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新闻 >> 各县动态 >> 浏览文章

赶着羊群奔小康

甘孜日报    2021年07月06日

让洛绒泽.jpg

让洛绒泽仁脱贫致富的“领头羊”。

◎本网记者 丁瑶/文 洛绒尼玛/图

伴着初夏一缕晨光,乡城县洞松乡克斗村木因组村民格绒瓮堆打开羊棚,几十只藏系山羊(藏羊)争抢着往门外挤,羊群兴奋地朝着熟悉的山坡奔去。看到这热闹的场景,格绒瓮堆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木因组曾位于高山之上,没有水、也不通电且交通条件极差,物资供给全靠人背马驮,人多地少,基本没有产业,粮食也很难自给自足,村民每年的收入全靠挖虫草和外出打小工,生活非常困苦。

2007年,木因组搬迁至现在的地方,虽然生活条件有所改善,但仍存在耕地不足的情况。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木因组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帮扶下,积极转变思路,变阻力为动力,化劣势为优势,修通村公路,改善人居环境,因地制宜发展高山养殖,让藏羊养殖成为当地村民脱贫致富的富民产业。

藏羊具有抗严寒、耐粗饲、适应高海拔、体质强壮、行动敏捷、善于爬高走远的特点,同时具有“肉嫩味美且膻味小”的口感,是牧民的主要肉食品之一。近年来,藏羊的品牌效应不断提高,市场前景好,村里有越来越多的养殖户开始加入藏羊养殖业中,发起了“羊财”。

洛绒泽仁以前在外打零工,2015年,在村干部的鼓励和支持下,决定回村养羊。“我们耕地少,收入就靠平时外出打工或者挖虫草。”洛绒泽仁说,在搞养殖之前,他也觉得养羊比较合适,羊吃草、树叶和粗粮,不与人争粮,繁殖也快,而且在看到老支书格绒翁堆家几十头羊卖出了好价钱后,他更加动心了。

没有养殖经验,资金也不够充裕,在养殖之初,洛绒泽仁差点因此打了退堂鼓。洞松乡政府了解情况后,赓即在资金上给予洛绒泽仁大力帮助,通过党员示范工程补助他5000元买了10只小羊,然后又筹措5000元帮他修起了羊棚。

“我们修的羊棚和传统的不一样,按照乡干部和农技员的方法,我们在修的时候把圈板架高了一点,同时做了镂空,这样能很好的让羊和粪便分离开来,也能做到空气流通。”洛绒泽仁介绍说。

“洛绒泽仁返乡创业是响应国家号召,我们应该大力支持,这几年在他起步的时候,乡党委政府帮他筹措资金、购买种羊、搭建羊棚,请县农技员给予他技术方面的支持,在销售的时候,又通过结对帮扶,帮他销售近300只藏羊,收入近40万元,他家2016年就实现了脱贫。”洞松乡政府副乡长泽仁彭措告诉记者。

“我养的羊吃的是‘虫草’,喝的是‘矿泉水’,在大自然中自由健康的长大,所以肉质鲜嫩,营养价值高。” 提起藏羊,洛绒泽仁总是津津乐道。

夕阳西下,在洛绒泽仁家的羊棚里,刚从草坡上回来的70多头藏羊把头抬得老高。“白天还没有吃够?还想加餐吗?”他告诉记者,过些日子,有的母羊快生小羊了,要追加营养,随后他舀了一碗玉米面倒进了食槽。“不出意外的话,今年预计出栏60余只羊。”

2018年冬天,在看到养羊好“钱”景后,洛绒泽仁一鼓作气又买了60只小羊,结果意外情况出现了。“那批小羊养了一段时间后,突然开始掉毛,还拉肚子,死了20多头,大羊也被传染了,损失几万元,我们组前前后后死了100多只羊。”他开始犹豫自己的选择。

乡干部和县农牧局农技人员了解情况后,多次前往洛绒泽仁和其他村民家进行走访,积极提供技术和政策上的支持。洛绒泽仁告诉记者,县农牧局每天要派人来对棚舍进行一次全方位消毒,整整持续了半个月。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洛绒泽仁总算挽回了不少损失。有了这次经验教训,他深感养殖技术的重要性,于是自己开始通过网络学习养羊技术,并参加了县里组织的养殖技术培训班。不到一年时间,他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摸索出了一整套适合当地环境和气候的藏羊养殖技术方案,成为远近闻名的养羊“土专家”,不少村民前来向他请教养殖技术。

在洛绒泽仁的带领下,木因组的12户村民都走上了养羊之路,最少的农户都有30只羊。木因村于2015年成立了藏系山羊养殖合作社,采取“支部+合作社”的发展思路,解决藏羊养殖技术和销路问题,目前,共有9户村民入社。去年全组养殖山羊达400多只,年产值30余万元,养羊村民年纯收入达2万元以上。“村民每卖出一只羊,便投30元钱入股合作社,现在合作社的集体资金有5万余元,我们会把这笔资金用于后续的技术学习和引进种羊等方面。”泽仁彭措告诉记者。

“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真的富。”这是洛绒泽仁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下一步,我们组将做好藏羊品牌,大力发展以藏羊饮食为特色的农家乐自助游。目前村里新引进的食品加工厂也在建设中,我们一定会巩固好这来之不易的脱贫成果。”谈到未来的发展,洛绒泽仁踌躇满志。



  • 上一篇:理塘县植保无人机显身手
  • 下一篇:乡城县防范化解食药品安全风险

  • 本文地址: http://www.kbcmw.com/html/xw/gxdt/723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