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报 2021年02月04日
牦牛养殖基地。
贫困群众种上“致富菜”。
群众在中扎科产业园劳作。
◎德格县融媒体中心 文/图
放牧、挤牛奶,同样的工序,却有不一样的收入。在冬日阳光的沐浴下,德格县错阿镇马达村40多岁村民贡贡正在挤牦牛奶。从山上搬迁下来后,这个村集体牧场的公益性岗位,每个月给他带来了3000元的收入。
“我们村2018年易地搬迁下来后,当年就实现了整村脱贫。村里大力发展养殖业。”贡贡告诉记者,他工作的地方叫岭·格萨尔达吉牧场,由错阿镇马达村两委利用东西扶贫协作资金,投资400万元建设而成。设置有圈养区、放养区、种植区和服务区,投入60万元采购了100头牦奶牛。
“我的妻子也在这边做工。”贡贡说,以前在山上基本只挖虫草,全家年收入不足7000元。现在,夫妻俩仅在牧场打工,每月两人工资就有6000元。
作为纯牧业区,马达村的牧民们以往大部分只是“看天养牛”——由于草畜不平衡,牦牛最“扛不住”冬春两季,往往是“夏壮、秋肥、冬瘦、春死”,辛苦忙碌一年,结果却是“一场大雪一场空”。
崭新的牧场,改变、提升了落后的传统养殖模式和水平,促进牧民持续增收致富,牧业转型升级。马达村包村干部扎西翁修说,岭·格萨尔达吉牧场运行以来,始终坚持牧旅结合、产村相融的发展模式,新增了深度体验挤奶、骑马、拍照等旅游项目,多种形式促进村民增收。预计今年试运行年底能带来8万元的集体收入,全体村民可以实现分红。
午后的马尼干戈,日头渐高,蓝天和白云变得更加分明。
日甲的藏式小屋颜色艳丽,桌子上摆着干牛肉,显示出如今滋润的生活。
日甲不太会说汉语,但他的脸上总是挂着笑。一番闲谈之后终于知道,他的笑容来自于近几年的变化。
2017年,马尼干戈镇易地搬迁工程启动。2018年3月,原本居住在山上的洞真村村民陆续迁往山下。2019年,拥有38户贫困户的洞真村实现整村脱贫,日子越过越好。
56岁的日甲,是洞真村的村民,一家九口,人均年收入达到了6000元,是村里脱贫摘帽的典型。2017年8月,成都高新区在德格县投入援助资金2000万元,启动“万头牦奶牛脱贫计划”,累计为贫困户购买牦奶牛上万头。
日甲作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收到了来自马尼干戈镇驻村工作组送来的8头牦奶牛,加上自家本来就有几十头牛,生活变得更有希望。如今大牛生小牛,日甲家的牛圈已经远远容不下90余头牦奶牛,房屋周围广袤的高山草原成了牦牛的“家”,公牛被拉到山上放养,小牛则待在日甲家屋前的铁栅栏里。
送了牦奶牛,还需要为村民注入先进思想。据洞真村包村干部洛绒志玛说:“搬家前村民家里有为数不多的牦奶牛,但从未售卖过,落后思想存在、内生动力的不足导致村民的收入来源得不到保障,很多村民也没法送孩子去上学。”
了解此情况后,驻村干部通过挨家挨户走访、通过电视宣传政策、开办夜校等方式,逐渐让村民的思维有了转变。在易地搬迁后,当地村民都开始“动起来”,“不管是打工的、挖虫草的,还是养牦奶牛的,都有了很大的变化。”
如今,像日甲这样的村民还有很多,每天早上5点起床,挤牦牛奶,放牛上山,清洗牛圈,打酥油,下午4点赶小牛回家,再次挤牛奶……有序而忙碌的生活,让日甲一家人的日子看得到希望,也有了奔头。
“每年7月到9月,他的儿子和媳妇就要上山住两个月,那时候山上的草很茂盛,把牛牵到山上吃两个月的草,10月份再赶下山来,就能卖个好价钱。”洛绒志玛说,“现在,咱们的马尼干戈镇牦牛奶加工基地建成后,会有更多的奶源需求,村民们都踊跃向基地供奶,不仅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更是改变了他们的生活方式。”
近年来,成都高新区通过实施“万头牦奶牛脱贫计划”,为每户贫困户购买牦奶牛。随着“龙头企业+牧场奶站+专业合作社+牧户”扶贫模式的逐渐完善,牦奶牛变成“致富牛”,成为当地牧民脱贫增收的法宝。
在马尼干戈镇还建成了占地60亩的牦牛乳加工厂及牦牛文化展示中心——康北牦牛乳制品加工园区。同时,在阿须镇、竹庆镇、浪多乡、亚丁乡、错阿镇还同步建设了5个牦牛乳收购站,可日处理牦牛奶21吨,年收购牧民牦牛奶2100吨,年产值达3100万元。
通过各乡镇收购站,牧民在家门口就实现创收,还可为当地提供牦牛养殖放牧、牦牛乳收购、产品加工与技术服务等就业岗位50余个,惠及牧户7000余户。作为园区的龙头企业,康定蓝逸高原食品有限公司将带动每户牧民每年增收2万元至3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