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新闻 >> 各县动态 >> 浏览文章

让老百姓尝到产业发展的甜头——记白玉县赠科乡依里村支部书记格呷

甘孜日报    2022年07月25日

◎本网记者 马建华

“派你们到基地来务工,要珍惜机会,尽心尽力把安排的工作做好。”7月10日,白玉县赠科乡依里村支部书记格呷来到现代高原特色农业产业示范基地,与正在这里务工的村民交谈,该基地为当地群众提供了若干固定岗位和务工机会,当地村民在这里务工一天可以挣100元的工资。

在一望无际的露天薄膜田里,破土而出的马铃薯苗、藏菊、有机蔬菜,生机勃勃,绿意盎然。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开建以来,已征用土地500亩,流转土地3000余亩,带动种植大户种植农作物6000余亩,通过土地流转、劳务转移、务工就业、产品收购等方式,直接带动12个村510户1059人贫困人口增收达410余万元。

作为村支书,格呷的任务就是对园区劳务用工进行合理派遣,让所有村民都能够实现劳务性增收。

格呷现年39岁,由于自己年少无知,没有珍惜读书机会,初中毕业便回家务农。因为文化程度不高,格呷格外刻苦学习一技之长,他学会了摩托车和汽车维修技术,开办了摩托车维修店。村民家家户户都购买了摩托车,凭借精湛的技术,格呷一年赚20万元。“修车比较辛苦,凌晨五点过、半夜三四点,只要村民有需求,我都是随叫随到。”

修了几年摩托车,格呷有了一大笔积蓄,但随着父亲的一场大病,花费了70多万元,大部分自费药品不能报销,格呷的积蓄所剩无几,最终还是没能挽救父亲的生命。

脱贫攻坚,产业先行。依里村土地连片,具备发展现代农业的优势条件,但靠村民单打独斗零星发展传统种植业,难以实现脱贫。由涉农整合资金和援建资金建设,交由农发公司经营和管理,创办了现代农业园区,村民通过土地流转、务工收入、村集体分红,改变了贫穷落后的面貌。在村民的信赖支持下,格呷当选为村支书。“这是村民的重托与信任,我一定要发挥好村委会的带动作用,在农发公司的支持下,让村民能够持续稳定增收。”

得益于现代农业园区带来的实惠,格呷流转了29亩土地,仅流转费一年就有1.48万元,爱人在基地务工,一年有4000多元的收入。格呷一个月有3000元工资,农发公司一个月给他发补助1500元。“今年,我们村集体种植青稞138亩,种植了15亩土豆,通过省司法厅助销土豆,将为我们村集体经济带来一笔不小的收入。”格呷说,村集体流转了113亩土地,实现户均增收1700多元。

每年8月,是雪菊采摘的季节。自2018年底起,白玉县在6个镇小规模连片种植、发展菊花产业,总面积已达800余亩。村民曲珍在农业大棚种植基地务工,主要负责为棚里的各种菊花除草和浇水。她的丈夫也在基地打工。

基地离家不远,夫妻俩每天步行便可往返,十分方便。“全家有18亩地,11亩土地流转了。”曲珍说,土地流转费加上务工费,每年收入5万多元,相比以前单纯种粮食和放牧,收入可观许多。格呷说,目前该村已有140亩流转土地都种植了雪菊。

每到雪菊采摘季节,公司以每斤15元的价格,鼓励村民多采多得。“去年,我的爱人采摘了两天,就获得了1200元的工钱。”

“4斤鲜菊花大约能制作1斤干花,适合泡水饮用,具有多种功效,市场前景好,附加值较高。以金丝皇菊为例,小花1两一罐,市场价约88元,大花一朵要卖八九元。”格呷说,在公司的带动下,目前,为老百姓开展培训了一系列更新的农业新型实用技术,要让老百姓通过种植雪菊,实现增收,下一步,公司将采取“公司+合作社”的种植模式,通过提供前期征地、免费统一提供种苗、栽植技术、收购加工、产品销售等方式,鼓励村民种植菊花。

这是红军走过的土地,当年红军战斗过的地方,被命名为红军林,红军走过的羊肠小道被命名为红军路。格呷信心百倍地说,要让红土地焕发时代生机,在党的惠民政策支持下,让村民们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实现产业振兴,好日子如芝麻开花节节高。


  • 上一篇:康定市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下一篇:产业兴旺村民富

  • 本文地址: http://www.kbcmw.com/html/xw/gxdt/822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