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新闻 >> 各县动态 >> 浏览文章

泸定县“五个强化”探索文明实践新路径

甘孜日报    2022年12月08日

党员先锋志愿者开展文明劝导志愿服务。

◎县宣 文/图

今年以来,泸定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紧围绕“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主题,多渠道探索新时代文明实践的路径载体,打通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筑牢城乡基层思想文化阵地,提高社会文明水平,促进人民群众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强化组织领导,健全工作体系

建立县委书记任县文明实践中心主任,乡镇、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任文明实践所、站负责人的领导体系,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书记工程”,实现县、乡(镇)、村(社区)三级文明实践工作体系和责任体系全覆盖。建立“1+16+7+N”工作体系,成立1支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总队、16支直属文明实践分队、7支乡镇志愿服务支队,各级文明单位全部组建志愿服务小队,常备140支志愿服务队伍。将本土文化人才、科技能人、“五老”人员、创业还乡人员等吸纳进所、站,注册志愿者1.9万余人,占全县常住人口的24%,有服务时长人数比例达55%。建立积分管理机制,将志愿服务积分与党员干部志愿者年度考核、晋职晋级、评先选优相结合,与商品兑换相结合,激发志愿服务动能。建立会商督察机制,县文明委每季度会商研究文明实践工作,将文明实践工作纳入县委巡察、目标督察的重要内容。建立经费保障机制,整合利用基层党建、服务群众、抗震救灾志愿服务等专项资金,县财政投入50万元保障支持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

强化资源整合,规范阵地建设

统筹基层公共服务阵地资源,按照 “有固定场所、有统一标识、有工作人员、有运行制度、有服务队伍、有活动项目、有活动展示”的“七有”标准,规范化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整合利用乡镇、村(社区)文化站、农家书屋、电教中心、党员活动室、文化体育场馆、科普基地、文化活动室等场所,积极开展理论宣讲、教育培训、文化文艺、科技科普、健康体育、文明培育、法律咨询、矛盾调解等志愿服务,最大限度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的综合效用。

强化功能融合,打造智慧平台

将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县融媒体中心、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相融合,让群众通过“三中心”实现信息、资源、学习、活动共享。利用县融媒体“泸定之声”APP开发“文明实践”版块,开设“加入我们”“组织中心”“志愿风采”“文明千屏”等9个专栏,向群众和志愿者提供点单、派单、接单、评单等全流程服务,实现志愿注册、活动展示、积分生成、考核排名的全过程信息化管理。

强化示范引领,塑造特色品牌

坚持点面结合、示范引领的思路,按照阵地规范化、服务常态化、品牌特色化的要求,遴选8个镇、村(社区)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点。泸桥镇北段社区“龚大姐帮忙团”志愿服务队始终围绕群众急难愁盼事项,全年开展志愿服务70余场次,帮助解决实际问题30余个,成为社区群众心中的“亲友团”;烹坝镇沙湾村“指尖藏花贵琼藏绣”非遗传承志愿服务队,以“贵琼藏绣”非遗传承,带领妇女居家就业,以入股方式带动180余名妇女人均年增收1800余元,在当地传为佳话。

强化统筹结合,常态志愿服务

依托文明实践阵地网络,畅通线上线下“点单”渠道,广泛收集“需求清单”,实行“点单、派单、执单、回单、评单”闭环管理,精准有效服务群众。全年收集化解群众困难问题137件,服务满足群众就业创业、社会保障、基础建设、医疗卫生等需求278件。结合创建天府旅游名县、省级文明城市以及城市品质提升、长征文化公园建设等中心工作,统筹市域治理,推行“片长制+街长制”“党建+社区+物业”等治理模式,将每周五定为全县“志愿服务日”,常态化、网格化开展志愿服务。聚焦学习实践科学理论、宣传宣讲党的政策、培育践行主流价值、丰富活跃文化生活、持续深入移风易俗五项重点任务,全年累计开展志愿服务1000余场次,志愿者参与数量达4.53万人次,服务总时长15.78万小时,惠及群众6.97万人次。

“9·5”泸定地震发生后,该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第一时间组织260余支志愿队伍、9000余名志愿者奔赴灾区一线,不眠不休开展应急救援、医疗救治、后勤保障、设施抢修、秩序维护、搬运物资等志愿服务,围绕安置点群众持续开展政策宣传、心理疏导、新风培育、环境整治等服务,以实际行动传承书写了新时代“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精神,广大志愿者凝聚成一面面震不倒的“红城旗帜”,谱写了一曲曲服务人民、感人至深的动人赞歌,全县4个志愿服务组织、8名志愿者受到省级表扬。



  • 上一篇:雅江县开展“12·4”国家宪法日 宣传活动
  • 下一篇:没有了

  • 本文地址: http://www.kbcmw.com/html/xw/gxdt/855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