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新闻 >> 各县动态 >> 浏览文章

甘孜县甘孜镇吉绒隆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用好优势资源创新社会治理

甘孜日报    2022年06月26日

◎县市域办

自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开展以来,甘孜县甘孜镇吉绒隆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以“信息化”建设为依托、红色文化资源为优势、就业增收基础为保障,优化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和满意度。

以“信息化”建设为依托,提升群众安全感。2017年,甘孜县按照“集中安置”和“插花移民”相结合的搬迁方式,实行“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风貌、统一布局、统一建设”五统一思路,结合全域旅游、幸福美丽新村建设、产业发展布局,投资5766万元,对全县195户贫困户、811人实施了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吉绒隆集中安置151户、591人,涉及16个乡镇、50个村的农牧民群众。针对易地搬迁安置点多、面广、人员复杂的基本情况,无管理组织、无管理人员、服务管理难度大、治安安全隐患风险增多等现实问题,该县市域办牵头打造“五支队伍”,由安置点群众组成平安志愿服务队、群防群治巡防队、红色文化宣传队、邻里帮扶队、环境保护队,构建安置点群众“自治”基础。建立治保委员会,依托村综治中心,接入雪亮工程、人脸识别,通过对进村人员的表情分析、人脸甄别,疫情期间是否佩戴口罩,进村车辆颜色特征、车牌等拍照分析,录入本地人员519人,每天约抓拍200余人次,实现对村内重点部位和场所的人员、车辆“全覆盖”监控,切实提升“人防”“车防”能力,充分解决治安防控的盲点和弱点,实现“从被动查”向“主动发现”转变,管好“本地人、重点人、流动人”,形成实时监测、科学预警、及时处置的运行体系,切实提升辖区居民的安全感。

以“红窑教育”基地为优势,增强群众幸福感。该安置点依托十八军窑洞遗址、格萨尔王城等资源,将安置点打造成为红色乡村,在窑洞群遗址边建成占地1500平方米的红色文化广场。2007年,红色文化广场被州委、州政府列为州级爱国主义红色教育基地,每年到此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师生、干部、群众以及观光游客络绎不绝。广场上6孔被修复过窑洞成为了吉绒隆移民安置点活动室,安置点党支部办公室设在此处,定期开展党员活动,落实“四议两公开”;成立全程服务婚、丧、嫁、娶的红白理事会,积极收集社情民意,及时解决群众诉求;成立道德评议会,建立善行义举榜,规范村规民约。实施网格化服务管理“1+5+N”模式,配齐网格员、网格联系机关干部、法律工作者、司法确认联络员、辅警各1名,网格信息员5名。建立党群服务中心,群众可以在这里读书看报、锻炼身体,活动室设置“十八军在四川”系列图片,参观者能充分感受到革命先辈艰苦卓越的奋斗历程,当地群众更是受到红色文化的熏陶,切实增强了群众幸福感、满意度。

以“就业增收”基础为保障,提高群众获得感。吉绒隆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群众,搬离了“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恶劣环境,为了让易地搬迁群众搬得了、住得稳、过得好,实现安置点村民在自我服务和自我管理中自觉参与社会治理,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该县采取了家政服务加转移就业,入股分红加旅游服务,产业基金加原有政策不变等方式,不定期开展系列技能培训,使群众得到免费技能培训,实现了搬迁户户户有产业、户户有就业的目标。2017年以来,该县为每户移民搬迁的群众发放产业扶持基金5000元,村民们将产业扶持基金入股村集体经济,该安置点群众人均年增收2000余元。通过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乡村振兴,不仅提高了安置点群众的生产生活质量,也实现了安置点群众从管理难度大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转变,安置点群众良好的“精气神”,正推动村民自治从“推着干”向“比着干”“争着干”转变,群众获得感显著提升。


  • 上一篇:道孚县禁毒宣传进万家
  • 下一篇:康定市开展学习贯彻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

  • 本文地址: http://www.kbcmw.com/html/xw/gxdt/814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