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新闻 >> 聚焦甘孜 >> 浏览文章

我州依托康巴英才工程破解“人才之困”

《甘孜日报》    2015年08月14日

    本网讯(记者 廖华云)为突破人才瓶颈,我州立足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着力顶层设计和以用为本,紧紧抓住“百千万康巴英才工程”这一载体,人才开发进入新阶段,人才发展迈上了新台阶。
     刚柔并举,破解人才引进之困。根据“六大支柱产业”发展需要,以双选双聘、公开选聘等主要方式刚性引才。以特聘租用、项目合作、技术推广、讲学和返聘退休专家等方式柔性引才。以项目、基地、岗位为载体,积极实施“急需紧缺人才引进计划”。近年来,引进藏医、优势矿产等重点产业和关键岗位高层次人才200名,专业人才320名,基础人才4300名。
     统筹兼顾,破解人才匮乏之困。统筹推进七支人才队伍建设,构建了“1+12”规划体系,培养聚集大批优秀人才。实施“紧缺人才定向培养计划”,依托西南民族大学等川内本科院校、四川财经职业学院等川内高职院校和州职业技术学校等中职院校,采取人事考试前置、分县委托培养等方式,定向培养畜牧、旅游、卫生等行业本科、专科、中职三个层次紧缺人才721余名。实施“本土人才自主培养计划”,推进创业及成果孵化平台建设,采取“人才+基地”、“人才+项目”等方式在实践中培养本土人才。通过“校州合作”、“院州合作”、“厅州合作”等培养方式定向培养本土人才。目前,7家企业入驻孵化基地,2家企业顺利进入市场发展。落实厅州战略合作协议15个,校州合作协议4个,互派65名人才挂职锻炼。
     保障优先,破解人才流失之困。制定招引优惠政策,对引进的高端人才,可不受编制和岗位限制,优先聘任相应专业技术职务,对有突出贡献的专业技术人才,可按规定低职高聘或破格晋升专业技术职务。对引进的高端人才,一次性给予硕士20万元、博士及副高职称25万元、正高职称30万元的安家补助,并帮助解决配偶就业、子女入学等问题。积极落实人才激励优惠政策。对入选“百千万康巴英才工程”的高、中端人才分别给予每月3000元、1000元的“康巴英才”工作奖,对在职攻读本科以上学历的人才给予5000—20000元的奖励。2014年,兑现人才奖励219万元。
 
  • 上一篇:我州四项举措推进公共资源交易机制改革
  • 下一篇:《甘孜州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管理办法》正式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