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达哇次仁
德治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重要的治国方略。各级领导干部要以德为上、以德服人、以德树威、以德取信于民,把道德修养作为从政修养的终身课题,争做亲民、爱民、受人民爱戴的人民公仆。
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共产党的干部、社会主义领导者的性质,决定了各级领导干部是人民的公仆和勤务员,而不能做骑在人民头上的“老爷”和官吏。权力就是责任,权力越大,责任就越大。领导干部只有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权力价值观,才能在实际工作中遵守权力道德规范。领导干部是党和国家的骨干力量,是一个单位的核心和基础,其道德修养、精神状态、能力水平如何,对党和人民的事业以及单位的生存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党中央号召领导干部要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着力解决好人品官德问题,切实做到做官先做人。领导干部要做到“权为民所用”,就必须法德并举,既要依法用权,又要以德用权,归根到底用权要讲官德。领导干部与普通人一样,也有人情交往,稍不注意,很容易迷失方向,就会权为他所用乃至丧失官德。身为领导干部,要警惕个别人的所谓“感情投资”和形形色色的“公关”,对那些别有用心的“朋友”不能“心太软”,应该当断则断,更不能把那些歃盟结义、哥们义气、愚昧迷信等社会陋习带到党内生活中来,带到实际工作中来。
要树立拒腐防变的决心。拒腐防变是领导干部的必修课,是对领导干部的本质要求,也是做好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孔子有言:“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凡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禁止别人做的,自己首先不做。时时为人师表,处处以身作则。关键是牢记“三个清楚”。一是认得清楚。领导干部只有信念坚定,心地纯洁,头脑清醒,才能做到襟怀坦荡、光明磊落。二是算得清楚。算清违纪违法的政治成本账和经济成本账,个人利益账和集体利益账,眼前利益账和长远利益账,强化自律意识,自觉把国家利益和人民的利益摆在首位,把个人利益放在次要位置。三是想得清楚。非分之念不能有,不该想的不想;贪财之手不能伸,不该拿的不拿;歪门邪路不能走,不该去的不去;权钱交易不能为,不该做的不做。领导干部只有自觉加强党性锻炼与修养,注重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加强世界观改造,才能不断增强自身免疫力。
要常养浩然之气。领导干部认真落实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必须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尚情怀,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为官,踏踏实实做事。要保持浩然正气,公正处世,正直做人,正派为官,真正做到用一个标准衡量人,一个态度对待人,一个尺度取舍人;要始终坚持公道面前率先垂范,正义面前勇当标兵,法律面前以身作则,摒弃私心杂念、锤炼道德操守,大力弘扬新风正气,勇于同邪恶势力和不正之风作坚决的斗争,坚持以良好的作风凝聚人心,以优秀的官德赢得信任,以崇高的人品获取赞誉。不论是把一生献给雪域高原的优秀共产党员毕世祥,还是在康定11·22抗震救灾中牺牲的优秀共产党员袁雅逊,他们都用生命书写了什么是共产党人。
要常修为官之德。古人云:“欲为官,需先修德立人。”在这个问题上,邓小平同志政治生涯中三起三落,耐得住寂寞,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始终以党和国家的大业为重,追求真理,保持了自我的真性,始终以平常心来正确对待挫折打击,为我们树立了榜样。党的“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告诉我们,高尚的人格可以弥补才能的不足,而人格的缺陷却无法填补。领导干部要提升品味,至少要立志做大事。立志做大事,而不是立志做大官,追求远大的革命理想,通常表现在对名利、生死、荣誉的不同心态上。提高精神境界,作为领导干部,从根本上来说,就是要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解决好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问题,自觉践行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要常怀大局观。“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作为领导干部,要有着眼全局的战略眼光和科学思维,正确观察和处理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带有规律性的问题,正确判断经济、政治、文化、社会、自然生态和政党的发展变化,正确认识现象与本质问题,正确处理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正确处理当前与长远的利益问题等。胸怀要宽大。“人生最深奥的学问,就是不断提高心灵的等级。”大凡能成就大事者,多为心地坦荡、胸怀宽广之人。正所谓“将相头顶堪走马,王侯肚里好撑船”。
常读高尚之书 。境界决定眼界,深度决定高度。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是我们共产党人的灵魂。读书是提升领导干部境界和灵魂的有效途径:读理性之书,在思想上求深。各级领导干部只有带头做多读书、读好书的表率,认真探索自然、认识社会、体察民情,才能摆脱愚昧和狭隘,培育理性思维,养成大视野、大胸怀、大气魄,提升思想的高度和深度。读感性之书,在情感上求真。古语云,治天下者先治己,治己者先治心。修身养性,一个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读书学习。读书能够开阔眼界、丰富情感、提升品味,远离低级趣味,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并赋予领导干部一个宁静的心态、理智的头脑以及怜悯的胸怀。读修养之书,在品格上求高。学习可以让人加强修养、坚定信仰,提高人格修养,提高道德境界。要用学而不厌的毅力,力戒浮躁、减少应酬,挤出时间看书,如饥似渴地阅读;用学而乐思的精神,认真琢磨,反复思量,总结心得,汲取营养;用学以致用的态度,学以修身、学以资政、学以经世。在学习中,与贤者为伍、与高尚同行,见贤思齐、改进不足、完善自我,才使自己变得坚强自信和淡定从容,才会具有强大的人格力量,才能吸引人、凝聚人、感召人、影响人。(作者系州委党校高级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