原材料储藏室、成品储藏室、冷藏室、员工休息室等独立分区。

村民修呷的家就在藏尕合作社厂区附近,自合作社开办以来,她便有了一份稳定的收入。上班时间她就到生产车间学习手工制作藏皂,目前她已经能够独立完成藏皂的生产制作,3个月就领取了6000多元工资。修呷家有4口人,以前收入来源单一,除了采挖销售虫草贝母,几乎没有其它收入来源,再加上父亲年迈体弱,哥哥身体残疾,家里就靠国家的政策和修呷一人来维持生活。修呷表示,自己家的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变,这一切都非常感谢党和国家。在合作社工作,不仅学到了一技之长,有了一份稳定的收入,同时还能照顾家人。

在汪扎一村,像修呷这样“背靠合作社大树好乘凉”、解决了生产生活后顾之忧的村民还有许多。据了解,为让汪扎一村的贫困户能够多渠道增收致富,合作社以传承涵养特色,以创新寻求发展,从原材料到外包装都融入了传统藏族文化,因地制宜,发挥优势,从藏医四大古经和《度姆本草经》《秒音本草》《宇妥本草》《药名之海》中学习藏药知识,反复进行大量试验,选用优质藏药材,并采用天然牦牛奶、色达沙棘、色达大蒜、藏药材等制作了6款特色藏皂。从当地群众手中采购原材料,可以解决一部分群众增收问题。同时,合作社还通过收益分红让群众再次得利,让产业扶贫变为“造血式”扶贫,生产小作坊变成了扶贫“大车间”。

“对于我们牧民来说,平时除了虫草和贝母以外没有其他收入,自从建了手工藏皂合作社,我们就给合作社提供酥油和牛奶,增加了不少收入。”康勒乡汪扎一村村民花扎说。

有了脱贫政策的扶持和当地村民的积极参与, 藏尕专业制售合作社从产品生产到包装销售,实现了从无到有,一步一步逐步发展完善。合作社前期订单销售采取以购代销方式,以“四进”方式进超市、学校、宾馆和单位,在全县大力推广。同时,合作社还积极与县电子商务中心、金马众创空间、县产业扶贫办等部门单位对接,投放广告牌、制作宣传手册并依托农村电子商务平台,在美拍、抖音、微博微信公众号等传媒软件上宣传和销售。现在,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小作坊”,于去年10月成功申报了“四川扶贫”集体商标。手工藏香皂不仅成为了汪扎一村群众增收致富的拳头产品,也成为了色达县“福地·色达”的特色产品之一。

“我们的目前已签订金马众创空间35万元,中国公路建设行业协会5万元及县教体局8万元,共计48万元的藏香皂手工艺品订单已按时按质按量完工。截至目前,合作社累计实现收入73025元,汪扎一村人均达到了161元,建档立卡贫困户不仅在合作社解决了就业问题,还可以在年底分红,成功实现就业一人脱贫一家,我对合作社未来的发展很有信心。手工藏香皂今年预计将为村集体增加60万元收入。”康勒乡汪扎一村第一书记李吉宏说。

正如藏尕专业合作社的宣传标语“一村一品重发展,产业扶持解民忧”一样,发展民族手工艺和脱贫攻坚的深度融合带动了汪扎一村村民稳定增收,逐步实现了村强民富的美好愿景。



  • 上一篇:道孚县全力做好易地搬迁 “后半篇文章”
  • 下一篇:摘掉“穷帽”幸福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