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新闻 >> 各县动态 >> 浏览文章

扬帆再起航 奋楫新征程——聚焦中国共产党泸定县第十四次代表大会

甘孜日报    2021年11月01日

泸定全景.jpg

泸定全景。 胡廷辉 摄

桃花盛开生.png

桃花盛开生态美。 谢臣仁 摄

重走长征.jpg

重走长征路。 胡廷辉 摄

立体交通.jpg

立体交通通坦途。 胡廷辉 摄

乡村振兴.jpg

乡村振兴产业旺。 唐保安 摄

社会和谐欢.jpg

社会和谐欢乐颂。 胡廷辉 摄

◎本网记者 谢臣仁 泸定县委宣传部

胸有鲲鹏志,御风直冲天。

日历翻到2021年10月。泸定,又站在新的起点。

10月29日至30日,中国共产党泸定县第十四次代表大会召开,未来五年,泸定将坚持“12345”发展思路——始终坚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条主线”,协同推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县“双创联动”,统筹规划高质量发展引领区、高效能治理示范区、高品质生活宜居区“三区定位”,努力实现管党治党能力、创新驱动水平、经济发展实力、人民幸福指数“四大提升”,大力实施生态美县、红色铸县、基础强县、产业富县、依法治县“五县工程”,奋力建设红色美丽宜居幸福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泸定。

立足泸定实际、着眼更高定位、把握发展趋势,泸定县委冷静分析、准确研判、抢抓机遇、主动有为,不仅追求高质发展之“力”,更追求和谐发展之“美”,再一次展现泸定儿女干事创业的豪迈情怀,书写波澜壮阔的时代画卷。

擦亮绿色生态名片

筑牢环保屏障、凝聚发展活力

【关键词】

生态美县

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实施“生态美县”工程,巩固和提升“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创建成果,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为全国碳达峰、碳中和作出积极贡献,打造高品质生活宜居区。

【新闻故事】

土地整理出效应

坡成梯、地成方、路相通、渠相连,田畴载绿,花木扶疏,这是泸定县德威镇海子村产业园区的美丽景象。

“以前这就是荒坡,还存在地质灾害,经过土地整理和生态治理后,能种中药材、木耳、清脆李,以前这些是种不出、长不好的。”海子村村民舒元军说起“土地变迁”,盛赞生态文明建设让海子村“换了人间”。

像海子村这样“山乡巨变”的土地整理、生态治理项目涉及泸定全县12个村,项目规模7367亩,总投资868万元,新增耕地592亩。

没有整理前 ,这些土地是低产坡地,亩产值不高。土地整理、生态治理改善贫困地区生产条件、生态环境,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培肥了土地地力,增加了经济收入,“放大”了生态效应,实现了“多元发展”。

【泸定声音】

补云峰(泸定县生态环境局局长)泸定始终坚持生态立县,绿色发展,优美生态成为新优势、绿色经济成为新引擎、绿色发展取得新成效。今年泸定成功创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创新实践基地”,正在争创“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的道路上接力奔跑,向着既定目标奋楫扬帆。

【采访感言】

绿色优势享“红利”

上天厚爱,更要珍爱。在泸定,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关键也在生态;最大的潜力在生态,最大的财富和品牌也在生态。

山河岁月总多情,绿水青山浩然归。泸定使狠劲、用猛劲、展韧劲,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的引领下,大力开展治山理水,努力做好“显山露水”。生态,已成为泸定最美丽的标签,美丽泸定焕发出生态新活力。

生态铺就底色,环境孕育未来。建设生态,泸定付出努力;生态回报,泸定收获颇丰。厚积薄发,绿色优势释放生态“红利”,“生态美县”必将让“功在当代”的黄金机遇期变成“利在千秋”的绿色发展期。

打响红色名城品牌

提升泸定形象、扩大对外影响

【关键词】

红色铸县

坚定文化自信,赓续红色血脉,深入实施“红色铸县”工程,打造长征精神传承、红色文化传播和红色文化旅游发展高地,将泸定建设成为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样板典范和全国涉藏地区“红色旅游第一县”。

【新闻故事】

初心闪耀红色泸定

“廖大珠”“到”,“刘金山”“到”,“李友林”“到”,“……”

台上响亮点名,台下齐声答“到”。10月20日,又一批游客来到泸定桥纪念馆接受精神洗礼,观看实景剧《飞夺泸定桥》。情景剧引发共鸣,台上慷慨激昂,台下泪光闪烁。

《飞夺泸定桥》2019年5月29日在泸定正式公演以来,吸引数以百万计“粉丝”。在演出现场,随着剧情推进,许多观众或振臂高呼、或泪眼婆娑,演出结束后,观众受剧情感染,久久不愿离去。

