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报 》 2014年05月26日
■ 呷绒登珠 记者 杨燕 文/图
俗话说得好,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按照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提出的要求,为了助农增收,康定县各部门把各种实用种养殖技术送到了群众家门口。
在瓦斯沟的养牛大户何忠贵家里,记者遇到了专门来给何忠贵送消毒药的县农牧科技局技术人员陈勇和贺思兵。一番交待后,他们又和何忠贵一起挨个查看牛圈和牛的生长情况。
何忠贵的这个养殖场事2012年开始建的,到今年已经修了11个牛圈。目前,他养了69头西门塔尔奶牛和近200头商品肉牛。“大家都晓得,搞规模养殖,成败的关键在于技术,如果养殖技术不过关,一场小病就可能让一个投资几百上千万的大型养殖场破产。”何忠贵说,从这个养牛场开始建起,县农牧科技局就加强了对他的技术指导,无论是圈舍规划、饲料搭配,还是如何防病治病等都为他提供全面的技术服务,每隔一定时间,县农牧科技局的技术人员都会来养殖场看一下,所以,在这里经常都看得到这些技术人员的身影。
何忠贵还说,这几年,康定的种养殖业发展得快,养牛、养猪、养鸡的多了,这些技术人员也就要忙得多,当然,只有他们到猪圈、牛场这些地方的时间多了,我们这些搞规模养殖的心头才更踏实。一旁正忙着查看牛圈的畜牧师陈勇接着说到,因为有农牧科技局在技术上的积极扶持,再加上饲养户自己也肯学,这个养殖场防病治病一直做得得好。
离瓦斯沟不远的鸳鸯坝,还有一家养猪专业合作社,说到这个养猪合作社附近的人都晓得,但他们不晓得,是当初康定县农牧科技局的一笔项目资金扶持,才让这个合作社的老板何明芬坚定养猪的信心,才发展到今天这样的规模。其实,说起养猪,何明芬是很有经验的,从2004年开始,她的养猪场就已经有了一点规模,一年也能出栏一二十只猪,但是因为没有资金,也没有规模养殖的经验,所以一直都只是小打小闹,没挣到钱的她到2007年就放弃了养猪致富的想法。直到2009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她又开始养猪,得到县里的扶持后,经过四年多的发展,到今年,何明芬已经建起了有四间圈舍的标准养殖小区,有存栏种猪80多头,还开始进行商品仔猪的繁殖。在县农牧科技局的指导下,2012年,她还成立了鸿发养猪专业合作社,专门为合作社社员提供优质的仔猪,现在已经有六户农户加入她这个合作社,何明芬的日子也是越过越好了。
现在,何忠贵和何明芬的养殖正逐渐走上正轨。在采访过程中我们体会到,老百姓要靠种养殖增收,还真离不开相关部门的扶持,这种扶持不仅仅培育出了一个又一个种养植老板,还能带动一大批农民依托这些产业实现增收。
走了一圈,我们看到了为了创造美好生活而辛勤劳动着的康定农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康定农村的新气象,看到了康定农民的新生活,相信,在政府的扶持帮助下,在他们自己的努力下,他们未来的生活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