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新闻 >> 聚焦甘孜 >> 浏览文章

聆听甘孜前行的脚步

《甘孜日报》    2015年12月31日

——十大关键词勾勒2015

8月31日,州委十届七次全会召开,对新时期我州扶贫攻坚工作进行总动员和总部署。

州委书记刘成鸣在泸定县冷碛镇团结村与村民李启衡亲切交谈。
    10月24日,州委副书记、州长益西达瓦在海螺沟举行的川滇藏青交界地市(州)人民政府战略合作签约仪式上,与五位市(长)签订了合作协议。

集中销毁收缴枪支。

“十一”黄金周期间,康定市木格措景区,游客正在有序排队等待乘船。

 6月30日,丹巴县丹东乡的居民在家中高兴地看着亮起的灯光。

丹巴甲居藏寨美如画。
    就要和2015说道别,回望这一年,总有几个词,闪现在脑海。有一种未来叫“全面小康”,有一份责任叫“精准扶贫”,有一种创新叫“城乡提升”,有一种共赢叫“开放合作”……
    一个个年度热词,在我们的记忆里,常常会浮现许多“温馨”的画面,这些画面,让我们感动和温暖。更似生命航程的坐标,勾勒出我州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路径。
    一个个年度热词,犹如历史长河中一个个明亮的坐标,汇聚成一幅精美的画卷,见证了美丽生态和谐小康甘孜的集体记忆。