不只是一台实景剧,泸定桥上、英雄碑前、纪念馆里、岚安古寨、泸定长征干部学院,无处不诉说着红色故事、闪烁着红色光芒、传承着红色精神。

【泸定声音】

江水(泸定县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红色是泸定的“本色”,“红色铸县”需红色立魂。泸定切实加强泸定桥、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馆、泸定长征干部学院等“红色资源”的保护利用,推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泸定桥核心示范段建设,推动泸定桥景区创5A景区,着力打造岚安红色古寨、化林古镇、磨西红军长征纪念园三大红色精品旅游区,重点培养5条长征主题旅游线路,建设红色文化旅游发展高地,弘扬红色精神、继承革命传统、坚定初心使命,凝心聚力走好新时代长征路。

【采访感言】

最是靓丽那抹红

泸定是一座充盈着红色基因的城市。泸定,因一段历史而被人铭记,因一抹红色而历久弥新。

欲事立,须心立。历史因铭记而永恒,精神因传承而不灭。在重温中感慨,在感慨中深情,在深情中坚定,时代在变,但泸定本色未变、情怀未变。

精神铸丰碑,红色映初心。弘扬红军长征精神,“信念坚定、团结奋斗、勇往直前”的新时代“泸定精神”让红色基因成为这片土地上最深刻最鲜明的印记,成为融入泸定人血液之中的信仰和力量源泉,激励着新时代泸定人不懈奋斗、勇往直前。

时代期许殷殷,奋斗未有穷期。红色泸定,正用那抹最亮丽的色彩,书写着——泸定红!

打造现代基础体系

挖掘发展潜力、保障民生福祉

【关键词】

基础强县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入实施“基础强县”工程,全面完善基础设施网络体系,积极回应群众诉求,让全县人民在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新闻故事】

“四条腿”变“四个轮”

10月27日,泸定县泸桥镇海子环环村村民李新伟开着小汽车奔驰在宽阔的村道,那感觉是“咱们老百姓,今儿个真高兴”。

昔日为路愁闷哭,如今喜驰通达路。在李新伟的记忆中,海子环环村道路发生了三次大变化:2004年通了机耕道——2009年有了4米的水泥路——2016年拓宽成6.5米的水泥路,喜讯传来,在不久的将来,水泥路将“黑化”成柏油路。村民的“交通工具”也发生了四种变化:“四条腿”的驮马——“两个轮”的摩托——“三个轮”的农用车——“四个轮”的小轿车,越换越“高档”。

路通了、水来了、电亮了、网畅了、业旺了。李新伟一家的年收入从原来的一年几千元增加到一年10余万元,海子环环村也实现了人均年收入超2万元。

【泸定声音】

陈朝均(泸定县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要得富,先修路。近年来,泸定交通和其他基础设施“齐头并进”,不仅高速公路、国省干道“大动脉”搏动强劲,通乡通村“毛细血管”也畅通无阻。泸定将进一步实施交通先行战略,加快推进泸石高速、川藏铁路、雅康高速连接线二期工程、泸石旅游快速通道等重大交通项目,进一步提升农村交通通畅水平,为打造现代基础体系贡献交通力量,助力发展、惠及民生。

【采访感言】

“康庄道”跑出“加速度”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基础体系建设事关百姓民生、更关泸定发展。

立足发展,关注民生,泸定县思想上重视、感情上加深、投入上倾斜、行动上落实,现代化基础体系建设日新月异。

路通了、灯亮了、水甜了、村美了、环境好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筑就了经济社会高质发展、人民群众幸福生活的“康庄大道”。

一条路,延伸希望;一盏灯,温暖心房;一汪水,润泽大众,泸定县构建现代基础体系,按下“快进键”、跑出“加速度”、交出“满意卷”。

深度融合三次产业

激活经济动力、实现乡村振兴

【关键词】

产业富县

坚持新发展理念,贯彻高质量发展要求,深入推进“产业富县”工程,推动资源协同开发、三产融合互动发展,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打造高质量发展引领区。

【新闻故事】

“仙人果”成“黄金果”

“泸仙壹号”白色易拉罐上红绿相宜的“红色泸定”logo格外醒目,拉开拉罐,一股清香甜蜜刺激着味蕾。

近年来,泸定县大力发展富民产业,大力扶持种植泸定特殊自然环境孕育的特色水果——“仙人果”(仙人掌果)。全县“仙人果”年产量1.5万余吨,年产值达到9000余万元,带动人均增收1000余元。

