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州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局长 颜磊
实施城乡提升战略,就是围绕“做强县城、做优乡镇、做美村寨”,力求实现“七大提升”。
提升规划水平,构建协调统一规划体系。提高规划编制、实施和管理水平,根据甘孜城区面积小、人口少、环境美、文化深的特点,充分发挥总体规划、详细规划、专项规划等不同类型规划的优势,推进“多规合一”,实现“一张图、一个平台、一套机制”,构建既协调统一又实用管用的规划体系。
提升配套能力,分类加强基础与服务设施。县城主要突出完整性和特色性,要逐步完善商业综合体、运动场馆、停车场所、城市供暖、垃圾处理、应急避难、旅游休闲、特色餐饮住宿、交通运输等设施配套;乡镇主要突出基础性和标准性,适度延伸县城的配套能力,逐步完善卫生院、学校、超市、福利院、公厕、仓储、加油站、微降解、客运等设施配套;村寨主要保障最基本的民生,逐步完善水、电、路、通讯、网络、放心店、幼儿园、农牧技术服务等设施配套。
提升承载能力,系统提升可持续宜居水平。保护好山体、湿地、森林、基本农田等对生存至关重要的自然要素,提升生态承载力;有效控制人均建设用地、增强饮用水供给、加强垃圾和污水处理能力,努力提高环境承载力;增强城市交通、住宿、医疗、文化教育和安全水平,切实提高社会承载力;因地制宜,培育产业、扩大就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规模和效益,不断提高经济承载力。
提升吸附能力,精准发力稳步推进城镇化。提升城镇对人口、资金和技术等生产要素的吸附能力,逐步扩大学校、医院、商业等重要服务设施的规模和水平。着力发作支柱产业,重点培育旅游业、现代农牧业和特色手工业。围绕机场和骨干交通建设园区,在县城、中心镇、重点乡稳步推进产业要素配套,促进产业空间聚集。探索城镇户籍和管理制度改革,消除不利于人口自由流动的政策障碍,促进就近就地就医就学就业。
提升风貌特色,保护弘扬藏族文化特色。注重城乡整体形态,疏密有度、错落有致、依山傍水、枕林存田。控制好天际线,让城镇、乡村有机融入山水格局。注重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各县(市)要建立历史建筑保护名录,保护好县城的历史文化街区和传统村落、历史建筑、名人故居,申报一批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准确挖掘风貌特点,在建筑材质、建筑色彩、外观装饰上各具特色,突出多元藏民族文化。深度挖掘各县(市)的历史文化遗产和自然景观特征,加强城镇村的重要节点设计,营造各具特色的城乡景观。
提升城乡管理,推进城市执法体制改革。加强城镇执法队伍建设,探索建立能充分调动行政执法、街道社区和社团组织积极性的全民共建共管体系。统筹协调住建、国土、环保、公安等部门综合执法,着力解决房子乱建、车子乱停、渣子乱倒、供电通信线路乱牵等“九子一线”乱象问题。大力发展物业等市场化管理组织,营造干净整洁、和谐有序、健康文明的城市环境。
提升文明素养,促进社会和谐共享发展。以创建文明城市、卫生城市、民族团结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等为抓手,提高城乡居民的文明素养。