    ■ 本网记者 陈杨 肖宵
     全面小康
    这不仅是全国各地的热词,更是甘孜各族群众关注的热点。甘孜州要实现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根本上来说还是发展问题。“十三五”蓝图已经铺就,“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正在贯彻落实到全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领域全过程中。未来,改革发展的更多成果将惠及全州人民,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将进一步增强,“全面小康”正在为“中国梦甘孜篇章”的实现,勾勒出更为清晰的愿景。
    精准扶贫
    民之疾苦,国之要事。今年8月31日,州委十届七次全会召开,审议通过《中共甘孜州委关于集中力量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确保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这是对新时期我州扶贫攻坚工作进行总动员和总部署。全会的胜利召开,既为推进我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制定了“时间表”和“路线图”,更是对全州各族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9月,1360名第一书记背上行囊带上组织的重托,奔赴全州1360个贫困村,与群众面对面开展精准扶贫工作。如今,甘孜大地上,全州各族干部群众用心用情开展扶贫攻坚工作,2020年,美丽生态和谐小康甘孜一定能建成。
    依法治州
    缉枪治爆、康定“十乱”整治……一个个依法治州的行动在甘孜大地有力实施和推进,全州各族群众无不拍手称好。而“法律七进”活动,“六五”普法更是走进了老百姓的生活。今年以来,我州严格按照中央“全面依法治国”战略布局和省委“治蜀兴川重在厉行法治”的总体要求,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和省委藏区工作会议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藏,坚决做到“八个提升”,切实以良好的法治环境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产业富民
    圣洁甘孜,大美天成,甘孜已成为众多游客一生之中至少去一次的圣地。我州稻城亚丁景区和海螺沟景区日接待游客不断刷新纪录,7月21日,稻城亚丁景区再次刷新纪录,单日接待游客1.1万人次。“十一”黄金周,亚丁景区限流、海螺沟景区限流……全州景区搭上全域旅游这趟快车,开始步入高速发展时期。乡村旅游加快推进、“圣洁甘孜”品牌逐步树立,鼓起了百姓腰包,“2015中国·甘孜环贡嘎山国际百里户外运动挑战赛”打造出的“万年贡嘎百年赛事”享誉世界。2015年全州旅游人数预计达到105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04亿元,较“十一五”末增幅分别达192.7%、324.8%,年均递增达20.1%、29.4%,全域旅游已成为老百姓增收的重要渠道。不仅全域旅游,“高原现代特色生态农牧业”目标正加速前进,惠及农业、惠及农村。全州“两江一河”干流大型水电站加快建设,全年预计实现新增水电装机103万千瓦。2015年全州矿产资源继续得以有序开发,预计实现产值14.5亿元。产业富民,让全州小康之路更加坚定有力。
    交通先行
    今年12月,甘孜格萨尔机场正式获国务院批准正式立项,今后甘孜县到省城只需要一个小时,我州北部地区50万各族群众出行将更加便捷。未来我州将拥有康定机场、稻城亚丁机场和甘孜格萨尔机场。一个地市州同时拥有三个机场,这在全国也属少见。雅康高速、雀儿山隧道正在全速建设,川藏铁路正在加快推进……过去的2015年,老百姓感受最大的是交通基础设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州委书记刘成鸣为我们勾勒出的“建设川西北区域性交通枢纽,构建进出通畅,铁路公路机场齐上,路网顺畅,四通八达,安全便捷的立体交通体系”交通格局,将为甘孜未来经济社会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城乡提升
    新型城镇化,是推进经济繁荣的重要标志城乡提升,而城乡一体化则揭示了城市与农村发展的本质和必然联系。城乡提升,就是要把城市和农村作为一个有机整体,促进城乡生产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推动城乡统筹协调和共同发展。这是我州发展全域旅游的重大举措,是改善民生的有力抓手,是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有效途径。在“做强县城、做优乡镇、做美村寨”的总体目标引领下,一个东路康定—泸定、南路理塘——稻城、北路甘孜为区域中心、各县县城为支撑、一批重点集镇为节点的城镇体系正在有序建设,设施完善、功能齐全、产业发展、居民收入同步增长、社会事业同步繁荣、社会保障更加健全的城乡发展新格局正在形成。
    生态文明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环境就是民生,这个民生,一头连着百姓生活质量,一头连着社会和谐稳定,从改善民生的着力点看,生态文明正是民意所在。“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国家生态屏障区、国家绿色能源生产基地”,这是我州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方向,全州上下正朝着这个方向,着力优化国土开发格局、推进生态产业发展、控制资源开发对环境的影响、改善人居环境、完善体制机制,切实保障生态环境安全,不断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格局,努力建设美丽生态甘孜。
    灾后重建
    2014年11月22日 16时55分,康定市发生6.3级地震。今年4月,康定“11·22”灾后重建集中安置点项目奠基仪式在康定县塔公镇夺拉嘎姆村举行,康定“11·22”地震灾后科学恢复重建正式拉开序幕。距离地震一年过后,392个灾后恢复重建项目累计开工率达98.21%。全州城乡住房恢复重建在建1182户,完工808户,累计开工率65.74%,完工率26.69%。如今,昔日的地震灾区处处是一片繁忙的工地,灾区群众在党委、政府的带领下正凝心聚力开展灾后重建。灾区原野上拔地而起的幢幢新居,渐渐覆盖大自然的伤口,在更高起点上重生的家园,必将绽放出更加夺目的光彩。
    开放合作
    10月23日,在川滇藏青四省六市(州)长第一次联席会议上,州委副书记、州长益西达瓦与另外五位市(长)互相挽手相牵的照片让人记忆深刻,标志着我州与毗邻地区的合作正式步入了实质阶段。12月18日,成都市与我州签署对口帮扶、区域合作和共建成甘工业园区合作协议,这标志着我州又一个“飞地经济”园区正式开建。同时,甘雅工业园区正在如期全力推进。我州还积极搭建对外开放平台,举办了“广州民营企业甘孜行”等系列投资促进活动,有力宣传了甘孜,促进了交流。
    无电区通电
    6月30日,丹巴县丹东乡二道桥村通电,白玉县河坡乡生戈村接通大电网,年迈老人和学语幼童自同一时间拥有了光明的记忆。这标志着全州无电区群众彻底告别了无电、缺电的历史。自2012年起,一场前所未有的“电力大会战”在甘孜藏区展开,从风景如画的新都桥到“生命禁区”石渠县,铁塔银线跨过雪山、草原,实现从电力“大动脉”到“毛细血管”的全覆盖,为藏区跨越发展翻开新篇章。
    征途如虹,重任在肩。告别2015,迎来2016,我们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只要我们团结拼搏、奋发有为,全面小康的美好蓝图就会变为现实。 (图片均由本网资料库提供)
    
 
  • 上一篇:州科协积极做好困难群众安全温暖过冬工作
  • 下一篇:州法院内部廉政监督常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