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报》 2014年07月10日
■ 记者 田杰 文/图
春天生长希望。今年这个春天,炉霍老百姓最期待的则是以“刹‘四风’、正党风、转作风”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背包干部’走进村,走家串户听民声,田间地头搞劳动,心中装着老百姓。”炉霍群众对教育实践活动的满意度,记者从宜木乡虾拉沱村村民的这段顺口溜便找到了答案。
炉霍县以上率下,把焦裕禄、毕世祥、菊美多吉精神作为镜子,践行“三严三实”要求。县委常委身体力行,当好表率,全县251个党组织上下联动,祛行为之垢,涤作风之弊,立为民之命,谋变聚力,以优良的干部形象与党风政风,凝聚推进炉霍实干兴县的磅礴力量。
舞活龙头立标杆
教育活动好不好,领导带头是关键。
炉霍坚持把领导带头贯穿到教育实践活动全过程,县委常委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认真履行“双重职责”。
县委书记汪堆在教育实践动员大会上公开承诺:我是全县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一责任人,从我做起,从县委一班人做起,当好表率,立起杆子。
响亮的承诺彰显坚定的决心。全县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主动抓,部门领导直接抓,上下衔接、高效运转的工作机制。
县委带头搞好顶层设计。县委精心谋划,率先形成《县委常委参加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方案》及带头学习、查摆问题、专项整改等12个具体实施方案,还特别制定《县委常委专题民主生活会方案》等4个工作方案,并对每个环节作出全面部署。
县委常委既是活动组织者,又是活动参与者。常委成员做到“五坚持五带头”:坚持学以致用,带头提升执政能力;坚持广开言路,带头广泛征求意见;坚持聚焦“四风”,带头改正工作作风;坚持解放思想,带头创新体制机制;坚持统筹兼顾,带头抓好各项工作。做到认识高一层、学习深一步、实践先一着、整改好一筹。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不是简单地为群众办几件实事,而要从灵魂深处树立群众观念,转变思想、工作作风,亲民爱民,执政为民。”县委书记汪堆要求全县党员干部,教育实践活动从“一把手”做起,向“一把手”看齐。
把自己摆进去——
县委常委集中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兰考讲话”,观看《焦裕禄》等电视片,细学悟透,自我对照,触动灵魂。县“四大家”主要领导和常委带头深入基层听民声,共收集针对县委常委班子及个人意见和建议30条,对查摆出来的问题梳成辫子,分类整改。出台了改进文风会风、党政机关公务接待和公车管理、县党政机关差旅费管理和公益项目建设等管理办法,用制度规范领导干部行为。从清退领导干部超标准办公用房、精简会议,禁止公费旅游、吃喝到严禁公车私用、干部选拔“暗箱操作”,一一整改到位,边学边改,新风扑面
把责任担起来——
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炉霍县领导带头,下基层听“异议”,倒逼作风转变,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今年以来,全县各级领导班子、联系点领导和175支结对认亲小分队深入全县16个乡镇,结合群众工作全覆盖“六大活动”、“走基层”、“干部进百村,服务进万家,强基础实惠民生”以及县级机关党员进社区“双报到”志愿服务等活动,召开坝坝会、群众见面会、恳谈会302场,走访慰问群众15000余人次,政策法律宣讲73场,收集群众诉求312件,处理矛盾纠纷51起,办好事实事58件。
6月28日,正在基层调研的县委书记汪堆接到群众电话:宜木乡戈巴龙村和绒巴龙村因持续强降雨导致山洪暴发,3座便桥和90多亩耕地被冲毁,村内主干道严重损毁,致使交通陷入了中断状态。他火速赶到现场察看,听取群众的建议,共商解决办法。他深情地对在场的县、乡、村干部说道:“抗洪救灾是当前最急迫的任务,我们要本着‘各项准备要特别充分、反应要特别灵敏、工作要特别扎实、纪律要特别严格’的原则,靠前指挥,主动作为,最大限度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千方百计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目前,这两个村的多处水毁渠道得以修复。
下罗科马乡阿拉村村民四郎登批属于无牲畜、无住所、无经济来源的“三无户”,他独自抚养三个未成年孩子,右脚因风湿病接近瘫痪,左脚却因车祸导致断裂。家境一贫如洗时,治疗费用难以筹措。他试着给巴登县长打电话反映自己的诉求。他万万没有想到,在巴登县长的亲自过问下,乡干部益西泽登很快将5000元治疗费送到了四郎登批手中。面对这雪中送炭的感人场景,四郎登批热泪盈眶地说:“卡卓,卡卓!感谢党和政府,感谢共产党的好干部!”
