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报 2022年09月21日
本网讯 时下正值中药材川贝母采收期,丹巴县丹东镇丹东村的道地中药材种植基地迎来了首个采挖季。当地村民抢抓晴好天气,有序收割,一片忙碌的丰收景象。
丹巴县从2018年开始人工种植道地中药材,4年后终于迎来了中药材川贝母的首个采挖季,近百万元的收入让村民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持续推进,为促进农民增收,丹巴县大力发展道地中药材种植,为全县高半山区域农民增收打开新思路。
丹巴县属于典型高山峡谷地形,高半山区域一直都有野生羌活和川贝母等中药材出产。2018年,丹巴县委、县政府因地制宜,引入专注于中药材培育种植的甘孜州佳源中药材种植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佳源公司)。连续4年,佳源公司带领老百姓不断拓展中药材种植面积,截至目前,已在全县推广种植1300亩,使得道地中药材种植成为丹巴县的一张优质名片。
随着道地中药材产业的不断壮大,越来越多的老百姓加入到中药材种植行列。在羌活、贝母还未出产的时节,种植户每年可以通过羌活种子的回购实现增收,2021年,丹东镇的牙科村通过种子回购,收入8万元。在产业增收的同时,老百姓还可以通过到佳源公司务工挣取劳务费,每年全村能够增收100多万元,其中土地流转费20万元,农家肥、腐质肥的购买费20万元,劳务费60多万元,农闲时间老百姓还可就近到羌活基地务工,实现不出门即增收。
“公司的务工人员基本上都是当地老百姓, 全年务工的就有6000多个工, 也就是60多万元的收入 ,再加上土地的流转费,基地每年能为当地提供收入达100多万元。”佳源公司技术总监石菊莲说。
说起为何在基地打工,丹东村村民邓开林打开了话匣子,“由于疫情原因,家里还有老人和小孩需要照顾,我就选择了在家门口就业,到基地务工。在这里平整土地、施肥除草、收割药材, 一天有100元工资,一年可以做150多天,家里两个人在基地上班 ,一年收入共计有3万元。”
为更好的通过产业振兴带动老百姓增收,丹巴县委、县政府还和佳源公司共同探索产业振兴之路。在基地中药材羌活产业发展中,佳源公司摆脱原来的企业直接经营模式,把党支部和农户吸引进来,共同参与羌活的管理经营,同时合理利用好银行“惠农金融政策”,走出一条“党支部+公司+集体经济+农户”的新型发展路子。
“我们最新的发展方式是联合村集体经济一起发展,具体的做法就是‘村党支部+公司+村集体经济+农户’,即党支部进行统一的领导和协调,公司负责技术,村集体经济负责组织生产,农户负责生产,公司和村集体经济是各占百分之五十股份,各自投入百分之五十,最后也分享百分之五十的效益。” 佳源公司总经理王强说。
丹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