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新闻 >> 各县动态 >> 浏览文章

“大”优势催生“加速度”

《甘孜日报》    2014年06月09日


——访巴塘县委书记刘志东

    2013年巴塘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05亿元,同比增长13%;固定资产投资18.5亿元,同比增长3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9亿元,同比增长14.8%;财政一般预算收入6397万元,同比增长14.9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282元,同比增长11%;农牧民人均纯收入5420元,同比增长25%。
   一串串数据的背后,正是巴塘县充分利用区域优势,重新进行战略布局和产业调整的生动实践。在新的发展机遇面前,“大”优势催生了发展“加速度”。
2014年是州委提出“科学发展、加快发展、底部突围”的关键一年,面对新的历史机遇和挑战,巴塘县描绘出怎样的宏伟蓝图?为了实现预期目标巴塘将怎样再次发力?本报记者专访了巴塘县委书记刘志东。
   记者:要实现州委提出“科学发展、加快发展、底部突围”的发展目标,巴塘县今年的发展目标是什么?
刘志东:结合当前的经济形势和巴塘县的具体实际,2014年经济发展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3%、达到1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7%、达到19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9.4%、达到7000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2%、达到21595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增长27%、达到6883元。
   记者:目标令人振奋,关键在于落实。巴塘县将采取怎样的措施确保目标任务的完成?
刘志东:首先我们将全力推进强县工业。以水电产业为主的强县工业是巴塘的最大经济基石,要贯之全力推进。确保川藏500千伏输变电工程顺利推进。县属水电开发项目要继续加大协调审批力度,确保按计划尽快启动实施。金沙江巴塘段水电资源开发建设项目要继续加强协调、管理和服务,确保开发一方资源、造福一方百姓。
   二是加快推动富民产业。提升巴塘旅游品牌影响力、融合度,加大招商引资、市场开发和区域联合力度。按照公平公正、竞争择优的原则,理顺体制、建立实体,依托环亚丁两小时旅游圈,结合“十里文化长廊”等旅游文化项目,激活“吃住行、游购娱”产业要素,提升旅游产品内涵,带动群众参与,促进就业增收。提升农业用地使用效益,稳固基本农作物生产,推进巴塘特色生态农产品基地建设,大力扶持培育优势拳头产品,提高品牌和市场知名度。农旅结合、差异发展,尊重农民意愿,尊重农民经营自主权,保护农民合法权益,努力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规模经营。做大农产品对接电子商务平台,多形式建立市场营销有效渠道,促进农业现代化迈上新台阶。
   三是城乡统筹要一体发展。按照“做强县城、做大集镇、做靓新村”的总体方向,在完成县城总规的基础上,编制完善各类详规和专项规划,用规划引领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公共服务、民生保障、社会管理等有序有力推进。加快措拉、中咱集镇建设,努力提升基础功能综合水平,着力打造以人为本、生态宜居,独具特色、相互衔接的旅游城镇服务体系。充分利用好新农村建设这个平台,按照“预算投入、捆绑项目,集中财力、专项管理”的原则,加大资源整合,创新建设机制,强化监管力度,确保实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牧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正确把握中央有关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对接上级具体配套法规政策执行,避免误读误判、盲目行动。要结合巴塘实际,按照“旅游全域化、新型城镇化、农牧业现代化”的战略方向引领全县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四是政府职能要主动应变。要预判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所带来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变革。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全面清理现有各项行政审批、许可事项,削减事项与优化流程相结合,打破中间梗阻和人为障碍,建立责任明晰、信息共享、运作协调、高效运转的审批机制。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有效管控政府资本投资项目的正常运转。加强对国资公司的领导、监督和管理力度,发挥其龙头引领作用,整合县属国有企业资源,平等参与市场竞争,提升企业盈利能力,拓宽财政增收渠道,增强改善民生、服务群众的物质基础。坚持“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原则,大力支持非公经济发展,激发非公经济的活力和创造力,从广度和深度上研究制定推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意见措施。
   五是加力扶持培育文化产业。着手深入研究促进经营性文化产业发展的管理体制、生产体制、投入机制和保障体制,推进文化体制机制改革,依托企业主体市场运作,努力促进文化产业化、产品市场化、资源资本化。进一步挖掘、梳理全县各类文化资源,丰富完善优秀民族文化保护传承机制,坚持文化旅游融合、保护利用结合,以精品带动改革、推动发展、赢得市场,努力实现文化遗产向文化财产的转化。扶持引导民族手工业、创意文化业、健康演艺业等文化产业做实做大。制定政策促进文化产业急需人才的引进、培养和使用。
   六是进一步加大民生工程建设。完善扶持就业创业的政策机制,形成政府引导就业、激励创业,社会吸纳就业、支持创业,个人选择就业、勇于创业的良性机制。结合产业发展开发更多就业和创业岗位,适时研究政府购买更多基层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岗位用于吸纳大中专和"9+3"毕业生初次就业。主动对接研究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政策,积极推进乡村社会保障管理和经办服务体系建设,扩大参保缴费、保障兑现覆盖面。继续健全县属公共资源出让和开发收益合理共享机制,研究完善县级民生保障财政投入和预算制度,建立符合县情、覆盖城乡、持续发展的利益共享保障机制。建好各类保障性用房,建立完善租住管理办法,公开公正阳光操作,健全符合县情的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继续加强对儿童、妇女、老年人、残疾人的关爱服务建设,开展度假养生、老年服务产业发展的可行性研究。为全面建成现代、生态、人文、平安、小康新巴塘,推进跨越发展和长治久安而努力奋斗!(罗凌 本报记者 袁飞 宋志勇 文/图)
  • 上一篇:罗超:在高原寻梦的双流援藏干部
  • 下一篇:高山上的种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