县委领导敢于担当,切实抓好信访维稳、安全生产、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等底线工作,为群众打造平安绿洲。大力开展民调走访、社会治安秩序整治、信访积案化解、“三项专项整治”等活动,使人民群众切身感受到教育实践活动带来的变化和成果。今年以来,全县没有发生重大群体性事件,没有发生规模越级上访事件,没有发生较大以上安全事故,没有发生群死群伤治安灾害事故,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
上下联动促服务
“干部心里有群众,群众眼中才有干部。群众路线教育的落脚点就是要落在为人民服务上。“炉霍县县委副书记邓建光颇有见解。
点、线、面结合,县、乡、村联动。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县直机关和各乡镇重点把服务摆进去,及时组建了2个“1+1”单独服务队和16个“N+1”组团服务队,着力破解“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三难”问题。
6月30日上午,记者在县林业局一楼大厅看到,一张办公桌上摆着“接待岗”与“监督岗”两块牌子,工作人员外出登记簿、来访人员登记簿两个簿子。仁达乡勒科村村民则仁降村反映:退耕还林卡遗失,现需补卡。处理意见:根据退耕还林卡补办规定,值班工作人员敬敏已带他到县政务中心落实处理。据县林业局负责人介绍,今年2月以来,局里接待来局办事的有400多起,事事有着落,没有找不到人办不成事的。
炉霍交警部门为解决居民反映“停车难”问题,将县城2条主干道全部划出停车位,停车位由80多个增加到200多个,并倡议开放县城内沿街机关企事业单位停车场,既缓解了交通拥堵也方便了群众。
县水务局服务到群众家门口。今年3月以来,重点帮助6个乡7个村投入174.2万元修建安全饮水工程水渠,解决了183户665名农牧民群众生产生活用水难题。水务局干部在村里吃饭,每人每天缴20元的生活费,不要村里开支一分钱。村民很感激:“吃自家的饭,干农家的活。五六十年代的干部又‘回来’了。”
走进上罗科马乡,为民服务的人文清风耳目一新。乡政府一楼大厅墙上的“干部心里有晴天,群众永远无雨天”、“微笑是最好的语言”、“服务就在身边”牌子引人注目。在这里,氛围温馨,干部与群众没有距离。
41岁的上罗科马乡一村牧民向巴夫妇都患有严重的风湿病、高原性心脏病。由于夫妻俩不了解国家的“新农合”及民政医疗救助政策,自己四处找民间医生治疗,以致5万多元的医疗费无法报销。“背包干部”任小军、周建军在登门走访时的惠民政策讲解,终于让他俩明白:“以前,我们生病要么靠”打卦“,要么找民间医生,既花了钱,又浪费了时间;以后,一定要到正规医院,按医生的要求治疗。国家有报销、民政有救助,我们再也不怕治不起病了!”当得知他家房前的挡墙被河水严重冲刷需要几包水泥时,任小军所在单位(县司法局)不但答应免费为他提供,而且就在第三天将10包水泥运送到了他家门口。向巴夫妇感慨万端地说:“现在的干部太好啦,服务太周到啦!”
接地气,促底气,服务到底层。县委对全县175个行政村(社区)的党支部书记和村干部、村民代表轮流培训“充电”,指导他们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提高法制、政策和群众工作水平。
充古乡颠古村村民彭措深有感触地对记者说道:过去村两委干部“一言堂”,村民意见很大。现在村干部成了“服务员”,村里的事得由村民同意签字才算数。村民干劲足了,说话有底气了。
“亮剑”整改见真功
《礼记》有云:“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炉霍县委针对群众反映和查摆出来 “四风” 突出问题,敢于“亮剑”,专项整改,取信于民。
简文少会,从俭戒奢——
文山会海是个顽疾,县委痛下决心整改到位。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改进文风会风的意见》,倡导少开会、少发文。今年1-6月,县委、县政府下发文件量比上年同期减少30%。县委经济工作会议将书记、县长两个报告并为一个报告,缩短时间一个小时。项目建设、招商引资“两会合一”,一个小时开了两个会。
清理规范党政机关办公用房。目前,共清退违规超标办公房176平方米。为刹住奢靡之风,杜绝浪费,针对公务接待和公车管理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专门出台了《炉霍县党政机关公务接待和公车管理办法》,从细从严对公务接待经费、公车使用与管理作出了明确规定。比如,无公函的公务活动和来访人员一律不接待,规定用餐标准和陪餐人数,严禁送礼品和纪念品;单位公车一律实行使用登记制度,禁止公车私用,禁止领导驾公车。
剑指作风,刮疮疗毒——
针对群众对县里干部提出的“下乡调研走访少,忙于机关事务多”的意见,炉霍县委对干部作风问题划出“红线”,县委、县政府班子成员每人联系一个乡镇、一个村、一个学校或一个企业,结对帮扶一个困难家庭,每个月深入联点不少于10次,乡镇干部下村每月不少于20天。把民生改善、社会稳定、生态保护等指标落实情况和干部作风表现列入干部考核重要内容。
用人公开,不走“后门”——
县委严格落实机构编制管理和干部人事纪律,实行“五个严禁”。严格要求机关事业单位选录人员“凡进必考,公开招聘”。今年,全县计划新进42名教师、40名医务人员,全部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确保公平、公正、公开。
办好实事,普惠民生——
欲致渔者先通水,欲致鸟者先树林。炉霍县委、县政府把整改落实在群众迫切需求的十大惠民工程上,主要包括乡村道路建设、农村产业扶贫、劳动力就业培训、水利建设、医保社保与保障性住房、就学就医、环境整治与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等,并出台了一系列与之配套的实施方案、工作措施和进度计划。责任到单位到人头的考核体制,按月考核的“倒逼”机制,不仅“逼”出了全县各级干部的精气神,而且“逼”出了农牧民群众的冲天干劲。
一度春风劲,炉霍满眼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