2021年全县建成“仙人果”基地2万余亩,开发出仙人掌果汁、果酒、面膜等康养产品,“仙人果”饮料“泸仙一号”和“仙人果”酒已在广东、重庆、成都等地上市销售。小小“仙人果”正成为泸定群众的“黄金果”。

【泸定声音】

邓安美(泸定县杵坭乡板板桥农家乐老板):以往,我们是肚儿都吃不饱;如今,我们是日子赛神仙。去年我家农家乐营业额达到80多万元,今年收入比去年还好。产业发展让我们日子越过越有滋味。

【采访感言】

富民强县得“双赢”

底子薄、欠发达、不平衡,是泸定产业曾经的真实现状;气候好、资源丰、特色浓,是泸定产业蕴藏的独特优势。

泸定产业发展点面结合,建设产业“长廊”,成“珠链”、做样板、作示范、生辐射,成效显著;连横合纵,打造产业“共同体”,融要素、集资源、挖潜力、享成果,事半功倍;挖掘底蕴,传统产业不是“老态龙钟”;勇于创造,新兴产业不是“弱不禁风”,泸定产业发展正逐步实现立体化、标准化、优质化、规模化、效益化,成为 “大蓝筹”,走入“上升通道”。

泸定产业发展不仅“铺天盖地”,更是 “顶天立地”,实现了富民强县“双赢”效应。以往是“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现在是“一方水土富了一方人”。

全面落实依法治县

深化基层治理、提升执政水平

【关键词】

依法治县

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实施“依法治县”工程,把安全发展贯穿社会经济发展各领域全过程,防范和化解各种风险挑战,筑牢发展安全屏障,打造高效能治理示范区。

【新闻故事】

“小网格”当起“大管家”

“陌生电话要警惕,可疑短信需注意;暴利理财和投资,多是骗局莫搭理……”10月27日,泸定县泸桥镇北段社区第十网格员孙婧走街串户,为辖区居民宣传防诈骗知识。

一段顺口溜,说透反诈骗。居民罗报章翘起了大拇指,对孙婧是满满的信服。咋不信服呢?去年疫情期间,罗报章一家被隔离了14天,全靠孙婧给他家“隔空运货”才度过那段日子。悉心服务、真心为民让孙婧赢得好口碑。

像这样的事情,在孙婧心中,只是尽本分。孙婧所“管”辖区内有287户、884人。收集社情民意、宣传法治知识、开展便民服务、解决矛盾纠纷、消除安全隐患、维护稳定和谐,她就是平安建设中的“小巷总理”。

【泸定声音】

周燕(泸定县简阳羊肉汤老板):我来泸定开馆子已经23年了,才来的时候也遇到这样那样的“骚扰”,随着依法治县的深入开展,现在泸定环境越来越好,越来越多的投资者来到泸定创业发展。

【采访感言】

剑胆琴心书和谐

治国凭圭臬,安邦靠准绳 。历行法治,依法治县,成为泸定长治久安的“压舱石”。

从“法制”到“法治”,从“管理”到“治理”,从“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泸定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治理的能力逐步提高,依法治县让泸定真正实现了现代之治、有效之治和长久之治。

依法治县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安全感,也让法治精神融入群众血脉,让法治观念和规则意识深入人心,群众自觉守法、遇事找法、化解矛盾用法、解决问题靠法,法治信仰根植心中,营造全民守法氛围,秉承法治共建家园。

剑胆琴心化干戈,倾情谱写和谐曲。一个法治昌明、社会稳定、民族团结的“和谐泸定”呈现在世人面前。

大/渡/河/畔/惠/风/至 且/看/泸/定/踏/歌/行

卧听涛声,俯观长河。在新一轮发展机遇中,泸定既得天之时、地之利,又得人之和、物之宜,在广阔的发展空间里,萌动着新一轮高速发展的劲头和力量。

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目标笃定,行动务实。泸定将以坚如磐石的信心、只争朝夕的劲头、坚韧不拔的毅力,一步一个脚印把各项事业推向前进。

今日泸定,正昂首潮头唱大风;明日泸定,更将乘势而上绘美图。




  • 上一篇:2021年中国四川丹巴嘉绒乡村风情节开幕
  • 下一篇:聚焦中国共产党康定市第三次代表大会

  • 本文地址: http://www.kbcmw.com/html/xw/gxdt/759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