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新闻 >> 各县动态 >> 浏览文章

道孚 种出高原菜 搞活藏家乐

《甘孜日报》    2014年06月04日

    ■ 川报记者 栾静 蒋君芳 罗向明
    端午节前夕,道孚,阳光明媚。这是川报“援藏纪行”采访队伍A线小分队的第一站。
    不大但干净整洁的道孚县城里,有一家平价蔬菜店,在蔬菜消耗量不是很大的藏区高原,这样的“专卖店”很稀奇。每天,这里有10多个品种的蔬菜会以低于当地农贸市场15%-30%左右的价格销售,惠及当地百姓。
    支撑这家店“价格体系”的是几公里外的一个蔬菜基地——道孚县高原特色农业示范园。这是郫县和和都江堰(都江堰市)援藏工作队2年来,在产业援藏上的一个重要项目。
    青稞、土豆是道孚的主要农作物,当地农牧民掌握的蔬菜种植技术不多,大量蔬菜从外地运输,运输成本抬高了蔬菜价格。“产业援藏是我们的重点工作,所以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在农业上干一些事。”领队张旻波介绍,为了搞农业规模经营,工作队把“土地流转”模式搬到了道孚。示范园占据的370多亩土地,全部以480元/亩的价格从道孚县若珠村农牧民手中流转而来。不少流转出土地的农牧民还在示范园里打工,学习蔬菜种植经验。
    彭州人杨安福就是示范园引进的业主,“在高原上,要找蔬菜市场并不难,经过道孚往里走,还有七八个县,他们的蔬菜来源大多靠外运;去年我们的蔬菜销路很好,供不应求。”
    短时间内就带来经济效应的蔬菜大棚正在改变当地不少农牧民的种植习惯。道孚县扎坝地区一些农牧民来参观学习后,也开始加入大棚蔬菜的种植队伍。“我们的目的就是要通过示范园带动更多农牧民参与到高原蔬菜种植中来,不但可以解决高原地区的蔬菜供应,还能打造一些特色‘高原蔬菜’品牌,外销到成都等地。”在张旻波看来,高原蔬菜会是一项很有发展潜力的产业。
    以产业援藏为核心,援藏队工作的另一个侧重点是旅游资源的开发。
    采访小分队到达的第二个点位,是旅游资源丰富,却一直“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八美镇雀儿村。
    见到雀儿村村支部书记巴都时,他正忙着自家酒店的修建,2层楼的酒店按照道孚民居特色建造,已经有了基本框架,将赶在今年10月国庆黄金周到来前建成,接待游客。
    巴都的“生意头脑”并不是自发形成的,“以前村上没什么产业,就是简单的放牧,根本不知道村上的这些自然风光还可以作为旅游资源开发,为村民带来财富。去年援藏队来了后,帮我们建了很多发展旅游必需的基础设施,村里来了很多游客,好多人都没有地方住;村民看见了实效,积极性都很高,所以在援藏队的指导下,今年村里好多村民家都在打造藏家乐。”
    张旻波很看好雀尔村的未来发展,“这里是四川省旅游西环线的重要节点,不光本身有龙灯草原、燃姑寺、亚拉雪山等美丽风光,转道去丹巴、新都桥等景点的交通也很便利”。去年,援藏队投入500余万元,实施了八美雀尔村新村建设项目及藏家乐项目,不少村民家里换上了统一的红色铁门,门前安装了统一的名牌,外墙也统一刷上土黄色的漆,让这里越来越具备旅游小镇的功能要素。去年国庆黄金周,雀尔村接待游客达2306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8万余元,同比分别增长了32.6%、28.9%。
    再过一两个月,雀尔村将迎来旅游旺季。村子里,不少人都在为旺季的到来加班加点地准备。村主任热科就是带头参与村上旅游开发的示范户之一,他家的房子按照援藏队的指导,已经基本打造完成,不但有标准客房,一楼还被打造成一个休闲酒吧,院外还将打造几个帐篷住宿区,能带给游客更多体验,“为了调动村民们的积极性,每一户按照我们的标准打造藏家乐的,我们都将给予一定的补贴。”张旻波介绍,雀尔村的一期工程已经完成,今年还将继续实施二期工程,建立观景台等设施,“我相信,经过几年的精心打造,这里将会是一个比较成熟的旅游小镇。”
 
  • 上一篇:在石渠倾听藏族少年儿童谈梦想
  • 下一篇:牧区桃源营官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