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报 2022年04月21日
◎张莹 杨孟双 兰珍
一袋袋奶渣,不断通过传输带从地面运到高处堆放货物的地方,工人们有序地把一袋袋奶渣堆放整齐,不一会儿,满满的奶渣袋就如小山一般堆满了大半个厂房。4月10日,炉霍县康巴圣德牦牛产业有限公司厂房里,工人们忙着装卸新购回10吨奶渣的工作场景。
“这些奶渣以前我们吃不完只能作为‘废料’扔掉,现在全卖成钱了。”在现场忙着搬运的宗麦乡牧民华登笑着说道,“奶渣是牦牛奶提取酥油后剩下的物质,可以说每一户农牧民家都有奶渣,其食用方式一般都是用来煮粥或当作零食,像我家养殖的牦牛多,提取酥油后,剩的奶渣也比较多,吃不完也只能浪费掉。”
随即,笔者在厂房内拿起一粒花生米大小的奶渣品尝,“无香无味,非常坚硬,看来有了酪蛋白生产厂,这些吃不完的‘废料’奶渣,终于能实现其价值,真正变‘废’为宝,成为当地牧民增收的宝贝。”
“自从县里有酪蛋白生产厂家后,我家里多余的奶渣也有了销路,每公斤可以卖到55元,去年我家光奶渣就卖了5000元。”华登说。
产品使用范围广 市场供不应求
让华登家的奶渣变“废”为宝的酪蛋白生产厂家,就是康巴圣德牦牛产业有限公司。2011年,炉霍县招商引资,瞄准当地奶渣原料充足的优势,启动酪蛋白生产项目,成立了康巴圣德牦牛产业有限公司。经过对生产线不断升级改造,该公司现已拥有一条年产800吨酪蛋白的生产线,乳制品检测实验室,废水处理净化设施和锅炉热力供应设施。据了解,目前公司已提前完成原料奶渣储备150吨,可满足今年上半年生产需要。
这150吨奶渣,来自无数和华登一样的家庭。“我们在炉霍、色达、康定等县(市)收购奶渣,涉及3500至4000户牧民。”公司酪蛋白生产厂厂长格绒介绍,去年收购奶渣,助力当地牧民增收约1800万元,一年下来,牧民仅卖奶渣就可实现增收。
“酪蛋白也叫干酪素,目前收购的150吨奶渣预计可以生产100吨干酪素。下半年是牦牛产奶高峰期,相信我们的干酪素产量将会进一步提升。”格绒指着生产线自豪地说道,“干酪素使用范围广,可制成咖啡伴侣、高端黏合剂、胶手套等等,其主要销往浙江、上海、广东、江苏、山东等地,可以说完全不愁销路。”
生产线升级 带动更多牧民增收
“据我所知,目前四川省能生产酪蛋白相关产品的企业比较少,康巴圣德牦牛产业有限公司就是代表之一。”成都市锦江区第六批对口帮扶工作队员、炉霍县经信商务局副局长陈鑫杨介绍,2021年,公司在成都市锦江区对口帮扶资金帮助下,完成了生产线超滤系统淘汰更新,锅炉房改建及废水处理净化设施升级,干酪素的提纯水平提升至95%,达到了国内同行业一线水平。
截至2021年底,通过锦江区对口帮扶工作队牵头推进政企密切协作,该公司税后工业产值达2150万元,实现产值翻番。“目前企业已拥有日产1.6吨高纯度酪蛋白的生产能力,预计到2024年,仅优质酪蛋白一项的年产值,就可突破6500万元,到时可带动更多当地牧民增收。”陈鑫杨信心十足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