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新闻 >> 各县动态 >> 浏览文章

倾情帮扶合力战“贫”

甘孜日报    2021年05月19日

成都市成华区携手丹巴县脱贫奔康工作纪实

丹巴旅游业蓬勃发展。 本网资料库图

◎雨田

从墨尔多山到大渡河畔,从甲居藏寨到古老碉楼,在成都市成华区的援建下,甘孜州丹巴县正焕发着勃勃生机,开始新一轮跨越发展。

开展援建丹巴工作9年来,成华区投入援建资金近24830万元,启动实施155个援建项目,为丹巴引来20多亿元社会资金,注入旅游文化产业发展,将援建资金效应放大。

2012年5月,援建之初,成华区就制定出台《成华区2012—2016年对口支援丹巴县经济社会发展实施意见》,并科学编制《成都市成华区对口支援丹巴县发展规划(2012—2016年)》,明确提出:5年内投入援建资金逾亿元,实施包括产业发展、民生工程、社会管理等在内的援建项目24个。2017年,结合丹巴当地实际,成华区又精心编制了《成华区对口帮扶丹巴县五年规划(2017-2021年)》,针对民生改善、产业发展、社会治理、人才培育等领域,全面帮助丹巴县实现经济社会的跨越发展。

9年帮扶路上,成华区与丹巴结下了深厚的情谊。脱贫摘帽不是终点,成华区将按照“四个不摘”要求,持续做好产业帮扶、就业帮扶和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为丹巴县乡村振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成华援建杠杆”撬动30倍发展资金

3月中旬,丹巴甲居藏寨民宿就在积极“备战”清明假期,准备迎接游客入住。

得益于成华区援建,甲居藏寨的旅游资源“活”了起来。丹巴旅游资源丰富,如何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援建之初,成华区就将丹巴旅游产业培育作为援建的重要内容。

甲居藏寨等一系列项目的带动效应迅速“发酵”,成华区援建“杠杆撬动作用”得到充分体现,近8000万元资金引来20多亿元社会资金:

——四川旅游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首期投资4亿多元,打造藏寨风情休闲旅游度假村落,创建“甲居藏寨4A级景区”;

按照“全域旅游”的思路,充分利用当地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成华区积极引进社会投资和开发团队,优化旅游项目建设,在大型景点集中打造国家4A级旅游景区,小型景点打造一山一特色、一村一亮点的乡村旅游,以旅游产业发展带动农牧民增收脱贫奔康,加快实现“用绿色提升发展,用生态加快脱贫”。

在对口帮扶过程中,产业落地与项目实施,是有效解决当地经济发展和群众就业的重要途径之一。

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也是成华区帮扶丹巴聚焦的一个重点工作。成华区利用丹巴高原自然气候和中藏药材产地的优势,积极探索“基地+合作社+农户”的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新模式,根据全县中藏药种植现状及市场分析,引导企业、合作社、农户新种植高山羌活、贝母、重楼、高山雪菊、黄精等中藏药材,帮助当地群众增收致富。

成华区对口支援工作队经济发展组组员刘刚,作为第五批对口帮扶丹巴县干部,挂职丹巴县农牧农村和科技局副局长,负责全县中藏药材种植产业工作,分管县种子站及农安中心。他经常到中药材种植企业、合作社及种植大户、基地实地调研。

刘刚介绍说,为了发展好当地的农副产品与中药材种植,解决养殖企业、合作社及农户的后顾之忧,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成华区协调引进丹巴净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多次联系成都红旗连锁超市、盒马鲜生等超市及各类电商,将公司收购丹巴的农特产品通过平台销售。通过线上线下产品销售服务,推动特色农牧产品融入大市场。

“我们建立了长效帮扶机制,探索新型帮扶模式,以产业促发展,带动就业增收,实现脱贫致富。”刘刚说道,成华区在丹巴县丹东乡建成60亩贝母种源、种苗繁育基地,繁育种苗1.2亿株,可栽种面积达400亩,带动周边20余名贫困群众就业增收。

在丹巴县主要负责人看来,成华区援助丹巴工作,抓住了关键环节,目前在助推丹巴旅游经济等跨越发展中的“杠杆效应”充分得到激活和体现。

打通群众幸福路的“最后一公里”

位于丹巴县城的三岔河旧大桥,因地质灾害影响成为危桥,两岸群众工作、生活、上学只能绕行500米外的另一座老旧桥。

2012年,进行对口帮扶之初,成华区就投入资金400万元,实施三岔河钢架桥重建工程,方便了两岸1.2万名群众的生活和出行。“现在我们来往河两岸方便多了,娃娃到对岸上学又快又安全,再也不用操心了。”丹巴县居民平措表示。

