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报 2021年08月20日
村民正在采摘晚白桃。 蒲远清 摄
◎本网见习记者 周燕
四月花开,八月果熟,又到了康定市捧塔乡晚白桃采摘的季节。近日,记者走进三家寨村、桐林村的桃园基地,一片郁郁葱葱的桃树林映入眼帘,红彤彤、沉甸甸的果实挂满枝头,微风拂过,香甜的桃香扑鼻而来。近年来,捧塔乡依托自然资源优势,充分盘活土地资源,因地制宜大力发展乡村绿色产业基地,同时依托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精品特色水果,让昔日的荒山空地变成了农庄果园。目前,捧塔乡桃园基地挂果的晚白桃有60余亩,预计产量将突破36000斤。
除了桃园基地外,捧塔乡还先后发展种植花椒500余亩、菊花130余亩、清脆李30亩、小脆红(苹果)30余亩等,初步实现了“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小康梦。
发展特色产业 开辟致富新途径
8月16日,记者来到捧塔乡三家寨村的桃园基地。站在高处,放眼望去,三家寨村的桃园基地里风光无限,这里栽种的晚白桃已经进入成熟期。在翠绿茂密的树叶下,手掌大的桃子挂满树梢,红彤彤的桃子香味扑鼻,让人垂涎欲滴,村民们都在忙着摘桃、装桃,一派丰收的景象。
“我家种了3亩地的晚白桃,今年是第三年挂果。预计每亩地可产桃600斤左右。”村民高士淮一边忙着采摘,一边向记者介绍,“今年晚白桃的价格还算可以,算下来一亩地能收入4500元左右,这也让我更加有信心,想继续扩大种植规模。”
得益于捧塔乡大力发展乡村绿色产业基地的政策,目前,林果业是三家寨村村民的主要收入之一,而晚白桃是该村特色发展的主要果品,当地政府在引进符合市场需求的晚白桃品种的同时,还长期给予果农技术支撑,形成品牌优势,让果农在种植、销售和收入方面都有了保障。
“以前捧塔乡也有村民在种植桃树,但不成规模。”三家寨村桃园基地负责人刘昌强说,晚白桃还没有规模化经营之前,村民们就像无头苍蝇,各种农作物都想尝试栽种,可最后往往是“猴子掰玉米”,所获无几。
2018年,捧塔乡在三家寨村、桐林村建立桃园基地里,开始试种晚白桃。由村集体统一采购晚白桃树苗,政府提供技术,农户提供土地种植,再由村集体收购统一售卖。实行技术、种苗统一提供,统一保价收购、运输、销售。并采取“党支部+基地+农户”的模式,解决了前期农户技术薄弱,重栽轻管的问题。同时,按照“基地推动、品牌拉动、能人带动、干群联动、村民互动”的方式,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我们这里多为高山峡谷,平均海拔有两千多米,独特气候优势,非常适合桃子的生长。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果品品质,结出的桃子甜度高、果穗大、质地紧实。”刘昌强介绍道,桃园基地采用规范种植,一亩有40株左右的桃树,每亩产桃600多斤,年收益相当可观。据了解,由于晚白桃丰产性好、果大质优、抗旱耐瘠适应性强,是优良的晚熟桃品种,深受果农和消费者喜爱。
推进农旅融合 实现多元化发展
“您还要再买50斤桃子是吧?好的,好的,我这就帮您准备。”“今天1000多斤的晚白桃要连夜发出去,大家加快进度摘。后期还会有更多的订单,大家加油干。”……
在接到了外地商贩定桃电话后,刘昌强又开始忙活起来。他一边安排村民摘桃,一边告诉记者,今年受雨水的影响,晚白桃较往年稍微晚成熟了几天,但产量与去年相比,依旧保持增长。
“我们这里的晚白桃在8月上中旬就基本成熟,此时市场优质桃极少,竞争力强,以‘早结、丰产、晚熟、果大、质优’著称。”刘昌强说,“捧塔乡境内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为桃树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由于当地光照时间长且桃树都是有机种植,所以晚白桃的营养价值更为丰富,果肉更加清脆可口。刘昌强向记者介绍,“我们基地主打绿色产业,采取精细化栽培,整个生产环节大量施用农家肥,以绿色、生态理念为主导,十分注重果品质量,是一种真正的无公害、味道甜美、可口的秋日首选佳果。同时,这两周也是晚白桃的最佳采摘期和食用期,千万不能错过!”
“近几年,成都龙泉山的桃花节,每年都要吸引数万游客赏花踏青,从而带动了当地颇具特色的‘桃花经济’的发展。”刘昌强介绍,产业和旅游互动发展,不仅助推产业基地发展,探索出了城郊型、生态型、观光型的都市特色农业路子,也延伸了产业链,夯实了农民持续增收的产业基础。
“就目前来看,我们乡果农种桃子的经济收入还是很可观的,正常情况下每亩一年能够达到4000—5000元左右的收入。”刘昌强表示,下一步,基地将计划带动农业旅游观光、餐饮娱乐、农资生产与配送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了一条多元化发展格局。
“党和政府在技术上和销售渠道给予了我们很大的帮助,让我们的晚白桃远销全国各地,有了收入,家庭经济宽裕了,日子也过得更有劲头、更有目标。”高士淮高兴地说,他现在每天都要去桃园里转上两三次,眼见着一颗颗桃子成长,脸上幸福洋溢,干活更带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