在海拔近3000米的丹巴县中路乡2、3村,这里沟壑纵横,不仅行路难,农家的土特产也很难卖出去。为破解村民的“出行难”,成华区于2012年投资425万元实施了8.5公里的通村通畅工程。“优质花椒、苹果等走出了大山,同时也为我们古寨碉楼发展乡村旅游奠定了基础。”中路乡2村村民切翁说。

民生的内涵是多方面的。“打通群众幸福路的‘最后一公里’,成华区的援建工作,不仅体现在修桥修路上。”成华区对口支援工作队领队李泽美表示。

去年底,一堂“空中课堂”在丹巴县丹巴高中成华班里开讲,安装在成华区、丹巴县两地的大屏幕,让丹巴孩子与成都的老师可以“无缝对接”。

在援建丹巴县过程中,成华区在丹巴高中开设了“华西中学—丹巴高中成华班”,进行教育扶贫。成华区利用最新的5G与AI技术,在距成都400多公里的丹巴高中,通过“网络直播+互动”的模式,搭建量身打造、直接面对的“空中课堂”,走出切合丹巴高中实际学情和教情的网络教学新模式和新路子,进一步提升丹巴本土高中教育教学质量。

这样的例子,在丹巴还有很多。如何增强丹巴发展后劲?人才培养是第一要务。

成华区对口支援工作队通过“校企”联合方式,大力实施劳动力带岗培训,帮助农牧民转移就业。按照成华区与丹巴县联合制定的劳动力定向职业技能培训计划,分批选送150余名丹巴学生到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都江堰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校进行职业技能培训。目前,第一批学员顺利完成学业,有55名学生走进当地企业工作。

同时,成华区还以“智力援助工程”为突破口,助推“百千万康巴英才工程”。成华区组织部、发改局、交通和市政局、建设局、统建办、城管局、教育局、卫生局等部门还额外增派教师、医生和工程技术等紧缺人才,赴丹巴开展短期服务。

优化社会治理进一步夯实群众基础

作为第二批“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成华区在社会管理创新上有诸多实践和探索。

在援助丹巴县的工作中,成华区立足于把先进的社会治理理念和经验带到丹巴,既抓发展经济,也抓民生改善。

对口帮扶以来,成华区启动了对口支援丹巴帮扶工作“全域帮扶行动”街道-乡镇对接工作。除对口支援工作队之外,成华区还组织全区街道、社区与丹巴县乡镇及村党组织“一对一”结对共建,区教育局、卫生局等区级部门与丹巴县教育局、卫生局等县级部门签订结对帮扶协议,成华区学校、医院、社区以及部分辖区企业分别与丹巴23所学校、8家医院、54个贫困村以“1+1”“N+1”方式结对,双方在党建、民生改善、精准脱贫、技术交流合作等多个领域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共同促进丹巴经济社会发展。按照“千企帮千村”的安排部署,对口支援工作队积极联系企业、协会投身对口帮扶丹巴县发展。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援建效果好,干部少不了,作为援建挂职干部,做好对当地干部群众的“传帮带”责无旁贷。结合成华区的援建,丹巴县委开展了关于结对认亲的工作安排。成华区司法局干部梁经和于2018年挂职丹巴县委组织部副部长,按照丹巴县委的工作安排,梁经和与丹巴县巴底镇齐鲁村村民仁千彭措家结为“亲戚”,实施精准结对帮扶,为仁千彭措家生活、就医、就业等方面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有缘结对仁千彭措家,我把他们当成实在的亲戚,他和家人们也把我当成真正的亲人,按照当地习俗,我叫他阿哥,彼此真心交往,他们的善良淳朴令我感动。”梁经和说道,做好脱贫帮扶工作,要走进帮扶对象家中,更要走进帮扶对象的心里。

目前,仁千彭措的家庭发生了很大变化,仁千彭措就近在村里参加公益岗位,他的女儿结婚生子,女婿在丹巴务工,整个家庭于2018年底顺利脱贫。

在推进全域结对帮扶过程中,成华区牢固树立“党建+”工作理念,探索形成“四驱三化双收益”党建引领模式。伴随着第二轮帮扶工作启动,成华区总结首轮帮扶经验,结合丹巴当地实际,共派驻对口帮扶干部116名,紧密结合丹巴县发展实际,针对民生改善、产业发展、社会治理、人才培育等领域,全面助推丹巴县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上一篇:巴塘县:电网升级改造 助推乡村振兴
  • 下一篇:白玉县举办民营企业招聘会

  • 本文地址: http://www.kbcmw.com/html/xw/gxdt/710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